编辑: 捷安特680 2017-05-18

三、本标准与GB/T 26302-2010标准的比较

1、标准名称 由《热管用无缝铜及铜合金管》改为《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2、合金牌号 删除 中温热管 、 低温热管 术语和定义.

3、合金牌号 (1) 按GB/T 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国家标准规定,对合金牌号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牌号的相应数字代号. (2) 增加TU00(C10100)和TU0(T10130)两个牌号. (3) 删除TAg0.

1、TP

1、B

5、BFe10-1-

1、B30-1-1牌号.

4、合金状态 按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国标对管材状态进行了修改.

5、规格范围 (1) 对圆形铜管材的壁厚范围进行了修订,由 0.15~6.00 修订为 0.05~6.00 ;

(2) 删除 外肋管 、 椭圆管 、 矩形管 三种异形管产品;

(3) 对管材的长度进行了修订.

6、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1) 外径及壁厚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按照普通级和高精级进行规定;

(2) 对内沟槽管的外形、齿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进行了详细规定;

(3) 根据供货状态按照 直管 和 盘管 进行了区分;

(4) 对铜合金管材的定尺长度,直度、切斜度、圆度及其允许偏差进行了详细规定;

(5) 删除 扭拧度 要求;

7、力学性能 (1) 拉伸试样按GB/T 34505-2017 《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修改. (2) 力学性能增加了TU00(C10100)和TU0(T10130)牌号的要求. (3) 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或硬度试验两种方式加以检测.本标准中规定,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 根据参加起草单位的实际产品状况,对管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修订,管材实际力学性能统计见附表1~附表4. (4) 对软态铜管的扩口试验,冲锥角度由45°修改为60°,与其他国家标准扩口试验要求一致;

(5) 删除 布氏硬度 测量方法和要求. (6) 增加了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要求;

(7) 根据实测数据对 维氏硬度 要求进行了调整;

抽样实测管材的抗拉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断后伸长率及维氏硬度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抽样实际测试数据统计表 合金牌号 合金代号 状态 样本数量 抗拉强度检测 结果范围Rm/MPa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实测范围RP0.2/MPa 断后伸长率检测结果范围A/% 维氏硬度实测范围 /HV 原状态 现状态 TU00 C10100 Y H04

100 432~498 219~389 ― 110.32~135.46 TU00 C10100 Y1 H03

100 331~416 224~279 ― 104.32~124.35 TU00 C10100 Y2 H02

100 288~340 192~299 ― 92.36~118.65 TU00 C10100 M2 O50

100 230~260 100~115 40~56 45.36~64.35 TU0 T10130 Y2 H02

99 329~395 ― ― 86.1~122.6 TU0 T10130 M2 O50

100 233~257 55~93 50~64 48.9~58.2 TU1 T10150 Y H04

100 314.59~481.04 227.4~449.56 ― 88.2~120 TU1 T10150 Y2 H02

100 260.03~294.97 218.34~285.12 ― 79.8~94.6 TU1 T10150 M2 O50

100 224.75~256.72 57.65~82.54 42~50.4 43.1~50.2 TU2 T10180 M2 O50

100 224.3~259 ― 55~62 53~63 H04状态的纯铜:抗拉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维氏硬度数据各200个. 抗拉强度:平均值421.57MPa;

标准差σ=59.85.当标准指标定为:≥315MPa时,标准指标系数z=(421.57-315)/ 59.85=1.78,接收概率为:96.25%.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平均值334.15;

标准差σ=38.39.当标准指标定为:≥25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z=(334.15-250)/38.39=2.19,接收概率为:98.57%. 维氏硬度:硬度平均值112.45,标准差σ=13.35.当标准指标定为:85~140时,在正态分布曲线左边,标准指标系数z=(112.45-85)/13.35=2.06,接收概率为:48.03%;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