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ZCYTheFirst 2019-07-10

鸡西市东北部的密山、虎林等县(市)属于兴凯湖冲积、湖积低平原区.密山市穆棱河治理工程沿河道两岸布置,地貌类型为冲积低平原. 1.1.2.2气象、水文 项目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西伯利压副高压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而漫长.多年平均气温在3.3℃之间,≥10℃积温2440℃,无霜期128天.全市平均降水量527mm,降水主要集中6~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风速4.4m/s,最大风速31m/s. 穆棱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乌苏里江一级支流,河流全长834km,流域总面积17490 km2,流域已建大型水库2座,团结水库和青年水库,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23座. 穆棱河发源于穆棱市境内的窝集岭,由西南向东北流至鸡西附近的青龙山处折向东流,经鸡西、鸡东、密山至虎林市的湖北闸处,分两路下泄,一路沿穆兴分洪道注入小兴凯湖.一路沿穆棱河原河道继续向东流经虎林,在虎头镇南汇入乌苏里江.穆棱河分上、中、下游三段,鸡西水位站以上称上游,控制面积8200km2,上游为山区,坡陡流急,平均比降为1/430左右;

鸡西水位站至湖北闸之间为中游,区间面积8018km2,中游多为丘陵和山地,平均比降为1/1400左右,河谷平原宽度一般在5~13km,支流汇入较多,其中裴德河最大;

湖北闸以下为下游,是一个开阔的沼泽平原,比降为1/3500~1/11000,已开垦一部分土地,河道弯曲平缓.穆棱河流域山地面积占51% ,丘陵占26.3%.平原占22%.湖泊占0.7%. 1.1.2.3土壤、植被 穆棱河沿线土壤类型根据地形地貌的变化而不同,穆棱河上游为低山区,主要土壤为暗棕壤、白浆土;

中、下游为冲积平原区,主要土壤类型为草甸土和沼泽,密山市位于穆棱河中游,密山市堤防工程沿穆棱河两岸布设,主要土壤类型为草甸土、沼泽土.草甸土主要分布于穆棱河两岸的河漫滩和低阶地上,沼泽土广泛分布在河流漫滩、一级阶地和沟泡阶地的低洼. 密山市植被基本以森林植被和草甸沼泽植被为主,项目区沿河道布置,植被类型主要为旱田和小叶樟苔草沼泽草甸.原有堤防两侧部分堤段分布有防护林带,堤内多为杨树,堤外为灌木柳,因管理养护不够,分布不均.经调查和资料分析,项目区内林草覆盖率为25%左右. 1.1.2.4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 根据《黑龙江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密山市属于东北漫川漫岗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建设类二级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属东北黑土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2・a. 根据《黑龙江省2012年度水土保持公报》,密山市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797.2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0.7%.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为水蚀,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00t/km2・a,侵蚀强度为轻度.本工程不处于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 1.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 1.2.1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影响水土流失发生的因素可划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降雨、土壤结构等客观因素,外因是指人力的作用和干扰.所以,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因即人力的干扰,具体表现为建设期的土建施工,施工期间地面大量的人为扰动破坏了原地貌,极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本工程建设造成所在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自然因素中,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和加剧水土流失.降雨集中,风力强度大,植被覆盖率低等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而人为因素是诱发和加速原地面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构筑物、构架及管道挖填扰动地表,将会破坏原生土层结构,改变了外营力与土体抵抗力之间形成的自然相对平衡,降低或丧失了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导致原地貌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本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因素分析详见表1-3. 表1-3 本工程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时期 建设活动及区域 可能存在的流失因素分析 建设期 项目建设区内场地平整/剥离表土/基础开挖等建设活动. a)挖损、占压 b)植被覆盖度下降 c)地表失去保护 运行期 除建构筑物占地以外,包括绿化区域在内,人员扰动地表. 覆土的土壤条件不佳以及栽植抚育管理失调,绿化植被存活率不高 1.2.2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该工程是线状工程.线状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如下: (1)、挖土、弃渣等扰动作业频繁,土壤侵蚀垫面复杂、变化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