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6-09-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指南

一、 生物与农业领域

(一)立足四川低山丘陵区特色农业、动物资源,围绕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培育绿色优质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大熊猫保护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低山丘陵生态高值农业结构、功能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C030601) 以四川低山丘陵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低山丘陵生态高值农业结构、功能与调控应用基础研究,解决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培育绿色优质农业产业、发展生态高值农业领域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2. 四川盆地水稻主要真菌病害发生与流行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C140101) 以四川盆地水稻为研究对象,针对稻曲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等问题,开展真菌病害发生与流行机理研究,为四川水稻绿色防控体系建立提供依据. 3. 四川地方猪种优良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与重要功能基因的育种价值评估(申请代码1选择C170301) 以四川地方猪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良肉质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和重要功能基因育种价值评估研究,为地方猪基因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4. 大熊猫内分泌、营养及消化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C040301) 针对影响大熊猫健康的内分泌、营养和消化机制等问题,开展大熊猫营养生理生化及消化代谢机制研究,为大熊猫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四川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二)围绕湖南优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色畜牧水产的重要性状遗传基础与种质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水稻育性与杂种优势机理及应用新途径(申请代码1选择C130501) 针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配组不自由、育性受环境影响或优势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开展雄性与雌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发掘育性及优势利用新基因,创新杂种优势利用的材料、技术及新途径. 2. 杂交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申请代码1选择C130501) 主要以具备不同品质的不育系、恢复系或优异常规稻种资源及其所配组合为材料,以淀粉调控等重要基因/QTL为切入点,系统开展杂交稻米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挖掘杂交稻亲本优良食味品质基因,明确杂交稻米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基因及其遗传网络. 3.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及养分高效利用生理生态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C130202) 针对超级杂交稻生物产量高、需肥量大、易倒伏、产量差距大等问题,研究实现超高产量潜力的光合等生理机制、地域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养分高效利用及可持续超高产等关键科学问题. 4. 水稻及特色旱粮作物优异性状基因挖掘与育种基础(申请代码1选择C130401) 以湖南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为基础,评价湖南农作物种质资源库3万余份农作物种质资源,构建以稻作为主的湖南地方优势农作物核心基因种质库,针对栽培模式变革、气候变化及市场需求转变,深入挖掘地方农作物资源中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害、耐逆、养分高效利用、种子脱水快干耐储存、重金属低积累等性状相关基因(型),初步阐明其遗传功能及调控机理. 5. 优势经济作物特异性状基因挖掘与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C130407) 以油菜、辣椒、茶叶、油茶、柑橘等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特异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创新、特异性状相关基因挖掘与功能解析、重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主要经济作物高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与调控机理等研究,发掘一批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功能基因. 6. 优势经济作物育种新方法的理论基础(申请代码1选择C130509) 针对油茶、茶树、果树、辣椒、油菜等经济作物遗传背景复杂、育种二次创新难、周期长等问题,重点开展经济作物高效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基因组编辑技术等理论与方法研究. 7. 优势经济作物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抗性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C130204) 重点开展优势经济作物的新发病害、重大虫害和干旱、高温、低温胁迫等重要抗性基因资源发掘、抗性机理及其调控分子机制研究,从基因组成、表达调控及信号传导等分子水平上阐明经济作物对胁迫的抗性机理. 8. 特色畜禽水产资源优势性状分子遗传机理与关键育种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C1703或C1902) 系统研究湖南特色畜禽资源的优质、高产、抗病等优势性状的遗传特性,揭示相关基因的结构、表达和功能,建立创制优良畜禽的关键育种技术,系统研究湖南特色自然经济鱼类及人工制备优良鱼类在生长、肉质、代谢、抗性等优势性状的遗传特性,揭示相关基因的结构、表达和功能,建立创制优良鱼类的关键育种技术. 9. 特色畜禽水产资源关键营养素代谢与调控的分子基础(申请代码1选择C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