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6-07-01

2、设计依据 1.GB/T 15839-1995《64~1920kbit/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 2. 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 GYJ25-8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 4. GB/T15381-9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 5. GBJ42-81《中国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6. GB/T15135-94《广播及类似用途声系统设备亘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7. 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8.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亘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9. GB/T14947-94《声系统设备亘连的优选配接值》 10. 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一般8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11. SJ/T10444-93《电声学术语》 12. WH01-93《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针与测量方法》 13. GY1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14. GB1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15. 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16. GB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3、总体技术要求 视频会议系统、智慧型无纸化音视频集成系统,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和信息技术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传达学习、会商、部署工作的重要方式.本建设项目,按照 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 的思路,建设一套集日常会议、多功能会议、远程视频、以及无纸化办公为一体的会议室,确保会议室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3.1设计原则 3.1.1先进性原则 1)系统必须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通信行业的规范要求;

2)需符合视频技术以及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确保采用当前成熟的产品技术;

3)所有的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确保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技术上不会落伍. 3.1.2开放性原则 1)必须完全符合H.323和SIP标准框架协议;

必须采用业界标准的视音频编解码协议;

2)必须采用开放式标准设计,兼容标准的视讯系统和设备,确保可与其他厂家标准的产品有效互通;

3)满足今后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充余地;

4)建议选择国内主流通信厂家的设备,确保产品得到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可靠的服务.尽可能避免选择小厂家的以及采用非标准协议的设备. 3.1.3可靠性原则 1)确保系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不易感染软件病毒;

2)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低,环境适应能力要强;

3)系统设备安装使用简单,无需专业人员维护;

4)系统需要满足7*24小时无人职守方式稳定的工作. 3.1.4投资最优原则 综合考虑视频会议系统的性能和价格,最经济最有效地进行建设,性能价格比在同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 3.2项目组网方案 3.2.1组网说明 整个系统采用IP传输网络,基于标准的H.323和SIP架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视频协议采用业界主流的H.264编码同时兼容H.

261、H.263编码,可以为用户提供1080P高清视频图像.采用VideoIntensifier、ViewProcess技术,配合最新的H.264HP编码技术,大大提高了图像压缩比,在同样带宽下,可向用户提供更逼真、更清晰、更流畅的画面.根据用户的实际配置需求,可以提供50/60帧/秒技术,在同等带宽下,将屏幕刷新频率增加一倍,增强图像的流畅度.可以提供动高清双流,实现静态和动态的高清晰图像.兼容1080P、720P、4CIF、CIF等高标清视频会议终端接入,支持智真,RP,高标清视讯终端混网融合. 支持最新的音频编解码协议AAC-LD,该协议采用48K采样率、码率最高达96k,并且提供多声道语音支持,给实时通讯带来CD级的音质效果. 系统支持H.239和BFCP高清双视频流和SXGA输入/输出特性,主流支持1080P60fps, 辅流最高支持1080P60fps,用户直接通过带内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全景式会议,PowerPoint演讲稿与Word演讲稿可以同步显示. 整个系统高可靠性:支持诸如:IP网口备份、电源备份、芯片备份、资源池备份,保证视频会议系统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无故障运行. 3.2.2会议控制中心 在智慧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中心,实现录播服务器、会议管理平台,全网由中心点会议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全网资源的统一调度. 同时,视频会议控制中心,控制视频会议终端接入,并将所有会场的码流进行处理与转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