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2015-11-29

小说二集序》) 我们欣赏文学名著不可能完全排除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并不是全无益处的.只是当我们觉察到一种思潮的偏颇、错误时,应当予以克服,予以纠正.我们可以举对明代小品的看法为例.大家都知道明代散文是很有成就的,它的代表作家袁中郎、张岱在文 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在30年代,林语堂曾经提倡这种风格的散文,即所谓 幽默 、 性灵 ,受到鲁迅的反对.不过鲁迅反对的是林语堂(以及周作人)在那个时代引人们走向消沉,忘记战斗,他反对的不是明代小品,他也不低估袁中郎、张岱的文学价值.他说: 明末的小品文虽然比较颓放,却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 这种作风,也触著了满洲君臣的心病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这是指的张岱.而对袁中郎,鲁迅http://www.wenkuxiazai.com/doc/2d743248852458fb770b56a3.html则重视他除了写小品以外 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在 ,那就是 关心世道 ,鲁迅认为这就决定了 中郎之不能被骂倒,正如他这不能被画歪 (鲁迅( 招贴即扯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同一位作家的不同方面,各有侧重.而在袁中郎、张岱这些散文大家那里,吟风月、弄花草的文章和关心世道的文章,其实都存在;

幽默和讽刺,也都存在.在我们现在比较平静的历史时代里,我们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欣赏袁中郎和张岱的散文了. 以上说到的都是一些学者专家的意见,他们同时也是文学名著的欣赏者,所以也仍然是欣赏者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可以代表并影响一个时期的欣赏者.不过这种作用只存在於欣赏的大趋势上、总体意见上,到了具体的阅读欣赏中,每一位读者又都根约旱那榭鋈バ郎臀难母鞲龇矫.读者欣赏文学名著时不可能完全依照前人的意见、感受.他必然有自己的再创造,他的再创造也就纠正任何传统的偏见,获得自己的艺术享受.以前有人说过: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哈姆雷特. 我们也可以说,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林黛玉.这还是只就名著中的一个形象来说的.读者的欣赏就是一面在多种理论的影响下,一面在作家的直接形象引导下,去进行再创造.再创造的活动也即欣赏的活动,是按照读者个人的社会体验、审美经验、知识结构来进行的.欣赏者不但可以纠正前人对名著的某些定见、偏见,而且也可以纠正(包括补充)作家个人的见解. 许多古典作家如果能够复活,他们看到后人对他的作品的种种评论,一定会大吃一惊,甚至全不理解.后人从社会学的观点,从伦理道德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观点,以及当代人仅仅作为一个20世纪末中国读者对文学名著做出的反应、评价,会使莎士比亚和曹雪芹大吃一惊.有些现代作家往往也对研究者的评价感到意外.凡是内容丰富、思想深远的作品,能人 名著 之列者,都在它的表层意义之下,还有深层或更深层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吸引人的,它期待著未来时代的读者在无穷的欣赏过程中去开掘、发现.这种意义也往往是复杂的、可作多种解释的,因此也给后世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