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5-04-30
人物传(按去世先后排序) 屈原 男,名平,字灵均,号原,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宣王3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21年),战国后期楚国人.

屈原为楚国贵族,与楚王同一始祖,本姓熊.楚王从秭归丹阳城(香溪镇)传承14代之后迁往枝江丹阳城时,楚王熊通分封一子熊瑕 采食于屈 ,熊瑕子孙都以屈为姓.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1947年兴山县立中学校长吴警吾写的校歌中有 屈铺龚村灵秀所钟 的歌词,他在对学生讲解校歌时,曾说:屈原出生于屈家铺(今兴山县峡口镇螃蟹溪与香溪交汇处,今属兴山县).古时兴山、秭归同为一个县.屈原早年丧父,常随母亲谭氏在谭家湾客居.入朝为官后,又在乐平里(今属秭归县)居住.(《离骚》中屈原自称为 帝高阳之苗裔 ,高阳帝所筑高阳城在秭归古夫丰邑坪(今兴山县城),屈原去世538年后始置兴山县.所以说屈原祖籍兴山县.宋《方舆记要》载: 高阳城在兴山西,楚旧城也. ).《水经注》记载: 秭归县北六十里有屈原故宅 .又载 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弥漫,犹保屈田之称 .据清光绪版《兴山县志》记载: 屈原宅在县南四十里屈家铺 .屈家铺即后来的峡口镇(民国时期更名).在屈家铺的香溪河东岸有屈原幼时读书的读书洞 屈洞 ,兴山人将其列为兴山八景之首.宋王象之《舆地记胜》载: 独清亭,在兴山,以三闾大夫故名之. 取 众人皆浊我独清 之意.宋朝熙宁五年(1072年)又改兴山县为兴山镇,合入归州.光绪十年兴山知县黄世崇在屈家铺立石志其处,碑刻: 楚三闾大夫屈原故宅 .清朝三部《兴山县志》沿革、地名、修造、艺文、人物等卷都把屈原作为首位记载的人物,并记载大量屈原轶事遗迹. 屈原 博闻强记 ,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富有远见卓识和雄辩的口才.曾任楚怀王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辅助怀王图议国事,处理内政,应对诸侯.当时秦国的势力正在兴起,东方六国却内忧外患交替不绝.屈原对列国政治局势有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到秦对楚威胁的严重性,主张任用贤能,修明法度,昭示先代业绩,抵抗秦国侵略,希望通过革新内政,联齐抗秦,使日渐衰落的楚国重新振兴.起初,他曾使楚怀王成为六国合纵的纵约长,屈原得到楚怀王信任,后被上官大夫靳尚和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造谣中伤,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免去其左徒之职.秦惠王见有隙可乘,就派张仪至楚,进行重金贿赂和阴谋离间活动,尽管屈原提出忠告,怀王却一再轻信张仪的谎言,背弃纵约,断绝与齐的联盟.公元前299年愚蠢的怀王被诱骗去秦国,结果被扣留不得返回,病死在秦.顷襄王继位,曾有一阵浓厚的反秦气氛,屈原寄希望于顷襄王,与秦对抗,重整朝野.可顷襄王比他的父亲更糊涂.屈原又遭令尹子兰嫉妒、陷害、排挤,被逐出郢都,流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乘机带领大军攻楚,长驱直入,郢都遭到浩劫.屈原痛恨玩弄权柄、腐败守旧的贵族,同情百姓的艰难困苦.看到国家被秦国侵凌,日益混乱,迫近危亡,自己又无机会挽救,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之一,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骚体 诗的创始人.作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楚辞,作品强烈地反映了他的进步政治思想,坚决与黑暗现实抗争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的精神.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想像丰富,文辞绚烂,是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 奂谷珍 男,生卒时间不详.北宋时状元,所处年代约1084―1119年之间,居处为古高阳城故地,故号高阳生.家贫,十岁就给财主当长工.幼时好学,他白天上山砍柴,晚上点 油亮子 (油松枝)读书.世传奂谷珍英俊倜傥,才识超卓,宋徽宗时,奂谷珍在众多士子中名列第一,夺取状元.成名后,好旅游,所到之处皆撰有诗词歌赋,但都是写了就丢弃,故不见遗存. 奂谷珍考取状元后,被当朝皇帝选为驸马,将七公主许配给他,奂谷珍竟不从,弃官而归,回到家乡娶青梅竹马的文青为妻.徽宗龙颜大怒,将 不识好歹 的书生五马分尸.尸体运回古夫葬在龙头寨,据《兴山县志》(光绪版)记载: 邹家岭有夫子岩,宋状元奂谷珍墓在焉 .民国29年(1940年)兴山知县石凌生为奂谷珍立碑(碑已遗失).家乡人为了纪念奂谷珍,将埋葬他的地方称为 夫子岩 ,古夫镇快马、城堡、书洞、金字山等许多地名都与奂谷珍民间传说有关.古夫镇也以古代夫子得名.旧志记载,奂谷珍死后,他的全族迁至保康县,以 缓 为姓,后成为大族. 文晖(1774―1841年3月),男,因身材矮小,绰号 文三猴子 ,建阳坪文家山人.其父是个进士,清乾隆年间在孝感县任学府训导,田土近千亩,粮食收万担.其父去世后,家道中落,到文晖当家理事之年,家里已穷得揭不开锅了.文晖少年时笃志好学,因家境贫寒,一生历经坎坷.他长期生活在乡村庶民之间,与劳苦大众建立了深厚感情.他怀才不遇,到42岁才考得廪生.看惯了世态炎凉,便以灵活的计谋,出众的口才,超人的胆略,对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无情的鞭笞和嘲讽.其言行,后人编为故事.有《文三猴子笑林广记》等书籍,199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其列入全国机智人物史册. 《让县太爷下马》载,一位新上任的县太爷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建阳坪,百姓跪在道路两旁,恭敬地迎接县太爷,唯独文晖不跪,他闯到知县马前,知县问道: 你是何人?有甚么事? 文晖不紧不慢地答道: 我叫文晖,大家叫我三猴子,…… 知县没等文晖说完,说道: 啊,你就是文三猴子?听说你能言善辩,还很会捉弄人,今天本知县要试试你的本事,你要能叫我从马上下去,就算你真有本事,把这匹马赏给你,你若不能使我下马,你要挨板子的哟. 当真? 文晖追问道.县官说: 绝无戏言! 文晖说: 禀告大人,叫您下马我肯定做得到,不过,您荣升知县,到任不久,这么快就叫您下马,是否有点不吉利,小人也实在不敢.这样吧,我从不说假话,假若您站在马下,我能让您上马. 县官一听有道理, 上马 比 下马 吉利,于是便下了马,说: 现在你叫我上马吧. 文晖见县官下了马,立即上前抢过缰绳,笑着说 县太爷,这马是我的了,君无戏言哟. 说着把马牵走了.待县官醒悟过来,已后悔莫及. 文晖的言论充满趣味性、讽刺性、战斗性,他为后人留下许多广为传诵的故事.如 帮工 、 做媒 、 告状 等都脍炙人口、妙趣横生. 文三猴子 作为机智人物在民间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易之瑶 男,(约1815―约1880)字玉舟,兴山县人,清道光时期的县学廪膳生员,崇仰正统的儒家学说,鄙视专靠歪门邪道来迎合世情的投机者.出身寒微,数年不得升入国子监,连每月应该领取的四两 廪饩银 (官府应发的膳食津贴)也被上司中饱私囊,因此中辍学业, 绝意仕途 .他长于诗文,好交游,所过山川都会,都要 访求其形势险要与古今兴废沿革 ,曾以布衣身份游学武昌江汉书院,结交荆楚名士,与资历较深的饱学之士 赋诗论道,请益不倦 ,颇受学友赏识. 道光二十年(1840年),易之瑶的挚友单懋谦视学广东,延聘他为科场助理人员.易之瑶到达广东之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派出战舰40余艘、海军4000多名,相继从印度加尔各答驶入中国,集结于广东海面、并由英军侵华总司令懿律及海军司令伯麦坐阵澳门指挥.战事紧迫,考场停试.易之瑶流寓南国,心忧如焚. 1841年元月,英军突袭虎门外大角、沙角两炮台,我方守军将领陈连升、张清龄身先士卒、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阵亡;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