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19-07-29
国环评证乙字第2834号 广州石井德庆水泥厂有限公司 2500t/d扩建至5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及配套9MW余热发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广州石井德庆水泥厂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OO八年八月 目录1总则

1 1.

1 前言

1 1.2 编制依据

3 1.2.1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3 1.2.2 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

4 1.2.3 评价技术文件

5 1.2.4 批复文件及其它

5 1.3 编制目的

6 1.4 环境功能区划

6 1.4.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6 1.4.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6 1.4.3 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7 1.4.4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7 1.5 污染控制目标

7 1.6 环境敏感点

8 1.7 评价标准和规范

8 1.7.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8 1.7.2 排放标准

9 1.8 评价工作等级

12 1.8.1 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12 1.8.2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

13 1.8.3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13 1.8.4 风险评价工作级别

13 1.8.5 生态评价工作等级

14 1.9 评价范围

14 1.9.1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14 1.9.2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14 1.9.3 声环境评价范围

14 1.9.4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14 1.9.5 风险评价范围

14 1.10 评价因子

14 1.10.1 施工期评价因子

14 1.10.2 运行期评价因子

14 1.11 评价专题设置、评价重点

15 1.11.1 评价专题设置

15 1.11.2 评价重点

16 1.11.3 评价原则

16 1.11.4 评价工作程序

16 2 建设项目概况

18 2.1 原有工程概况

18 2.1.1 企业名称

18 2.1.2 企业性质

18 2.1.3 投资总额

18 2.1.4 项目地点

18 2.1.5 劳动组织和定员

18 2.1.6 项目用地情况

18 2.1.7 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

18 2.1.8 生产工艺流程

18 2.1.9 主要生产设施和设备

20 2.1.10 项目建设内容

20 2.1.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1 2.1.12 主要原辅料

21 2.1.13 主要燃料

23 2.1.14 配料方案及物料平衡

24 2.1.15 项目给排水

24 2.1.16 公用及辅助工程

26 2.2 现有工程污染源概况及治理措施

28 2.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28 2.2.2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50 2.2.3 噪声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52 2.2.4 固废污染及防治措施

53 2.2.5 现有工程主要污染源治理情况汇总

53 2.2.6 现有工程污染物总量控制

54 2.2.7 现有工程卫生防护距离的落实情况

55 2.3 扩建项目工程概况

56 2.3.1 项目基本情况

56 2.3.2 扩建项目主要组成

56 2.3.3 项目用地

56 2.3.4 项目投资

57 2.3.5 劳动定员和生产制度

57 2.3.6 总图布置

57 2.3.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8 2.4 关于等量淘汰生产能力问题

59 2.4.1 国家建材工业的产业政策

59 2.4.2 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政策

59 2.4.3 广东省建材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59 2.4.4 总量控制、等量淘汰

60 3 项目工程分析

61 3.1 水泥生产工程分析

61 3.1.1 水泥生产原理和方法

61 3.1.2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62 3.1.3 水泥生产设施和设备

65 3.1.4 扩建项目原辅料分析

65 3.1.5 扩建项目燃料分析

67 3.1.6 扩建项目原、燃材料配料设计

68 3.1.7 储运系统

69 3.1.8 供配电及生产自动化

70 3.2 余热综合利用工程分析

72 3.2.1 余热发电的意义

72 3.2.2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

73 3.2.3 余热发电生产设施和设备

76 3.2.4 余热发电主要技术指标

77 3.2.5 余热发电冷却系统

78 3.2.6 余热发电供水系统

79 3.2.7 化学水处理

79 3.3 项目关联工程

80 3.3.1 石灰石矿山

80 3.3.2 码头工程

83 3.4 污染源分析

85 3.4.1 产污环节分析

85 3.4.2 大气污染源强分析

87 3.4.3 水污染源分析

93 3.4.4 噪声污染源分析

98 3.4.5 固废污染源分析

99 3.5 扩建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00 3.5.1 大气污染源控制措施

100 3.5.2 水污染控制措施

101 3.5.3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02 3.5.4 固废污染控制措施

102 3.6 非正常(事故)排尘分析

103 3.6.1 非正常(事故)排放原因

103 3.6.2 非正常(事故)排尘源强

104 3.7 施工期污染排放统计

104 3.7.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

104 3.7.2 施工期环境空气分析

104 3.7.3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分析

105 3.7.4 施工期水污染源分析

105 3.7.5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分析

105 3.8 扩建项目以新带老分析

106 3.9 污染源汇总及三笔帐计算

106 4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108 4.1 自然环境概况

108 4.1.1 地理位置

108 4.1.2 地质地貌

108 4.1.3 气候气象

108 4.1.4 河流、水文状况

109 4.1.5 植被概况

109 4.2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109 4.3 评价区疾病及人群健康

110 4.4 评价区内主要污染源调查

111 5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分析

112 5.1 地表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112 5.1.1 水质现状调查

112 5.1.2 广东省水质监控都骑断面水质资料收集

117 5.1.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7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19 5.2.1 对集中饮用水源的影响

119 5.2.2 厂区废水的环境影响

119 5.2.3 雨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119 6 大气环境质量调查及环境影响分析

120 6.1 大气环境质量历史资料收集与评价

120 6.1.1 监测布点

120 6.1.2 监测项目

120 6.1.3 监测时间与频次

120 6.1.4 采样和分析方法

121 6.1.5 监测结果

121 6.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25 6.2.1 环境控制质量现状调查

125 6.2.2 环境质量空气现状评价

127 6.2.3 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历史变化

130 6.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31 6.3.1 地面污染气象分析

131 6.3.2 低空气象分析

137 6.3.3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144 6.3.4 工程主排气筒几何高度验证

167 6.3.5 卫生防护距离

168 6.3.6 非正常排放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0 6.3.7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小结

173 7 声环境现状调查及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75 7.1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175 7.1.1 声环境现状调查

175 7.1.2 声环境现状评价

175 7.2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76 7.2.1 噪声源强计算参数及分布

176 7.2.2 噪声预测模式

177 7.2.3 噪声预测结果

179 7.2.4 噪声预测影响分析

180 8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81 8.1 项目固废分类、源项

181 8.2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81 8.3 项目固废处理方式

182 8.3.1 生产性固废控制措施

182 8.3.2 生活垃圾污染控制

182 8.4 项目固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

182 9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3 9.1 生态环境康现状

183 9.2 生态环境影响简析

184 9.2.1 烟粉尘对评价区土壤的影响

184 9.2.2 烟粉尘对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

185 10 物料运输环境影响分析

188 10.1 物料运输方式分析

188 10.1.1 运输物料

188 10.1.2 运输途径

188 10.2 物料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分析

188 10.2.1 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88 10.2.2 公路通行能力的环境影响分析

188 10.2.3 交通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89 10.2.4 道路扬尘的环境影响分析

190 11 余热发电电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192 11.1 电站基本情况

192 11.1.1 用电配电情况

192 11.1.2 主要电器设备

192 11.2 电磁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193 11.2.1 电场环境影响分析

193 11.2.2 磁场环境影响分析

194 11.2.3 无线电干扰环境影响分析

194 12 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分析

195 12.1 土石方阶段环境影响分析

195 12.1.1 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195 12.1.2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95 12.1.3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96 12.2 打桩、结构阶段环境影响分析

196 12.3 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环境影响分析

196 12.4 施工期废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197 1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可行性论证

198 13.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与技术可行性论证

198 13.1.1 粉尘有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198 13.1.2 粉尘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201 13.1.3 二氧化硫控制措施

201 13.1.4 二氧化氮控制措施

201 13.1.5 氟化物控制措施

202 13.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可行性论证

202 13.2.1 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排放去向

202 13.2.2 厂区初期雨水的污染控制措施

203 13.2.3 废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204 13.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可行性论证

204 13.3.1 风机噪声控制

204 13.3.2 空压机噪声控制

204 13.3.3 各类磨机噪声控制

204 13.3.4 减振措施

205 13.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可行性论证

205 13.4.1 生产固废

205 13.4.2 厂区生活垃圾

205 13.5 物料运输的污染控制措施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206 13.5.1 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206 13.5.2 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

206 13.5.3 扬尘污染的控制措施

206 13.5.4 水路运输污染防治措施

206 13.6 卫生防护距离及搬迁工作

206 13.7 绿化措施

207 13.7.1 绿化范围及面积

207 13.7.2 绿化布设

207 13.7.3 厂区及卫生防护带

207 13.7.4 道路两侧绿化

207 13.7.5 绿化管理

207 13.8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论证

208 13.8.1 施工期大气污染对策

208 13.8.2 施工期噪声防治对策

208 13.8.3 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对策

208 13.8.4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

208 13.8.5 施工期水土保持防治对策

209 13.9 污染防治措施小结

210 14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11 14.1 环境保护投资

211 14.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11 14.2.1 资源和能源流失的损耗

212 14.2.2 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损失

212 14.3 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

212 14.3.1 财务指标

212 14.3.2 劳动就业

213 14.3.3 其他

213 14.4 环境经济指标与评价

213 14.4.1 环保费用与总产值的比例

213 14.4.2 环保费用与项目总投资的比例

214 14.4.3 环保费用与污染损失的比例

214 14.4.4 环保投资的总经济效益

214 14.5 综合分析

214 15 环境风险评价

216 15.1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

216 15.2 评价工作等级

216 15.2.1 物质危险性识别

216 15.2.2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217 15.3 风险识别

217 15.3.1 生产单元风险划分

217 15.3.2 源项分析分析

217 15.3.3 最大可信事故

218 15.4 环境事故后果分析

218 15.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219 15.6 风险应急反应方案

220 15.6.1 应急措施及报警程序

220 15.6.2 职责和任务

222 15.6.3 事故监测计划

222 15.6.4 事故上报程序和内容

222 15.6.5 善后处理

222 15.6.6 事故应急预案

223 15.7 风险评价结论

224 16 清洁生产分析

225 16.1 清洁生产评价

226 16.1.1 评价原则和方法

226 16.1.2 本项目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

226 16.1.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

229 16.2 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对比

230 16.3 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231 16.4 建议

231 17 污染物总量控制

232 17.1 总量控制原则

232 17.2 现有项目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情况

232 17.3 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233 17.3.1 总量控制因子

233 17.3.2 扩建项目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233 18 公众参与

234 18.1 目的和意义

234 18.2 公众参与调查对象

235 18.3 公众参与调查方式

235 18.3.1 环评信息公示

235 18.3.2 审批前环评公示

236 18.3.3 发放调查问卷

237 18.4 调查结果与分析

240 18.4.1 环评信息公示反馈统计分析

240 18.4.2 环评审批前信息公示反馈统计分析

240 18.4.3 问卷调查反馈统计

240 18.4.4 公众的反对意见

247 18.5 对公众调查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回应

248 18.6 公众参与小结

248 19 产业政策符合性与厂址选址合理性分析

249 19.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9 19.2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49 19.2.1 与国家与地方的产业政策相符行分析

249 19.2.2 与《肇庆市水泥工业 十一五 专项规划》的相符性

251 19.2.3 水泥产能等量淘汰

251 19.3 与当地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251 19.3.1 与工业用地规划相符性分析

251 19.3.2 与悦城镇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251 19.4 石灰石资源合理性分析

252 19.5 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分析

252 19.6 环境可达性分析

253 19.7 卫生防护距离可行性

253 19.8 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253 19.9 小结

254 20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255 20.1 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255 20.1.1 施工期环境管理

255 20.1.2 施工期环境监测

255 20.2 运营期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56 20.2.1 环境管理

256 20.2.2 污染源监测

258 20.2.3 规范排污口

258 21 结论与建议

260 21.1 项目概况

260 21.2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0 21.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0 21.2.2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3 21.2.3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5 21.2.4 固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6 21.3 环境影响评价其他结论

267 21.3.1 卫生防护距离

267 21.3.2 项目产业政策选址分析

267 21.3.3 清洁生产

267 21.3.4 环境风险

267 21.3.5 总量控制

268 21.3.6 公众参与

268 21.4 环评综合结论

269 21.5 建议

269 总则 前言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 十五 期间,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水泥产量10.6亿t,五年平均增速为12%.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占全部水泥比重已由2000年不足12%提高到40%.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水泥技术和装备成套出口快速增长,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已达20%以上. 十五 期间,由于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减少粉尘排放500多万t,水泥工业年消纳工业废渣已超过2亿t,占工业废渣总利用量一半以上. 但是,在大力发展新型干法现代化水泥生产线的同时,我国局部地区也出现了不顾资源、能源、厂址、供电、供水、交通等建设条件的落实,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现象.为了防止出现浪费能源和资源,污染环境,经济过热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