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5-03-31
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让我对新课标新课改又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程的实施主要在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

我问,你答;

我写,你抄.教代替了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独立品格丧失了,学生的心灵自由被禁锢,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也渐渐消失殆尽.因而,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而以新课标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对自己学习过程中提出质疑,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为此,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提出反思,以求更大的进步. 二.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去做:

1、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学生有所疑问才去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课前,鼓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质疑问难;

课中,激励学生对重难点深思质疑;

课尾,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2、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标志就是书声琅琅.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教师讲得多、问得多,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就少了.学完课文学生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相当普遍.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读好.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要让学生读出感情,要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从而,让他们在朗读之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把写的安排挤进课堂. 写作练习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常常被搁至课尾,拖至课外.只有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相结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锻炼.实践证明,把写的训练落实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种写作练习以课文内容为素材,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 总之,参加了这次培训之后,面对新课程,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所以,培训结束后,我们个人的学习并没有结束,还应该不断地去努力和摸索,作为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智慧的空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