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5-02-22
DL/T 1051《电力技术监督导则》(初稿) 标准编制说明 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工作过程、主要参编单位和标准编制工作组成员等) 编制背景 电力技术监督是指在电力规划、设计、建设及发电、供电、用电全过程中,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采用有效的测试和管理手段,对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中,电力技术监督作为核心工作,为加强电力系统运行水平检测和控制,促进电力行业资源节约和技术进步,保障电力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是我国电力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规范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和纲领性文件之一,2007年,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原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负责起草编制了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行业中相关企业和部门的组成构架、管理体系、工作职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规范行业行为,促进电力技术监督工作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作用.2013年,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申请,计划对原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进行修订.2014年1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正式下发本标准修订工作计划. 任务来源

2013 年12月25日,国家能源局下达了2013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国能科技[2013]526号文),2014年1月2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下发标准[2014]2号文《关于转发2013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电力行业部分的通知》,下达标准编制任务,具体信息如下: (1) 计划编号:能源20130721 (2) 标准项目名称: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3) 标准类别:管理 (4) 主管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5)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6) 第一起草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7) 代替标准: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标准项目组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展工作,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 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本标准综合面广,适用于我国电力行业各单位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对象为发电设备、电网输变配电主要

一、二次设备,自动化、信息、电力通信设备等,涉及电力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等单位,涵盖规划可研、工程设计、采购制造、运输安装、调试验收、运维检修、退出报废等全过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统筹性.基于此,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作为本标准第一起草单位,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归口管理下,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广东电科院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标准编制小组,结合行业背景明确分工,开展标准编制工作. (2) 调研,编制标准初稿.标准编制小组在充分调研目前国内各电力相关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全面收集各类电力技术监督相关标准和规程、文件,依据国家及各行业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及各类技术标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综合考虑全过程技术监督和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于2015年4月编制出《电力技术监督导则》初稿.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包括标准编写原则、依据和主要技术内容说明,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理由等) 编制原则和依据 依据国家能源战略和电力工业发展宏观形势及要求,结合我国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综合各电力规划、设计、建设及发电、供电、用电企业实际工作情况,编制《电力技术监督导则》,对电力技术监督原则、内容、职责、要求等进行更新和规范,建立适应当前电力工业发展的电力技术监督体系. 主要内容说明 (1) 标准编写格式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对英文标题、引用标准、目录格式、术语格式进行了规范. (2) "3 术语和定义"部分,对电力技术监督、发电企业、电网企业、重要电力用户等定义进行了规定. (3) "4 总则"部分,对电力技术监督方针、原则、措施和手段、涉及专业进行了规定. (4) "5 电力技术监督主要内容"部分,规定电力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重要电力用户的主要监督内容,对电能质量监督、绝缘监督、电测监督、保护与控制系统监督、自动化监督、信息通信监督、节能监督、环保监督、化学监督、金属监督、热工监督、水工监督、汽(水)轮机监督等专业监督内容和对象进行了规定. (5) "6 电力技术监督职责" 部分,规定了电力主管部门、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在开展电力技术监督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6) "7电力技术监督管理"部分,对电力技术监督工作中涉及的抽检、常效机制、技术监督专家库、监督报告、签字验收和责任处理制度、预(告)警和整改制度、专项监督、定期联系、技术档案建立等重要事宜进行了规定. 与原标准差异 (1) 补充了电力技术监督定义,要求对有关标准、规程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2) 补充了电力技术监督"三分开、一独立"的工作原则,该原则对提高技术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 对原标准中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主要监督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合并,当前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经营业务逐步多元化.相关监督工作存在交叉,基于此,对监督内容进行合并,各单位根据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和专业面实施技术监督工作. (4) 对电能质量、绝缘、电测、保护与控制系统、自动化、信息通信、节能、环保、化学、热工、金属、水工、汽(水)轮机等技术监督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补充了信息通信技术监督专业,同时根据当前电力发展现状,对原标准中的专业监督内容进行了完善和细化. (5) 补充"7 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相关要求,补充了抽查、抽检技术监督手段和建设技术监督专家库的要求,符合当前技术监督长效工作的形势和要求. 主要试验(验证)情况 本标准为综合管理类标准,未涉及相关试验验证. 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的协调关系 本标准不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冲突. 预期效果,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修订完善后的《电力技术监督导则》将作为我国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有效规范我国电力行业各相关单位、部门技术监督工作,形成科学、系统的技术监督工作体系,为我国电力工业生产发挥有效的保障作用. 建议各单位依据本标准制订或修订本单位的技术监督相关规定,细化职能,确保职责落实到位,保障技术监督工作闭环执行. 代替或废止现行标准的建议 代替标准: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尚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涉及专利说明 本标准内容未涉及专利. 其他说明事项 无.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