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4-12-31

3 三国 《魏律》, 《曹魏律》,魏明帝于太和三年下诏改定刑制. ④ 两晋、南北朝 《晋律》, 《泰始律》、《张杜律》,晋武帝泰始三年诏颁. 《北魏律》, 北魏在孝文帝太和十九年由律学博士常景等人撰成. 《北齐律》, 北齐在武成帝河清三年由封述等人制定,首规 重罪十条 . ⑤ 隋朝 《开皇律》, 隋文帝于开皇元年下令制定. ⑥ 唐朝 《武德律》, 唐朝第一部正式的基本法典,唐高祖武德年间. 《贞观律》, 标志着唐代基本法典即告定型,唐太宗贞观年间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修律. 《永徽律疏》, 唐太宗永徽

二、三年间命长孙无忌等人撰定律令,元代以后被称《唐律疏议》,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代表性法典. 《开元律疏》, 唐玄宗开元年间修订《永徽律疏》而成. 《唐六典》,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行政法典,内容分为治职、教职、礼职、政职、刑职、事职等六个部分,唐玄宗开元年间修订而成. ⑦ 宋朝 《宋刑统》,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宋太祖建隆初年至建隆四年修成,在内容上沿袭《唐律疏议》,在体例上取法于唐末五代的《大中刑统》和《大周刑统》. 《窝藏重法》, 宋仁宗嘉右年间创立. 《盗贼重法》, 宋神宗熙宁四年颁行. ⑧ 元朝 《至元新格》, 元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元世祖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令右丞相何荣祖等制定. 《大元通制》, 元英宗至治年间(公元1323年)修订. 《元典章》, 当地政府对至元以来到英宗至治时期约五十五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圣旨条例的汇编,其全称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⑨ 明朝 《大明律》, 开创了以名例、吏、户、礼、兵、刑、工等七篇为构架的格局之先河,明太祖朱元璋历经30年修成. 明《大诰》, 洪武年间,朱元璋亲自督导编制了《大诰》四编,具有与《大明律》同等的法律效力,是其独创性的立法成果,包含重刑法令和案例. 《大明律集解附例》,开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先例,并影响了清朝. 《明会典》, 模仿《唐六典》制作,以六部为纲,分述各行政机关职掌和事例,就其内容、性质及作用而言,颇具行政法典的特征,对调整封建国家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明英宗正统年间开撰,未及颁行,后增《正德会典》、《万历会典》颁行天下,并流传至今. ⑩ 清朝 《大清律集解附例》,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体例、条文都沿用明朝旧制,无异于明律的翻版,但该法典实际上没有认真贯彻执行. 《大清律例》,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制于乾隆年间,其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七篇. 《大清会典》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

11 清末 《大清现行刑律》,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稍加删改而成,1910年5月15日颁行的一部过渡性法典. 《大清新刑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1911年1月25日颁行. 《大清民律草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民法典草案,1911年8月完成,未正式颁行与施行.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采用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合一的体例,沈家本等修订,采用了西方法律的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 仿照德国诉讼法而成,但均未及颁行. 《大理院编制法》, 关于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的单行法规. 《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作为《法院编制法》以及刑事、民事诉讼法颁行前的一部过渡性法规. 《法院编制法》, 关于法院组织的法规,吸收了西方的一系列司法原则:司法独立、辩护制度、公开审判、合议制度,但未能真正实施.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