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达达恰西瓜 2014-12-30
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设计的心得 化学概念的学习难在于理解而不在于记忆,学生对如元素、原子、分子等等微观概念往往烂熟于心,质量守恒定本规律等也能一字不落的背诵出来.

但是在应用在做题过程中对于这些概念却不知所措,归根在于没有将这些知识归为己有.要想真正掌握,必须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从未知到已知,一步步真正发现.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化学概念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原理性知识教学要与元素知识相联系,做到深入浅出,防止出现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并不只是外显的科学探究过程与科学研究流程,更多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学科思想方法.这些学科的思想方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指导着学生后续的学习,并对他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就化学概念学习而言,更多地是形成相关概念的认识方式.认识方式是在具体概念之上的,学生在思考和处理化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倾向于使用某种思维模式来认识或解决问题的信息处理对策或模式.它在化学学科中表现为"定性――定量"、"静止的孤立观――动态的相互作用观"、"宏观――微观"三种认识方式.学生的认识方式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角度的增加;

其二,认识水平的提高.认识方式的发展涉及了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在课堂教学目标中主要体现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学生只有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方式,才能从特定角度认识事物. 作为教师,不光要引导学生做研究,自己也要积极的进入科学领域,多做尝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