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2019-07-29
新材料产业链群2018-2022年发展规划 目录

一、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

3

(一)产业基础

3 1.

产业现状

3 2.产业特点

3

(二)发展环境

5 1.国内外政策环境

5 2.国内外产业现状

6 3.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

二、总体要求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一)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

11

(二)光电信息材料

12

(三)新能源材料

13

(四)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14

(五)先进碳材料

15

四、重点任务

16

(一)完善新材料产业体系

16 专栏1 特色新材料产业培育壮大工程

16

(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17 专栏2 新材料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17

(三)建设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18 专栏3 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18

(四) 加快重点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

19 专栏4 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工程

20

(五)提升新材料质量标准水平

20

(六)建设新材料产业发展载体

21

(七)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21

五、保障措施

22

(一)健全发展推进机制

22

(二)优化管理服务环节

22

(三)完善产业政策措施

22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3

(五)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23

(六)培育创新人才队伍

23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 双千亿 工作实施意见》(厦委发〔2018〕13号)精神,加快培育新材料千亿产业规模,打造独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产业基础 1.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规模的新材料品种和企业,涌现一批新材料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拥有厦钨、三安、厦顺、正新等一批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钨钼材料、GaN/GaAs半导体、铝箔、无铅铜、BOPA薄膜、功能橡胶等部分品种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一批高质量新材料项目落户,专业特色和领军人才企业快速成长,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目前,全市新材料企业超过3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9家.2018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888.78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前50强产值726.62亿元,占新材料产业总量81.8%,产业集中度高.新材料领域重点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185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平板显示、新能源、集成电路及半导体等产业领域,已建或在建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项目和平台,将带动上游关键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2.产业特点 以厦钨、厦顺为龙头的先进金属及功能材料,以三安、开发晶、乾照为龙头的半导体材料,以联芯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材料,以厦钨新能源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凯纳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等,在我市集聚发展壮大.我市新材料产业逐步从以高分子材料为主向以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为主的产业格局升级.但是,我市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1)部分领域具有优势,但规模和市场地位有待提高 我市新材料企业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领域,约占全市新材料总体规模的88%,部分品种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在金属材料领域,龙头优势明显,钨钼材料、高端铝箔、无铅铜、高倍率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等国内领先;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GaN外延片、触控玻璃、半导体晶圆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传统的石化原料逐步向后端应用材料转型发展,涌现了一批发展势头较好的品种,如功能密封材料、低VOC塑料、高性能环保过滤膜、海洋防腐蚀防护材料、复合纤维等,但小、散、乱的发展格局并未得到改变;

在前沿新材料领域,石墨烯材料、SiC半导体材料等已突破应用瓶颈,部分品种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我市新材料工业产值不大,尚无产值达200亿元以上的大型或超大型企业,产值达100亿元的仅3家、10亿元的15家.除钨钼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外,大部分新材料品种产业链条较短,上下游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不具备产业链上话语权,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此外,产品以民用为主,军用及先进、高端制造业紧缺的关键材料有待开发,在国家新材料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2)形成一定的产业分布,但集聚发展有待优化 我市新材料企业主要分布在火炬(翔安)产业区、海沧区、集美区,三区新材料工业产值相当,合计占全市新材料工业产值的84%,海沧以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为主,集美以金属及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为主,火炬(翔安)产业区以光电信息材料为主,并开始布局先进碳材料,此外,同安以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初步形成 四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 发展布局. 但是,由于土地、环保等硬约束,存在 一企多园 和专业化集聚发展不足的问题,新材料产业园、孵化器建设有待加快规划布局. (3)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但支撑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我市新材料产业现有11个国家级、24个省部级研发机构,厦门大学、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中船重工725所、国家海洋三所等设有材料研发平台. 海纳百川 人才计划为我市汇聚了一批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新材料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新材料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超过3700个.钨选矿和冶炼、超细晶硬质合金、高倍率三元复合材料、GaAs/GaN/SiC外延片、BOPA双向拉伸膜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我市新材料领域缺乏一流研发机构、一流科研人才,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创新引领不够,优势领域产业资源共享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标准、检测、评价等支撑体系不够健全.高校新材料学科建设起步晚,对新材料产业创新支撑不够,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此外,受房价高企及人才政策保障有限的影响,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引入乏力,本地人才出现外流现象,皆对我市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不利.

(二)发展环境 1.国内外政策环境 新材料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产业政策,竭力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先机.美国制定并实施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国家纳米计划 等一系列国家新材料战略发展计划,继续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耐极端环境材料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欧盟提出 欧盟研发框架计划(FP) 及 2020地平线新材料战略发展计划 ,目标是保持在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的领先优势;

日本视新材料技术为科技发展的生命线,陆续制定了 纳米材料计划 21世纪之光计划 等. 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 十三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了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目标.2017年,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行 折子工程 和 领航计划 ,一批重大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得以立项建设,新材料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努力破解 有材无人用,好材不敢用 难题,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产业化开始提速. 2.国内外产业现状 新材料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功能、低成本、长寿命及个性化定制趋势明显,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开发与应用联系更加紧密,生态环境及资源的协调发展更加受到重视. 发达国家仍占据国际新材料产业领先地位,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全球碳纤维产能70%以上被日、美、德6家企业把控,全球12寸晶圆产量90%以上被日、美5家企业独占,全球液晶背光源发光材料产量90%以上归日本3家企业所有.尤尼明几乎垄断着国际市场上4N8及以上高端石英砂产品;

信越、SUMCO、Siltronic、SunEdison等企业占据国际半导体硅材料市场份额的80%以上;

DuPont、Daikin、Hoechst、3M、Ausimont、ATO和ICI等7家企业占据国际有机氟材料市场份额的90%;

美国科锐(Cree)公司的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

美国Lumileds公司的功率型白光LED国际领先;

美、日、德等国企业拥有70%的LED外延生长和芯片制备核心专利;

美铝、德铝、法铝等世界先进企业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的研制生产领域居世界主导地位. 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达2.65万亿元,常规材料产能充足,高端战略材料依赖进口;

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领域基础较好,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材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半导体照明形成了从上游外延材料到下游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长三角地区已形成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具有较强优势;

环渤海地区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和特种纤维等多个领域均具有较大优势.此外,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云贵稀贵金属新材料,广西有色金属新材料,宁波钕铁硼永磁材料,广州、天津、青岛等地的化工新材料,重庆、陕西西安和宝鸡、甘肃金昌、湖南长株潭、山东威海及山西太原等地的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及重大装备材料,江苏徐州、河南洛阳、江苏连云港等的光伏材料,湖南株洲、江西赣州及我市的钨及硬质合金,我市的光电子材料等,都各具区域特色. 3.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重大工程加快实施,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键材料供给日益紧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山东等省市纷纷在新材料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市新材料产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201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15亿元,其中,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68.2%,工业总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链有9条,平板显示产业链已超千亿元.随着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加快建设,以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的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协作将进一步深化,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市当前最重要的中心工作,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制造业,加快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前重点任务;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我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我市成为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大型企业进入中国的优选地之一,一批集成电路、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的投产,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和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制造业转型、重大工程建设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为导向,高端定位、对标一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坚持强优势、补短板、促转型和布未来的总体思路,完善新材料产业发展环境,汇聚全球优秀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重点人才为支撑,实施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四大专项工程,全面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高端一流.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汇聚全球一流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培引结合,发展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形成高端引领、产业带动的优势. 2.优化布局、合理集聚.支持各区、龙头企业、高校等,依托现有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新材料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 3.市场导向、创新驱动.以满足制造业转型、重大工程建设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加强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和推广应用,打破新材料 供 与 需 不平衡的瓶颈,促进新材料产品进入高端供应链. 4.合作开放、产业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打造开放、共享、共赢的发展新模式,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推进产业链上下游、技术链与产品链、信息技术与材料制造技术的深度合作和军民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形成产品、产业优势. 5. 绿色低碳、环境协调.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重视新材料研发、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环境友好性、安全性,以园区化、基地化、专业化、循环化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或杜绝污染,促进新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安全发展.

(三)发展目标 打造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壮大 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 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新材料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新材料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对我市支柱产业支撑和带动性显著增强,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1.产业规模.力争2020年全市新材料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2年超过1300亿元,其中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规上工业产值占比超过60%.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亿元的企业20家,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的企业10家,100亿元及以上规模的企业5家. 2.技术创新.建设10个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测试评价平台等研发平台,新材料创新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高端研发力量和水平显著增强,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明显提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