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2014-06-18

换句话说,即在读书、校书、藏书、科学研究都必须注意版本.

第二章 古籍版本鉴别学习方法・ 1.名词解释: 古籍的字体:字体,又称书体,是指文字的风格式样.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是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文字、字母、数字的书写形式.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版式:主要是指古籍版面,有版框、行格、版心、鱼尾、象鼻、书口,边栏. 纸张:主要有麻纸(白、黄麻纸,麻沙纸)、宣纸(罗纹纸、棉连纸、玉版宣、单宣、十刀头、夹连纸)、棉纸(河南棉纸、贵州棉纸、黑棉纸、迁安棉纸、上海棉纸、开化纸、太史连纸等)、竹纸(毛边纸、毛太纸等). 2.简答题: ⑴ 古籍版本学学习的方法. 答题要点:掌握基本的版本学知识,了解版本学演变的历史,多观览古籍版本. ⑵ 古籍版本鉴定的角度. 答题要点:版式、字体和纸张. ⑶ 古籍版本学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答题要点: 序号 书名编者出版社 版本

1 古籍版本学 黄永年 凤凰出版社

2009 2 古籍版本学概论 严佐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5 校雠广义・版本编 程千帆、 徐有富 齐鲁书社

1991 6 古籍版本鉴定丛谈 魏隐儒 印刷工业出版社

1984

第三章 雕版印刷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 雕版: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印刷技术称为雕版印刷术,即将书页内容翻刻于木版之上,以墨涂版,再翻印至空白纸张上的一种文字复制方式.?雕版印刷术自唐代之后,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运用,历朝历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制版刻书之风延续不绝,直到中国封建时代的终结.雕版除用于印刷文字外,还广泛用于印制各种图画.宋代开始,雕版还不时用于印制纸钞.此外,除传统木刻雕版外,历史上也还出现过金属材料制作的雕版.与木版相比,金属雕版虽然坚硬耐磨,但制版困难,着墨性能不佳.因此,传统印刷中,使用的大都是木刻雕板. 刻本:刻本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 2.简答题: ⑴ 古籍版刻的工序. 答题要点:当以手抄为主的文献传播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版刻书法借鉴石刻书法捶拓、印章铃印等技术,在唐初应运而生.它包括了备料、写样、上板、镌刻及刷印等工序. ⑵ 唐五代雕版印刷的发展. 答题要点:9世纪时,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五代时期,不仅民间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自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起,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前后二十二年刻印了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臻于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阳、四川的成都刻印质量为高.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张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经》,费二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元、明、清三代从事刻书的不仅有各级官府,还有书院、书坊和私人.所刻书籍,遍及经、史、子、集四部.

第四章 书册制度 1.名词解释: 书册制度:书册制度,是指书籍的形式,具体是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2.简答题: ⑴ 书册制度的发展演变. 答题要点: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⑵ 古籍的版式. 答题要点:版面、天头、地脚、边阑、行格、版心、鱼尾、书口、牌记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