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4-06-12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民商法律制度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基本原则是对民事立法、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约束功能的基本行为准则,其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平等原则,二是自愿原则,三是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制度: 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民事权利所包含的权益,可以分为财产权益和非财产权益.因此,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民事责任制度: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民事权利,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律不予保护. 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违约责任以及主要合同种类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合同法按合同所反映交易关系的性质,将合同分为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委托合同等15种.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的立法主要有《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专门法律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还有大量关于知识产权的法规和规章. 商事法律制度: 我国的商法是民商法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司、证券、票据、保险等法律制度.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人有权取得相应权益的凭证.证券交易是指已发行的证券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或转让的活动.证券交易具有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 证券交易有股票交易和债券交易等. 票据是指出票人约定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国家行政机关是依照法律规定,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针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能够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根据行政行为所针对的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这一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