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2014-05-18

一、项目名称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内容均符合国家奖励办要求.

该项目发现了主食竹和林木不同生活史历程与层片消长对大熊猫种群影响的定量关系,划定野生大熊猫保护红线,创建 关键栖息地-廊道-生态红线 保护技术.以调控大熊猫、主食竹、林木三者空间关系为核心,精准判读林下主食竹,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空中竹子播种,创新了植被恢复技术.在线实时监测野生大熊猫个体行为,集北斗卫星、运动传感器和地面调查综合评判种群数量,研发出 大熊猫栖息地植被识别系统 ,构建空地一体立体监测体系.创新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促进斑块融合,解决了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精准管控,保障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安全. 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项,制定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11项、技术指南7项.发表论文149篇(SCI期刊论文51篇),出版专著11部.恢复受损大熊猫栖息地11.67万公顷,构建大熊猫栖息地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遏制了栖息地破碎化和退化,野生大熊猫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5%和14%. 该成果系统性强、创新性突出,推动了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有效管控,并应用于全国野生动物的保护行动,为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的建设、保护和管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 提名该项目参评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及凉山,是野生大熊猫的唯一栖息地和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履行国际公约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现有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技术多为孤立静态保护,监测手段多局限于较小范围,森林恢复以造林绿化和低产林改造为主.植被退化、竹子生长不良、栖息地隔离等问题,依旧严重威胁着大熊猫的持久生存. 在科技部、基金委和环保部等项目的支持下,从2000年开始,历时15年,针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恢复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在保护、恢复和立体监测技术等方面,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研发 关键栖息地-廊道-生态红线 保护技术:识别出大熊猫关键栖息地、廊道,并预警诊断气候变化风险,构建 关键栖息地-廊道 保护网络.填补了从孤立保护到动态网络保护的空白,创立野生大熊猫三级保护红线划定技术,实现了大熊猫栖息地全域分级管控.建立起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安全格局,解决了地理隔离和破碎化问题,栖息地破碎化降低15%. 创新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技术:首次提出大熊猫-主食竹-林木 三位一体 理论,解析了大熊猫、主食竹、林木三者之间稳定耦合是大熊猫种群续存的关键,揭示了栖息地稳定和调控机制.精准判读林下主食竹分布,攻克主食竹承载大熊猫能力精准核算问题;

发明大熊猫主食竹恢复新方法,攻克了困难立地主食竹播种和更新的难题.创新植被修复技术,解决了栖息地林分结构单

一、质量低等问题,促进隔离斑块快速融合,调控林分结构,实现了栖息地系统修复. 创建大熊猫栖息地 天-空-地 立体监测技术:可视化在线野外监测大熊猫个体,填补可视化在线监测空白.集北斗卫星系统、运动传感器和地面调查综合评判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与分布格局,攻克因粪便内缺乏咬节而无法测算种群数量的难题.立体辨识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结构,解决了空中遥感监测和地面样线监测无缝衔接难题,形成点线面结合、空地一体立体监测体系,推动了大熊猫栖息地有效管控. 发表论文149篇(SCI期刊论文51篇),出版专著11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项,制定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11项、技术指南5项.解决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修复的关键技术难题,恢复受损大熊猫栖息地11.67万公顷,构建起大熊猫栖息地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遏制了栖息地破碎化和退化,野生大熊猫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5%和14%.推动了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有效管控,并应用于全国野生动物的保护行动,为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的建设、保护和管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