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14-01-10

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划、功能区划、技术导则、相关标准、建设项目等相关的技术资料;

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主要污染物;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明确评价重点.

2、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研究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源强和环境质量现状材料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开展公众参与调查;

提出减污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和工程措施,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如果对项目拟建方案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方案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报告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具体评价过程详见图0-1评价工作框图. 图0-1 评价工作程序框图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 (1)对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进行现状监测和现状调查,了解并评价该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

(2)项目在选址、产业政策符合性等方面的合理性分析;

(3)项目在营运期产生的废气对项目周边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产生废水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地下水环境影响问题,及产生的固废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

(4)项目在运营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七师丰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三万头商品瘦肉猪规模养殖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工程选址基本合理,营运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本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拟建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周边环境质量仍可达到功能区规定要求,同时公众赞成本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严格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加强环保意识,严格执行环保 三同时 制度,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总则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014年4月24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15年4月24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12年6月2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6年9月1日);

(1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日);

(12)《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2007年7月30日);

(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

(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本);

相关技术规范及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