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2014-01-10

(二)严守安全底线. 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将重大风险防控与 双随机、一公开 相结合,突出重点监管,实施分类监管,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 一是明确安全监管重点.结合特种设备事故情况和设备特点,明确《特种设备目录》中每一个类别、品种的定义和范围.深入开展特种设备风险分析和监管效果评估,对风险高、公共性强的设备、环节、领域,实施严格监管;

对风险低、公共性弱的设备、环节、领域,企业主体责任能够有效落实的,强化企业自主管理.对纳入监管范围的特种设备,根据公共性、风险程度及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三个要素,推进设备、单位、地区分类监管,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二是创新主体责任落实机制.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防控体系,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突出抓好重点设备领域隐患治理.探索建立使用单位安全自我承诺与监督检查、检验相结合的制度,逐步实施企业自主选择检验机构制度.以电梯、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为重点,建立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特种设备数据报告制度,推动建立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及时公布企业违法违规信息,发挥公众监督作用.依托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和企业信用体系,完善特种设备安全不良记录 黑名单 制度,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三是严格生产源头监管.按照强化监管与便民服务相结合原则,制定统一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科学设置许可项目,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加强持证单位监督抽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严格许可退出机制.开展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优化特种设备安全基本要求,科学设置监督检验项目,加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技术审查,提升本质安全.推动基于泄漏率控制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密封结构设计制造技术体系建设,降低环境污染.完善缺陷特种设备召回制度,淘汰已经进入市场的不合格产品. 四是加强使用环节监管.从特种设备种类、数量、单位性质等维度,在使用环节全面推行分类监管.继续完善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与安全大检查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大使用单位建立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行为,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强化使用登记、定期检验、持证上岗.以高风险和涉及公共安全的设备领域为重点,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引导企业运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重点设备领域加强管理.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等重要会议、活动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

(三)深化改革创新. 根据不同设备、不同环节的安全风险和公共性程度,确立分类的监管模式,深化行政许可、检验工作、监管方式改革. 一是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完善基于风险和分类监管的市场准入制度.在生产环节,着力精简合并许可项目,优化行政许可程序和条件,同时,依法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根据产品特点和风险,明确由政府实施的许可项目,探索开展检验机构实施监督检验的产品市场准入和行业自律基础上的政府采信等准入方式.在使用环节,分类改革使用登记制度,将风险低、事故少的设备交由企业自行建档;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