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2013-12-09

开发区投产工业企业11423户,占全省已投产工业企业的90%;

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5亿元,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0.33亿元,开发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图1全省开发区2001年-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图2 全省开发区2001年-2016年工业增加值 ――产业集聚提升,结构优化主战场作用凸显.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元的开发区4个、过500亿元的19个.开发区首位产业集中度平均达到36.32%,其中,集中度超过50%的开发区有30个.全省77个重点调度的产业集群全部集中在开发区. 图3 2017年九大优势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引领先导区作用凸显.全省开发区累计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146个,其中,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94个,形成了从研发、检验检测到技术运用全链条研发服务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数达到1603家,占全省的7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全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高1.5个百分点,创新创业活力持续释放. ――开放水平提高,对外开放主平台作用凸显.2017年,全省开发区招商签约资金7723.1亿元,同比增长47.5%;

招商实际到位资金5951.3亿元,增长36.0%,占全省实际到位资金的80.8%;

实现进出口总额312.5亿美元,出口总额240.1亿美元,出口交货值2188.8亿元,同比增长0.7%,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0.3个百分点. 图4 全省开发区2001年-2017年招商实际到位资金 ――发展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区作用凸显.2017年,全省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39.3亿元,每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81亿元,累计新建标准厂房超过2800万平方米.非工企业数量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33%,物流、住宿、商业以及娱乐休闲等三产配套体系更加完善,综合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放管服 改革深入推进,项目代办制、网上审批制全面推行, 园区事园区办结 加快推进,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全省开发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与推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综合效益偏低、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等.

第二节 发展趋势 当前,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压力,要在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下,有效顺应开发区发展新趋势. ――国内外形势.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结构正在调整,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积极争夺竞争优势和价值链高端环节.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重大技术变革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发展机遇.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我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利于充分发挥我省开发区数量多、空间大、承载能力强的后发赶超优势.融入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拓展开发区发展的新空间.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带来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 ――面临挑战.从国际上看,发达经济体推动 再工业化 压缩了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的空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利用低成本优势抢占中低端产业,导致我国产业发展两头受压.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中西部省份竞争日益加剧,资源、产业、企业、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的争夺白日化.从省内看,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期,能源、环境和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十分明显,环保压力愈发突出.新旧动能转换还比较迟缓,新的增长动力接续转换还需要较长时间. ――开发区发展趋势.随着开发区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区的发展已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模式转向效率、技术竞争模式,到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刻.发展驱动力由政策优惠转变为技术创新,改革和创新将成为实现园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全产业链或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将成为主导发展模式,开发区内产业融合、价值链融合以及产城融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正由产城融合的3.0版本向高品质现代城市经济综合体的4.0版本加快推进,园区合作共建已经成为经济协同发展和推进产业转移的重要路径,开发主体及开发模式多元化演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智慧化、绿色化、服务化成为开发区的新标准、新亮点.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