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会说话的鱼 2013-06-11

②收集资料、做开题报告;

③下达论文(设计)任务;

④拟订工作方案、技术路线及工作进度;

⑤开展实验(设计)或实际调研等;

⑥撰写论文(完成设计);

⑦中期检查;

⑧指导教师审阅论文(设计),并提出修改意见;

⑨论文(设计)评审、答辩、评定成绩.⑩文件归档、总结等. 第十二条 担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指导教师与指导学生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提倡聘请校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相关专业管理干部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但学院必须选派教师同时参与指导. 第十三条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应与生产实践、科学前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题目要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应尽可能结合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情况,突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二)选题应以中、小型为主,论文(设计)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又不因任务过少,达不到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题目的选择应力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针对部分教师既指导研究生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情况,指导教师还可以把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内容有机贯穿起来,本科生选题可以是研究生课题的一部分或一个专题,但应注意分清层次,明确各自的内容.

(四)文科专业的选题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

理工科专业的选题应结合当前的科技、经济发展状况,应尽量增加设计类选题的比例,其中工科专业中设计类选题的比例应不低于30%.

(五)教师教育专业要反映我校教师教育特色,同时要保证选题的多样性,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选题应控制在20%以内.

(六)选题应保证类型的多样性,原则上必须每生一题,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如果确需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要在内容、要求上有所区别,要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且毕业论文(设计)要分开撰写,并标明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在整个课题中的贡献.

(七)在选题方式上实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实习单位实际情况自行拟定题目.学生所拟题目应符合教学基本要求,与所学专业紧密联系.学生自拟题目必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和学院审批后方可执行.

(八)选题结果经学院认定后,报教务处备案.题目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确需改变选题的,须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四条 文献阅读是科研训练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前,学生应广泛搜集信息、积累知识、了解论文(设计)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和重点. 第十五条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及基本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观点明确、论证严密、数据正确、结论合理、层次清楚、文字通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