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2019-07-29
国务院印发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二五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 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

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三废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领域,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关键设备可自主生产,电除尘、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部分烟气脱硫设施和污水处理厂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是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 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运行效率低;

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政策尚未到位,财税和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困难,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尚未建立.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基础设施和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

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尚待建立和完善.

(二)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色壁垒.为使我国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从国内看,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 十二五 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必须加快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

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

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

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十二五 时期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着眼于满足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

(二)基本原则 1.政策机制驱动.健全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完善价格、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产业,拉动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有效需求. 2.技术创新引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立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国际品牌的产品,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形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优势. 3.重点工程带动.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实施节能、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4.市场秩序规范.打破地方保护,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执法监督,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5.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节能环保服务新机制,推动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总体目标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2.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到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质量、性能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部分关键共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到2015年,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4.节能环保服务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到2015年,分别形成20个和50个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环保服务公司.城镇污水、垃圾和脱硫、脱硝处理设施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

三、重点领域

(一)节能产业重点领域 1.节能技术和装备. 锅炉窑炉.加快开发工业锅炉燃烧自动调节控制技术装备;

推进燃油、燃气工业锅炉、窑炉蓄热式燃烧技术装备产业化;

加快推广等离子点火、富氧/全氧燃烧等高效煤粉燃烧技术和装备,以及大型流化床等高效节能锅炉.大力推广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粉煤加压气化、非熔渣-熔渣水煤浆分级气化等先进煤气化技术和装备,推动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 电机及拖动设备.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

大力推广能效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压机以及变频调速等技术和设备,提高电机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余热余压利用设备.完善推广余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设备;

示范推广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烧结及炼钢烟气干法余热回收利用、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螺杆膨胀动力驱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等技术和设备;

大力推广高效换热器、蓄能器、冷凝器、干法熄焦等设备. 节能仪器设备.加快研发和应用快速准确的便携或车载式能效检测设备,大力推广在线能源计量、检测技术和设备. 2.节能产品. 家用电器与办公设备.加快研发空调、冰箱等高效压缩机及驱动控制器、高效换热及相变储能装置,各类家电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和待机能耗技术;

重点攻克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二氧化碳热泵技术;

推广能效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节能家用电器、办公和商用设备. 高效照明产品.加快半导体照明(LED、OLED)研发,重点是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大尺寸衬底及外延、大功率芯片与器件、LED背光及智能化控制等关键设备、核心材料和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半导体通用照明产品,加快推广低汞型高效照明产品. 节能汽车.加快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直喷、涡轮增压等先进发动机节能技术,以及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DCT)等多档化高效自动变速器等节能减排技术,新型车辆动力蓄电池和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动力系统、车用动力系统和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

推广采用各类节能技术实现的节能汽车;

大力推广节能型牵引车和挂车. 新型节能建材.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以及保温隔热防火材料、复合保温砌块、轻质复合保温板材、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等新型墙体材料;

大力推广节能建筑门窗、隔热和安全性能高的节能膜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3.节能服务. 大力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模式的节能服务业,不断提升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集成和融资能力.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推动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服务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1.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重点开发加压浸出、生物冶金、矿浆电解技术,提高从复杂难处理金属共生矿和有色金属尾矿中提取铜、镍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中低品位铁矿、高磷铁矿、硼镁铁矿、锡铁矿等复杂共伴生黑色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高效采选;

推进煤系油母页岩等资源开发利用,提高页岩气和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发展油母页岩、油砂综合利用及高岭土、铝矾土等共伴生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 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加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化工废渣、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完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推广大掺量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建材产品.研发和推广废旧沥青混合料、建筑废物混杂料再生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建筑废物分类设备及生产道路结构层材料、人行道透水材料、市政设施复合材料等技术. 3.再制造. 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机电产品再制造,研发旧件无损检测与寿命评估技术、高效环保........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