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2019-08-31

6、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

7、引种的基本原理、影响引种成功的主要因素,简述水稻、棉花引种成功的规律.

8、正确选配亲本对杂交育种的意义及选配原则.

9、杂种优势的概念、杂种优势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10、杂种优势的普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1、杂种优势要在农业生产上得以利用必须满足的条件.

12、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

13、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水稻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时期和败育类型.

14、在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的雄性不育系要达到哪些要求.

15、如何保持抗病虫品种抗性的稳定性.

16、群体改良对提高农作物育种水平的意义.

17、分子标记的类型.

18、申请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达到什么标准.

19、我国品种审定的程序.

20、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和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第三部分田间检验相关知识 【基本要求】

1、掌握田间检验目的、作用和原则.

2、熟悉田间检验的项目与检验时期.

3、熟悉种子田生产质量要求.

4、掌握田间检验的程序.

5、掌握小区种植鉴定作用和程序.

6、掌握田间现场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考试内容】

1、田间检验、品种真实性、品种纯度、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原种、大田用种等的含义和概念.

2、田间检验在种子生产过程的作用.

3、田间检验一般要检查的项目.

4、水稻种子田生产质量具体要求.

5、种子生产田的田间检验程序.

6、小区种植鉴定的目的和作用.

7、小区种植鉴定的程序.

8、田间现场鉴定的定义.

9、种子纠纷引起的原因分析.

10、水稻种子的田间现场鉴定程序. 第四部分耕作学 参考用书: 曹敏建主编《耕作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 【基本要求】 了解并应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调控的技术体系;

了解我国和江西耕作制度演变历程与资源背景;

掌握耕作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初步运用耕作学基本原理与技术进行作物布局、作物复种与间套作设计;

对种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 【考试内容】

1、耕作学、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等概念,耕作制度的基本功能,耕作学的发展历史.

2、作物布局、作物生态适应性、农业结构、种植业结构等概念,作物布局的内容与意义,影响作物布局的因素,作物布局的基本原则、基本步骤.

3、复种、复种指数、多熟种植等概念,复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复种的效益原理、复种的条件、提高复种指数的技术.

4、单作、间作、混作、套作、带状间作、立体种植、土地当量比、带宽、行比等概念,间套作的效益原理,间套作的技术,江西间套作的主要类型.

5、轮作、连作、复种轮作、水旱轮作、茬口、茬口特性、休闲等概念,轮作的作用及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意义,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连作障碍的消除途径.

6、种养结合的含义及意义,种养结合的模式,种养结合的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7、土壤耕作、耕层构造、基本耕作、翻耕、深松耕、表土耕作、宜耕期、耕性、少耕、免耕等概念,土壤耕作的原理、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土壤耕作的任务,翻耕的作用与技术,少免耕的评价.

8、农田土壤存在的问题,保护性土壤耕作措施,土壤培肥的技术途径,农田养分收支分析方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