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9-12-02
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纲要 二一六年二月 目录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分析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

1

第二章 发展环境

8

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

第三章 指导思想

10

第四章 发展目标

11

第三篇 创新发展 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5

第五章 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

15

第六章 增强人才创新活力

17

第七章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9

第八章 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20

第九章 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28

第十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35 第十一章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39 第十二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0 第十三章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46 第十四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8

第四篇 协调发展 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52 第十五章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52 第十六章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53 第十七章 特色化发展重点镇

54 第十八章 整体提升农村社区

54 第十九章 推进潍河流域综合开发

55

第五篇 绿色发展 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城市

56 第二十章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57 第二十一章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57 第二十二章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58 第二十三章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60 第二十四章 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60

第六篇 开放发展 着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61 第二十五章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62 第二十六章 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

62 第二十七章 提升 引进来 质量和水平

63 第二十八章 深化实施 走出去 战略

63 第二十九章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64

第七篇 共享发展 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65 第三十章 大力推进扶贫脱贫工作

65 第三十一章 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66 第三十二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67 第三十三章 建设文化强市

68 第三十四章 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70 第三十五章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71 第三十六章 促进就业鼓励创业

72 第三十七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3 第三十八章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74

第八篇 确保 十三五 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76 第三十九章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76 第四十章 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

77 第四十一章 强化法治保障作用

77 第四十二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78 第四十三章 提高干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79 第四十四章 建立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

79 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根据中共诸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从诸城实际出发,全面阐明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分析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 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挑战,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 走在前列 为目标定位,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有效应对新旧动力转换带来的压力和转型发展带来的挑战,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顺利完成了 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6.5亿元,年均增长10.9%(按可比价格),三次产业比例由 十一五 末的9.8:61.5:28.7调整到8.2:53.9:37.9,服务业占比五年提高9.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8亿元和68.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3%、17.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54.3亿元和491.3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到第27位,五年前移8个位次.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制定实施12个重点产业培育计划,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转型发展加快.汽车、食品加工、服装纺织、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链条式、集群化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逐步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达到2463.6亿元和22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6%和12.5%.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37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4个;

引进中科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在我市设立50家分支机构或教学科研基地;

累计完成专利申请9600多件;

省级以上品牌达到217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9.5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市)、火炬计划山东诸城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等称号.服务业发展层次提升.现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行业发展提速,科技与商务服务、信息、健康养老、会展、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加快.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255家;

建设龙海水产品、松源木材等物流园区,引进德邦物流山东总部,骨干物流企业发展到68家;

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3家,总数达到70家;

合作设立各类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近60亿元.引进阿里巴巴等28家电商平台,组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荣获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11处,恐龙文化旅游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 华夏龙城 入选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被列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等称号.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逐步构建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382家,家庭农场1178家,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0家.建成千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63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9.3万亩.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生猪、肉禽、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0%、98%、90%,建设畜牧标准化示范场42个.农业 三品一标 达228个.城乡一体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荣获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园区经济创新发展,被省政府确定为县域科学发展园区经济试点市.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开发区前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列入潍坊高新区 一区多园 管理体制,青岛保税港区诸城功能区建成保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推进了诸城滨海产业园建设.蓝色经济区建设顺利实施,十多个涉海特色产业项目获得上级政策资金扶持.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全域统筹,产城融合,走以社区化引领全域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1313 新型城镇化体系初步形成.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开发重点片区11个,建设高层楼宇350栋,商品房642万平方米.扎实开展示范镇、特色镇建设,昌城镇、辛兴镇创建为国家级重点镇.社区化深入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2个,整体搬迁村庄22个,农村新型社区项目荣获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3个社区入选省 农村新型示范社区 .高标准推进了南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启动潍河全流域综合开发.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1%,五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支撑进一步增强.完成胶新铁路诸城段电气化改造,实施国道206线和省道薛馆路、平日路、朱诸路、胶王路等干线公路拓宽改造,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152公里,综合交通骨架初步形成,公路通车里程达3200多公里,社区通公交率达100%.城乡电网全面升级,变电总容量达487万千伏安,比2010年增长48.2%.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水库除险加固、水库干渠节水改造和 引墙入三 、 引墙入吴 等一批水利重点工程,新建水厂4座,升级水厂5座,水生态文明建设有较大提升,规模化供水能力明显增强,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建成城区西部、东南部热源点,新增集中供热190万平方米.城镇管道燃气普及率和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稳步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加快,荣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八六 环保行动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完成 十二五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施节能环保项目149个,淘汰落后设备600多台(套),清洁生产验收企业达到99家.万元GDP能耗持续降低,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3.8%、23.0%、17.7%、21.1%.市区空气质量良好率比2010年提升21%;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新增成片造林 20.2万亩,林木覆盖率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1%和44%.密州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镇街均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市.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