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2019-12-03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 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刘永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 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侵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组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玻璃弹子若干.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和各种船的模型,准备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提前制定好造船计划. 教材处理: 《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教材安排了5个活动内容,为了更有效利用时间,我对教材作了比较大的调整,把"用橡皮泥造船"和"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合并为"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把原教材"船的发展"贯穿在橡皮泥小船载重后难以平衡,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解决的.观看课件后,进一步改进小船的结构,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把"用其他材料造船"和"船的展览会"合并为最后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比较机动的处理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1、? 激趣导入 (1)谈话: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下面我们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各种各样的船.(播放课件)船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 (2)汇报课前搜集资料情况 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搜集关于船的资料,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课件,激发学生了解船的欲望.同时,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能力.

2、复习旧知识 (1)提问:在前三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谁来说一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予以补充)物体在水中有沉浮两种情况,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会下沉,轻的物体会上浮;

物体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大的物体会上浮,体积小的物体会下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猜猜看.钢铁在水中会下沉,钢铁做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只自制的小船,我把它们放入水槽中,大家预测一下哪只船的载重量最大. 【设计意图】: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从侧重于主观性、想象性的猜想向强调事实根据的理性化假设过渡. (3)检验预测.抽两个同学上台比赛,展示比赛结果. (4)提问:你认为这个比赛有问题吗?它公平吗?

3、小组合作进行试验研究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不是同类材料、不是同重量、也不是同体积,它们之间是无法进行公平比赛的.那么我们集体制定比赛规则:用同体积、同重量的同种品牌的橡皮泥,不准有其它的添加物,比比哪个组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2)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学生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3)测试:哪艘小船装载的货物多? (4)提问:大家在测试小船装载的时候,有什么问题产生?(船体不稳,特别是用玻璃弹做重物的小组,玻璃弹是滚动的.)哪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船的发展历程中也遇到过这个难题,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播放课件)对于船体配重,分隔船舱部位用红线凸显. (5)各组认真研究,进一步修改小船,使它在载重时能保持船体的平衡. 【设计意图】:学生集体制定比赛规则,能使它们又一次强化所学知识,同时也表现出集体的智慧.测试小船的载重量,我采用垫圈和玻璃弹两种材料,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滚动的物体很难使小船保持平衡,从而进入第一次修改小船. (6)学生汇报.现在我们通过左右配重,分隔船舱等方法解决了船体载重时不平衡的问题.但我发现有的小组的小船没有船的形状,有的像纸盒、有的像大碗,如果让它们在水中行驶,你认为它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它们遇到的阻力会大,会影响船航行的速度.) (7)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小船.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修改小船的结构,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8)归纳总结.通过大家不断探究、不断改进橡皮泥小船后,我们发现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二、造个性船 (1)谈话:造一艘小船除了橡皮泥,还有很多可用的其它材料,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这是武汉商务大学的王璐瑶同学用纸造的船,他是如何横渡长江的.(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科学最好的老师,通过观看纸船横渡长江的视频,定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谈话: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播出王璐瑶大哥哥用纸造的小船横渡长江后,反响很大.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提前准备了制作小船的材料以及我的造船计划.现在将你的造船计划拿出来小组内讨论、筛选,最后确定造一只什么样的小船.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造出非常有个性的小船. 组内重点讨论:我们组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制作流程包括:准备――①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②准备需要的材料. 制作――①画出船的设计草图;

②动手制作. 改进和完善――①造好的小船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②演示、介绍我的小船.(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交流――我们组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制作和交流试验结果,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做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铺路. (4)整理废弃的材料 谈话: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能快而轻地将所用的废弃材料整理好. 【设计意图】:科学试验中会用到许多器材,此环节让每个小组迅速整理器材并放到恰当的位置,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使用器材,整理器材的良好习惯.

三、拓展活动 进行一次个性小船展览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 奖项可设置为创意奖、载重奖、美观奖等等,通过学生投票进行评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