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9-12-03
目录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0202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 0301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8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31 0502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39 0701 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50 0702 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67 0801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75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84 0808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98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10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25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37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53 0814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66 0815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80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90 0827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01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10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21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33 1202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43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56 0202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应用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活动各相关领域基本理论和运行规律,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科,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特点.

应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展、充实的学科,在整个经济学、经济管理以及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应用经济学更加侧重将一般基础性的理论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等交叉学科有机地统一起来,直接服务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决策的形成,以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 目前应用经济学学科方向主要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税收学.这些分支学科的设置,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各学科之间彼此独立,又存在交叉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应用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经济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特点.(1)解释资源配置中的经济关系和最优配置方法、制度;

(2)在注重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各学科的分工相对明确,即每一学科一般以国民经济中的某一特殊领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特有的经济规律;

(3)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强调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4)广泛探索当今世界和中国亟需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与技术、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分析;

(5)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广泛利用、发展、革新现代西方经济学主流研究成果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形态和规律,为中国模式经济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突破了部门分割体制的束缚,实现了向现代化经济学转变;

(2)理论及方法的自主研究与国外引进相结合,即通过借鉴与引进国外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丰富我国的应用经济学理论,完善分析方法,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体系;

(3)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适应,在不同学科、专业研究领域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明确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并形成若干应用经济学新的研究领域;

(4)广大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相结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发展、改革、开放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实证性和对策性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学科自身的完善,应用经济学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改变,主流经济学由过去的过多注重量化分析转化为以问题为导向,简化分析手段,解决实际经济运行的诸多难题;

(2)应用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逐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在继续引进现代应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完善应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推进应用经济学的本土化;

(3)理论工作者进一步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市场监管机构和企业相联合,以合作研究、承担委托项目、调查研究、案例剖析、决策模拟设计、咨询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充分体现应用经济学的实践性特色;

(4)应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之间、应用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将产生一批直接为实践服务、为经济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学术支持的新兴学科. 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根据应用经济学学科特点,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必须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掌握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学习相关高等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具备把经济理论知识、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博士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应包含如下5个方面. 1.基础经济理论知识.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应用经济学研究的立场和观点,宏观经济学主要以总体经济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宏观经济的结构、特性及其表现.对于宏观经济理论知识必须注重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和国际贸易.微观经济学是以经济单位个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对应的微观经济理论知识必须包括微观经济学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如一般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和微观层面的经济政策. 2.研究方法.在掌握系统的应用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博士生应具有良好的研究分析经济现象与问题的能力.从事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博生,需要具备全面的数理知识与较强的逻辑推导能力,对解决现实问题能提出创新性的观点.从事应用经济学实证分析和研究的博士生,应掌握经典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如一元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方法、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等,能应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博士生还应该具备系统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专业领域经济学基础知识.应用经济学涵盖多个研究方向,博士生需要对其从事主要研究方向的知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重点掌握其所在学科的基础理论、发展现状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应通晓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其在应用经济学学科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4.研究领域的专业文献.博士生应具有从各种文献获取应用经济学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博士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广泛阅读所在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的专业论文,以了解该领域的科研动态、科研发展方向和学术前沿.在阅读专业文献过程中,博士生应以批判的态度,甄别论文作者的相应观点与结论. 5.外语水平.博士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英语为主,特殊研究方向可根据本学科特点要求博士生熟练掌握相应领域内的一门主流外语),具备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根据应用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博士生应具备崇尚科学精神,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并有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尊重科学研究,尊重知识产权. (1)博士生应有广泛地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意识,不仅要定期地参与本校的博士研讨班(Seminar),更应当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会议. (2)博士生具有一定的学术潜力,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并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在校期间,博士生应当完成必要的学术论文写作,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素养. (3)博士生应当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并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遵从研究伦理.博士生必须自觉地学习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方面的知识,培养知识产权的意识,学习研究伦理并恪守研究者的职业道德. (4)博士生在科研方面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和理论应用的能力.博士生应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并且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具有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开展创新性思维、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能力.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建模能力也是博士候选人学术素养的重要构成因素. 2.学术道德 博士生应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必须落实并强化遵循学术道德的意识.在校期间,应当选修学术道德规范课,学习基本学术规范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及学术道德规范.除此之外,博士生应诚实客观,严谨认真,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探索创新,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科学诚信.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博士生应该具有从各种文献获取应用经济学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文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文献与相关学术书籍有效获取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研究方法.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从互联网络获得,博士生应当掌握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研究成果的规范路径和程序. 2.学术鉴别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对 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已有成果 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学术研究是一个把学术思想实践化的创造过程,博士生必须对研究问题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充分判别该研究主题与实践的相关性和科研价值.在此基础上,博士生应能设计将研究主题实践化的研究方法,从而为学术论文的创作建立基本的研究框架.为锻炼博士生学术鉴别能力并鼓励博士生进行开创性、探索性学术研究,博士生需要参加文献导读课,文献导读课在教导博士生前沿知识、本学科发展状态的同时,必须突出原创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技巧的研讨. 3.科学研究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如下科学研究能力. 第一,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博士生应该能够提出富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对该主题进行进................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