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2019-10-29
环境法律法规培训教程 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和现状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简介 第一部分 环境管理体系 的发展和现状 环境问题发展背景ISO/TC207 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1.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30年12月. 发生地点:比利时马斯河谷.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源/物:工厂密布,烟尘、SO2 排量大.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河谷地形,逆温有雾,不易扩散, 吸入SO

2、SO

3、金属颗粒物进入肺部深处. 受体(人)反应/后果: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 恶心、呕吐、胸闷窒息.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 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43年5月~10月. 发生地点:美国洛杉机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二次污染). 污染源/物:400万 汽车每天排放烃类1000多吨.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三面环山,静风,不利于空气流通;

阳光充足,石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 受体(人)反应/后果: 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和咽喉炎;

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多人. 3. 多诺拉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48年10月. 发生地点:美国多诺拉镇.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源/物:河谷内工厂密集,排放大量烟尘和SO2.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河谷盆地,又遇逆温和多雾, 不利于污染物稀释和扩散;

SO2和SO3和烟尘生成硫 酸盐气溶胶,吸入肺部. 受体(人)反应/后果: 咳嗽、喉痛、胸闷、呕吐、 腹泻;

4天内43%(6000人)居民患病,20人死亡. 4. 伦敦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52年12月. 发生地点:英国伦敦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源/物:居民取暖燃煤含硫量高,排放大量烟尘和 SO2.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和 扩散;

SO2等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SO

3、硫酸和磷 酸盐,附着在烟尘上吸入肺部. 受体(人)反应/后果: 咳嗽、喉痛、胸闷、呕吐;

5 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气,死亡近万人. 5. 水俣(病)事件 发生时间:1953年~1961年. 发生地点: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污染类型:海洋污染、汞污染(二次污染). 污染源/物: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为甲基汞, 被鱼类和贝类摄入,并在鱼体内富集,当地居民食用 含甲基汞的鱼而中毒. 受体(人)反应/后果: 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 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

截止 1972年,180多人患病,50多人死亡,22个婴儿生来就 神经受损. 6. 四日事件 发生时间:1955年以来. 发生地点:日本四日市,并蔓延到几十个城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源/物:工厂大量排放SO2和煤尘,其中含钴、锰、 钛等重金属颗粒.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重金属粉尘和SO2随煤尘吸入肺 部. 受体(人)反应/后果: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 气肿;

患者500多人,其中36人因哮喘病死亡. 7. 米糠油事件 发生时间:1968年. 发生地点:日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 污染类型:食品污染、多氯联苯污染. 污染源/物:米糠油生产中采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因 管理不善,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 受体(人)反应/后果: 眼皮浮肿、多汗全身有红丘 疹,重症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咳 嗽不止、甚至死亡;

患者超过5000人.死亡16人,实 际受害者超过10000人. 8. 富山(骨痛病)事件 发生时间:1931年~1975年. 发生地点: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并蔓延到其他七 条河的流域. 污染类型: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镉污染. 污染源/物:炼锌厂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用河水灌溉稻米,使米中也含镉, 变成镉米,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河水和镉米中毒. 受体(人)反应/后果: 开始关节痛,继而神经痛和 全身骨痛,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饮食不进、 衰弱疼痛至死;

截止1968年5月确诊患者258例,死亡 128例,到1977年12月又死亡79例. 全球性环境问题1. 全球变暖 现象:气候学的记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约为0.6 0C.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 0C 之间. 起因:由于人类活动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排放大量的CO2,而森林的毁坏又使植物吸收CO2的量减少,导致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大量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影响:全球变暖引起温度带北移,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变化,使局部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

同时,温度上升1.5~4.5 0C,南北两极的冰将会进一步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20~165cm,使沿海低地面临淹没的威胁,并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的后果. 2. 臭氧层破坏 现象:1984年南极上空首次发现臭氧层破坏的现象,即 臭氧洞 .近年来,南极上空 臭氧洞 有恶化的趋势,不仅如此,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的现象. 起因:人类过多的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CFCS)以及排放其他臭氧层损耗物质,破坏了臭氧中的氧原子(O)、氧分子(O2)之间的动态平衡,是该平衡向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导致臭氧减少、臭氧层破坏. 影响:臭氧层中臭氧减少,照射到地表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就人类而言,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 3. 酸雨 现象: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80年代以来酸雨发生的频率上升、危害加大,并扩展到世界范围.欧洲、北美和东亚是世界上酸雨危害严重的区域. 起因:降水的酸度来自大气降水对大气中CO2和其他酸性物质的吸收,而形成降水不正常酸性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产生的SO2和NOX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根源. 影响:酸雨腐蚀材料,损坏森林.破坏水生、陆生生态环境,并造成农作物减产. 4. 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现象:河流、湖泊或水量(如黄河断流)直至干枯,或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起因: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而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缺水.更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发展,集中用水量很大,超过当地供水能力,而又排放大量污染物破坏水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影响:淡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的发展,限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降低生活福利和质量,每年导致10亿人患病,300万儿童因腹泻死亡,2亿人成为血吸虫病患者. 5. 生物多样性丧失 现象:目前物种消失的速度比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灭绝速度要快50~100倍,比物种形成的速度要快100万倍.从1975年至2000年间,全世界的物种损失将达50~100万种,其中大部分为植物和昆虫. 起因:由于耕种活动和对薪材、材料的需求,导致森林面积日益缩小,牧场退化,荒漠化,对动物的猎捕与毒杀,杀虫剂、农药的广泛使用等以上种种导致日益加速的物种灭绝及生态系统的破坏. 影响:遗传基因、物种及生态系统等三个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失,影响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经济利用,例如野生生物农作物、家禽(畜)的祖型.此外,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有科学上、美学上、伦理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 6. 海洋污染 现象:局部海域受到石油污染、发生赤潮、鱼群死亡、海面遍布垃圾等,并有扩展到全球的趋势. 起因:油船泄漏、远洋倾废、近海排污等,人类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100万吨有机氯农药等,导致海洋状况不断恶化. 影响:海水混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生产力,危害鱼类;

重金属、石油、有毒有机物侵害海洋生物,并祸及海鸟及人类;

破坏海洋旅游资源. 7.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现象:发达国家正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运危险废物. 起因:工业发达国家公众对危险废物敏感,危险废物处置费用高昂,使得一些公司极力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运危险废物. 影响:由于危险废物的输入国家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经济能力,导致危险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损害,长期积累将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危害. 发展背景 国际环境保护运动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1972年 《世界环境行动》 1972年 《内罗比宣言》1982年《21世纪议程》1992年 环境保护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书:寂静的春天》1962年 《增长的极限》1972年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矛盾 从关税贸易壁垒向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转移 WTO乌拉圭回合《技术贸易壁垒协议》 我国参加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