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22-11-04
科技信息参考

2009 年第

4 期0科技信息参考

2009 年第

4 期1【政策与战略】 中国计量院计量科学咨询委员会成立 作者:徐博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8-10-5

10 月5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由10 名院士和

23 名在不同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组成的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计量科学咨询委员会近日在北京成立.

该委员会将成为国家计量科技宏观与综合 决策的高级咨询顾问机构. 据介绍,成立该委员会是为了提高我国计量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 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时效性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展开.委员会将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的科技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方向、重要学术问题、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管理体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 问题进行咨询建议. 据了解,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建立了国家绝大多数计量基标准,形成了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的 主体和核心,同时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前瞻性和公益性计量科学基础及应用研究,取得了包括

5 项国 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重大成果.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目前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400 余项, 包括针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改革所 开展的前沿技术研究以及发达国家正在攻克的计量科技难题, 针对高新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开展的 计量基标准、测量技术和溯源体系的研究,如纳米、生物、能源、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先进制造业 以及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计量基标准和测量关键技术,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所开展的计量检测技术研 究,如奥运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准确计量的研究. 另据了解, 咨询委员会将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的

9 个量子物理领域的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的 阶段性成果进行评议. 路甬祥:像伽利略那样勇于开拓执著探索 作者:张巧玲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2-30

12 月29 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了 科学与中国 院士专家巡讲团 纪念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400 周年 专题报告会,特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 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作题为《从仰望星空到走向太空》的专题报告. 路甬祥说,作为科学实验方法的创始人和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 神财富,他把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基于实验观察、数学分析、严谨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技信息参考

2009 年第

4 期2从此人类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他不仅开启了近代物理学,还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使人类 踏入科学探索宇宙的征程.人类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驱动下,勇于创新、不断努力,取得了激动人心 的发现,从发现行星、星系,到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并建立了科学的宇宙观.路甬祥特别强调, 人类探索宇宙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理论认识的重要性,它使我们不仅能够认识自然,更重要的是能够 发现自然界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从而合理地解释自然. 伽利略身上闪耀着渴望认识和驾驭客观世界的科学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驱动人类向探索太空进 发. 路甬祥说,尽管历经了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人类仍不屈不挠地走向太空,直至发射了人造卫 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实现了载人航天、登陆月球和在太空生活的梦想,这种科学精神值得有志 献身科学的人用毕生精力去坚持,并发扬光大. 路甬祥指出,国际天文年选在

2009 年,是为了纪念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400 周年, 它充分说明了仪器技术的改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纵观天文学研究的历史,每一次天文观测 方法和设备的革命性改进,都无一例外地带来大批新的重大发现,引发天文学理论甚至物理学理论的 跨越,而新的理论又指导人们继续研发变革性的技术,使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相互促进. 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科学前沿,需要人们像伽利略那样勇于开拓和执著探索. 路甬祥说, 有志者应像伽利略那样,不畏艰险,不断探索、开拓新的科学领域,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他同时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技事业,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 说法遭质疑 作者:龙灿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发布时间:2009-10-12

9 月28 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行的 国庆

60 周年成果发布会 时称: 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 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 此话一出,教育部 立即陷入舆论的漩涡.在学术腐败和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高校的论文数和科研能力之间的关 系,再次成争议话题. 来源于 SCI 数据统计 郝平介绍,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从985 工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 力不断提升.这个来源于世界第五的说法背后,是源于 SCI 数据的统计. 据相关人士介绍,SCI 就是《科学引文索引》 ,这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 库.主要覆盖了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工程技术等综合性检索刊物,代表自然科 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07 年,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学校的 SCI 文章,平均每校达到了

2300 多篇.据悉,就是这一系列数据,成了 我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 说的重要依据. 世界第五说 被指不严肃 尽管有 SCI 文章数据作为基础,但教育部的这个说法一出来,就遭遇了社会各界的集体质疑.就 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许多资深人士就写文章驳斥教育部,他们认为,这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给自己 脸上贴金.真实的状况和这个世界第五的说法,有相当的距离. 科技信息参考

2009 年第

4 期3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校的论文抄袭之风越演愈烈,核心期刊论钱发文,学术含金量日趋下滑. 在这种状况下,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谈 论文数全世界第五,或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 等是非常不 严肃的事情.据悉,教育部还没有就此事进行正式回应. 我国航天专家, 曾经带领哈工大校内科研组完成系列小卫星研究的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称, 首先, 需要分清科研活动中量和质的关系.他介绍,我们高校的科研人员基数大,论文数量多是必然的,论 文数排世界第五,数据应该是准确的.但数量和质量是两个范畴的事情.目前,我们高校的论文的质 量确实有待提高. 好论文多投给国外杂志 国内科技期刊如何突围 作者:任荃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09-10-29 好论文投国外杂志,水平一般的给国内杂志,这似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 惯例 .缺影响力就吸 引不到好稿,缺好稿就没法有影响,身陷窘境之中―― 请问,您的论文会投给国内科技期刊吗? 如果是好文章,我会优先选择《自然》 、 《科学》 ,水平一般的可能会给国内杂志. 在前两天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裴钢 老实交代 了自己的投稿标 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内一份学术期刊《细胞研究》的主编.10 天前,裴钢领导的科研小组刚刚 在英国著名杂志《自然―免疫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裴钢的实话实说,真实反映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尴尬现状:一心想提高自身的 影响因子 (国际 上用于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之一),却吸引不到好的稿子;

无奈大量发表的低水平论文永远无 法 赚取 国际学术圈的关注,提高 影响因子 几乎成了空想. 中等以上的论文几乎都去了国外 国内

4800 多种科技期刊究竟发表过多少优秀论文?中国期刊学会会长石峰的回答是: 凤毛麟 角. 但可以肯定的是, 中国不缺好论文. 据统计, 我国每年发表的国际论文数占全球总论文数的 8.4%, 居世界第二;

其中,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论文约占索引论文总数的 5.9%,居世界第五. 有关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的 喜好 , 《中国物理快报》 副主编、 中科院院士王鼎盛最近做了个 精 确计算 :去年,我国科学家独立发表的 SCI 物理论文约 1.8 万篇,国内

5 家主要英文物理期刊发表 了其中的

3162 篇,约占总数的 17%.

1984 年创刊的《中国物理快报》是中国物理学会的会刊.坚持使用英文,是为把 重要而影响 广泛的研究成果 快速地向世界报道.

25 年过去了,这个目标我们是否达到了呢? 对此,王鼎盛 做了细致分析―― 从总数上看,2000-2004 年间, 《中国物理快报》 贡献 了8.2%的中国 SCI 物理论文;

但若将论 文的影响力分为较弱(被引

10 次以下)、中等(被引 10-29 次)、较强(被引 30-299 次),然后分别计算, 它的 贡献率 则为 19%、4.9%和3.1%;

影响极强(被引

300 次以上)的论文一篇没有.可见,中等水 准以上的论文几乎都去了国外. 更让人悲哀的是, 好论文不可能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的想法,似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 惯例 . 科技信息参考

2009 年第

4 期4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在

2008 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简介 中,列举了

4 篇有关铁基超导 的论文(其中一篇发表于 《中国物理快报》 ), 并在随后的评述中写到, 上述研究进展已发表在 《自然》 、 《欧洲物理快报》等期刊上,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显然,国内期刊的贡献被权威机构 忽略 不计 了. 被误解的 影响因子 很有影响力 石峰认为,国内科技期刊之所以争取不到好稿,说到底是 技不如人 ――国内外学者看不上. 审稿不严、一稿多投、编校水平低, 吓 走了大批优秀论文. 更多圈内人士认为,在期刊的实际水平之外,决定着国内论文去向的指挥棒,就是 影响因子 . 这个用于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通行指标,被中国科技界赋予了近乎压倒一切的魔力――评职称、选院士 要看,拿奖金、申请课题也要看. 可是, 魔力 源于误解甚至有意曲解以偏概全.SCI 和 影响因子 的发布者、汤森路透科技 集团副总裁詹姆斯・泰斯特指出,在期刊 影响因子 与论文影响力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 事实上, 大多数论文的引用率都不高. 他指出, 影响因子 仅仅针对期刊本身,与期刊上特定文章和特定作 者的水平无关. 一般说来, 影响因子 高的杂志,整体水平也较高.但是, 片面追求'

影响因子'

不仅助长了 科研的浮躁,也把举步维艰的中国科技期刊逼入了死胡同. 王鼎盛说,即便是诺贝尔奖得主,有时 也会将论文发表在 影响因子 不高的杂志上.因此, 国内期刊要想与国外期刊平等地吸纳优秀论文, 作为投稿人的科学家首先得破除 影响因子崇拜 . 在王鼎盛看来,科学论文不是流行音乐,要靠所谓的 排行榜 来证明自我价值. 比'

影响因 子'

更重要的,是期刊的'

半衰期'

,即持续影响的时间. 他说,与国外杂志相比,国内期刊的 影 响因子 固然不高,但 半衰期 差距更大. 往往,最优秀的科学成就不是以一时影响面取胜,而 是以影响的深远被世人铭记. 国际化是不是一条突围路径? 冲出 影响因子崇拜 的重围无疑仍需时间.眼下,逆境中的中国科技期刊亟需找到一个走出困 境的突破口.作为中国 SCI 期刊中 影响因子 居首的杂志, 《细胞研究》的突围路径多少值得借鉴. 自创刊就坚持以英文出版的《细胞研究》于2006 年加快了国际化进程.除与自然出版集团合办 海外发行之外,它还接连在海外聘请了一批编辑和编委.如今,在《细胞研究》七八十人的编委中, 有40%来自国外.这些海外编委好比 全球大使 ,一边在国外科学家中宣传杂志、组织稿源,一边 带头在杂志上发表论文.在海外编委的带动下, 《细胞研究》已有 1/4 的稿件来自海外. 尽管保持着 80%的高退稿率(《自然》 、 《科学》等的退稿率约为 95%), 《细胞研究》仍以不少 贴 心服务 吸引着大量优秀稿件.例如,对于竞争性极强的文章,稿件的评审速度会从

4 周缩短到

1 周 左右,以尽可能为作者争得科研成果首发权;

对于被其他杂志退稿的论文,编辑部会帮助作者一起修 改,有的甚至可免去重新再审的环节直接发表. 《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告诉记者,短短

3 年, 《细胞研究》的 影响因子 从2.161 迅 速升到了 4.535.不过,在目前的海外编委及国外来稿中,华人科学家占了绝对比重. 不可否认,华 人学者在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整体水平为《细胞研........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