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2022-11-04
科技信息参考

2011 年第

2 期0科技信息参考 目录科技信息参考

2011 年第

2 期1科技信息参考

2011 年第

2 期 双月刊 总第

24 期 主办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图书馆 主编: 陈永良 编辑: 王炜宋加龙 蒋新民 沈敏芳 叶亚娜

电话: 0571-86835722 电子

邮箱: zixun@cjlu.

edu.cn 科技信息参考

2011 年第

2 期2目录政策与战略 我国重大科技成果首次通过拍卖等方式公开交易.1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1 基础研究 纳米级光学显微镜问世.13 美观察到迄今最重反物质反氦-4

13 硅纳米晶体管展现出强量子限制效应.14 大爆炸模拟实验显示时间旅行不可能.15 科学家将捕获的反氢原子保持

1000 秒.16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粒子束流亮度创新纪录.17 自动化与材料 高效储氢纳米复合材料研制成功.18 日本成功研制无需稀土的强力磁铁.19 研究利用激光制得稀土超导材料.19 美科学家开发出可吹塑成型的合金材料.20 高效存储氢的纳米复合材料研制成功.21 IBM 研发出新石墨烯晶体管.22 新材料可解玻璃防水雾难题.23 石墨烯能有效传导电子自旋.23 澳大利亚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石墨烯材料.24 新智能材料能自我修复划痕.25 新型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不含贵金属.26 美科学家制造出新型单分子磁体.27 电子与信息技术 美国研制出灵敏度增强

10 亿倍的超灵敏传感器.23 中红外激光调频首次实现.24 强扩展性量子电路架构研制成功.25 德开发出通用 DNA 结构单位检测器.26 纳米尺度富勒烯电子器件可自行制冷.27 美制造出超小型单电子晶体管.28 科技信息参考

2011 年第

2 期3美研制出新式超导场效应晶体管.29 美制造出被思维操控的计算机.30 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面世.31 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31 新技术使分子计算机实现任意演算.32 生物医药 内源性钠-钾泵激动剂调节痛觉信息传递

34 嵌段共聚物纳米膜能过滤水中细菌.35 研究首次解析 NAT 家族蛋白结构.36 大脑具有惊人可塑性

37 研究揭开细菌基因跳跃转移机理.38 美利用光实现活细胞内分子移动.39 植物 LED 光源高效生产突破关键技术.39 迄今最完整人脑基因图谱出炉.40 基因大规模变异速检技术问世.41 果蝇蛋白与功能蛋白编织成天然纤维.42 美成功制造出可生物降解的新型聚合物.43 美将成人皮肤细胞变成神经干细胞.43 美揭示神经元转运蛋白的分子运动机制.44 新技术让研究进入单细胞内 RNA 的世界

45 科技信息参考

2011 年第

2 期1政策与战略 我国重大科技成果首次通过拍卖等方式公开交易 作者:吴晶晶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3-13

3 月13 日举行的 十一五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发布会上,我国 科技重大专 项 科技支撑 等国家科技计划取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将首次尝试通过拍卖等方式进 行公开交易,这将为我国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模式. 首批进行公开交易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共有

26 项,分别是国家

973

863 科技 支撑 科技重大专项 等计划支持的项目,涉及生物医药、节能减排、农业科技、信息 技术等领域,将通过挂牌、拍卖、招投标等方式进行公开交易.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实 现了价值,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 十一五 期间我国利用财政资金支持研 发的科技成果转化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技术市场合同交易共

128671 项,成交金额

2840 亿元. 十一五 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一批 研发基础好、市场需求大的重大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直接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 资金投入方面,财政性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使用方式不断创新.科技与金融进一步结合, 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逐步形成,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投融资渠 道明显拓宽. 在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建设方面,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科技中介机构数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相 关部门将不断探索新模式,采取更有力措施,开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新局面.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 作者:何传启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0-5-5 在过去

500 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 术革命.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无缘;

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路下 科技信息参考

2011 年第

2 期2滑.以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例,1700 年中国社会生产 力水平排名世界第

18 位,1820 年排第

48 位,1900 年排第

71 位,1950 年排第

99 位.目前, 世界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中国复兴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值得科技界和全社会重视和思考. 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 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最新科技.从科学革命角度看,第 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新生物学革命;

从技术革命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 再 生革命 ,包括仿生―创生―再生的三生技术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上接第五次科技革命(信息革命),下接第七次科技革命(时空革 命).它的主体部分和带动部分将与这两次科技革命有关.有些内容是交叉的和跨学科的, 依据观察角度不同可以归于不同的科技革命. 首先,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信息转换器: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转换,引发学习和教育革命. 两性智能人:解决和满足人类对性生活的需要,引发家庭和性模式的革命. 体外子宫:实现体外生殖,解放妇女,引发生殖模式和妇女地位的革命. 人体再生:通过虚拟、仿生和再生实现人体永生,引发人生观革命. 其他标志:合成生命、神经再生、人格信息包、耦合论、整合论、永生论等. 其次,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主要方向).第六次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 革命的融合,并与信息革命和时空革命有部分交叉.它的主体部分涉及两类革命和多个学 科,可以和需要分类讨论. 其三,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扩展和带动部分,涉及两类革命和多个学科. 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如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信息生物学、空间 生物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再生医学、分子和生态农业、生态学、仿生学和 仿真学、生命和宇宙起源等.目前,我们不确切知道宇宙有多大,人类来自何方,将走向 哪里,人类是否是茫茫宇宙的唯一智慧生物.此外,空间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国 防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科技伦理学和现代化科学等,都会 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挑战首先是伦理挑战.人造生命、人造子宫、两性智能人和人 体再生等一系列突破,将彻底改变人类对生命、家庭和性关系的认识,引发重大伦理争论. 其次是副作用.生命工程、再生工程和仿生工程的技术和成果,既可以促进文明发展和人 类进化,也会产生许多新型武器和犯罪形式. 科技革命是一种历史现象.关于科技革命的历史影响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第六次 科技革命的理解.一般而言,科技革命必然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改变科技结构和世界结构,影响文明进程和国家兴衰等. 关于科技革命的历史影响,可以和需要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分析. 科技信息参考

2011 年第

2 期3首先,科技影响.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催生一批新学 科,促进了科技结构的变化,影响了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16 世纪以来,世界科学中心先 后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转移到美国. 其次,社会影响.科技革命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新观念、新生活和新知识,如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等.人类生活方式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信息化,从乡村生活、 城市生活到国际化生活,从实体生活到网络生活等. 其三,经济影响.科技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手段,导致了新产品和新产 业的不断涌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世界经济重心随之变迁,而且与经济周期有较大关 系.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到知识产业,先后出现工业超过农业、服 务业超过工业、知识产业超过物质产业等现象. 其四,世界影响.科技革命既推动了世界现代化,也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机遇. 抓住机遇的国家,能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或者后来居上;

忽视或失去机遇的国家,一般表 现平庸,甚至国际地位下降.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期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人类文明的预期影响.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一 次改变人类自身的科技革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模式,从学习、工作、 家庭、性关系到寿命.例如,信息转换器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从没完没了的学习压力中 解放出来,学习成为 知识充电 ,学校成为 心理培训所 ,人类的知识和信息鸿沟将消 失或减小. 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当然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