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木头飞艇 2022-10-29
上海电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 年) ―1― 上海电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及专业设置(2016 年) 学科门类 名称及代码 一级学科 名称及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授予学位 工学(08) 动力工程及工程 热物理(0807) 工程热物理(080701) 工学硕士 热能工程(080702)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 可再生能源科学与工程(0807Z1) 电气工程 (0808) 电机与电器(080801) 工学硕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 电气系统检测与控制(0808Z1) 电力工程经济与管理(0808Z2) 电力信息技术(0808Z3)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工程(0808Z4)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 化学工艺(081702) 工学硕士 应用化学(081704) 材料化学工程(0817Z1) 环境化学工程(0817Z2) 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0852) 动力工程(085206) 工程硕士 电气工程(085207) 控制工程(085210) 工程管理(1256) 工程管理(125600) 工程管理硕士 上海电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 年) ―2― 上海电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简介 1.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及学科简介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在我校建校初期就建立了,列于我校 十二五规 划 七大学科群之首,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和学科.2006 年获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 学位授予权,2010 年获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完备的培养计划和 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专业学科硕士点所在的学科属于学校

085 工程主干学科群, 是学校优势与特色学科.学位点所属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 年 成为首批进入国家 卓越工程师计划 的本科专业,2012 年入选教育部首批 专业综合 改革试点专业 ,并同时入选上海市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拥有

2 个上海市 市级 教学团队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流体机械教学团队.拥有上海市重点学 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首批入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拥有上海发电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热交换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 能源动力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校级现代发电技术测试中心等,专业实验室面积达

2000 余 平方米,图书资料达到

2800 余种,60 余万册,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 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

60 余名,具有博士学位占 80%以上,1/3 左右的教师具有留学 经历,比较集中在 35-45 岁.专职教师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名,上海市领军人 才1名,上海市学术带头人

2 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2 名,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4 名,曙光学者

9 名,浦江学者

3 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6 名,国务院政府特殊 津贴专家

5 名,3 人聘为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学名师等 国家和上海市级的荣誉称号. 本学科承担国家

863 计划子课题、 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并完成企业委托横向课题

100 余项,在分布式供能技术、太阳能光伏光热的高效综合利用、多相流测试、燃料燃烧与 高效利用技术、电厂烟气污染物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大型火电机 组节能技术、电力设备和机电产品的寿命分析与可靠性测试、结构优化设计和运行、开 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在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

10 余项. 本学科拥有

30 余名企业导师,拥有上海市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及华东电力试验 研究院、华东电力设计研究院、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 公司等

20 余家实践基地,企业导师和实践基地为研究生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积极 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承办协办了包括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年会、中国能源学会新能源 论坛、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内的高水平学术会议等,组织学生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海外游学项目.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大学生科创方面 成绩显著,曾多次在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大学生科创杯等科创赛事中获奖. 学院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之下,设有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和可再生能源科学与工程(数理学院)等四个二级学位硕士点,一个动 力工程专业硕士点. 上海电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 年) ―3― 2.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及学科简介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是由上海电力学院三大主干学科(电、动、化)之一―化学学 科发展而来的,学科成立于

1951 年,

2000 年发展为环境系,2004 年与动力系组建成立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2 年组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环境工程、材料化学、材 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五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电力公司热力设备 腐蚀与防护(部级)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高校 电力腐蚀控制与应用电化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热交换系统节能、上海电力能源转换、 上海防腐蚀新材料和上海发电环保四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

70 人,专任教师

63 人,教授

14 人,副教授

25 人,其中国家 杰青

1 名、国家青年千人

1 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 名、上海市领军 人才

1 人、东方学者

4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 人、上海市曙光学者

4 人、上海市 浦江人才

3 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3 人、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获得者

1 名、上海市 晨光计划人才

2 名、上海市扬帆计划

2 名.学院还聘请上海市海外名师

1 名以及国内外 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兼职教授

12 名.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化学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工 程和环境化学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化学工艺学科,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以及相关 工艺过程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和模拟优化等研究工作;

从事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新理 论、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究.应用化学学科,主要从事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电厂热交换 系统阻垢缓蚀节能、纯水处理、冷却水处理以及污水回用及水平衡新理论、新技术、新 方法等的研究;

从事电力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机理、电力储能技术研究;

从事绿色水处理 药剂、化学电源材料、纳米材料以及防腐蚀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材料化学工程学科, 结合国家能源的发展战略,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应用电化学、储 能电池、能源转换技术、环境保护开展理论研究和新材料开发,解决材料腐蚀与防护、 储能技术、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燃料电池、环境污染治理等应用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注 重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 发展和广泛应用.环境化学工程学科,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及废物资源化新理论、新 技术、新工艺等的研究;

从事污染治理工艺过程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和模拟优化等 研究工作;

从事新型光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已在废水处理过程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 过程数学模拟与运行优化、温室气体减排、污染物光催化治理以及初期雨水治理的研究 和应用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

863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 项目

59 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4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58 项,出版专著

10 余部、教材

6 部、 发表论文

600 余篇, 其中 ESI 论文

3 篇, SCI 收录近

130 余篇. 学院密切联系企业, 实行产学研联合,一些专利技术实现了转让,多项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部分已形成生产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成功开发了吗啉等杂环类气相缓 蚀剂的产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产品新型气相缓蚀剂已在上海东松化工有限公 司形成生产线,应用于国内

40 多家单位,并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

热力设备纯十八胺 停运保护技术 已形成产业,推广应用于沪、苏、浙等

140 多家电厂. 上海电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 年) ―4― 3.电气工程学院及学科简介 电气工程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前身可追溯至

1951 年上海电力学院建校之 初,1958 年成立电力科,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电力系(1979-2004) 、电力与 自动化工程学院(2004-2012)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为顺应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布局调整 需要,2012 年10 月成立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缘电而生,倚电而立,随电而进,是学校 办学历史最悠久、办学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电力特色最鲜明的二级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

110 余人,其中教授

13 人、副教授

42 人、 百千万工程 国家级人 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上海市东方学者

1 人、上海市教学名师

1 人,在校本科生

1500 余人,研究生近

400 人.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供用电、电力电子和风电方向) 、电力工程与管理

2 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第一 批 卓越工程师计划 试点专业.学院目前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 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

9 个二级学科)可以独立招收和培养学 术型硕士研究生,2014 年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点也正式获批. 电气工程学科是我校唯一被纳入上海市 一流学科 和上海市 高峰高原学科 建 设学科.学院拥有 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 上海市重点学科, 电力安全与节能 、 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

2 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并拥有我校唯一的 新能源电力系 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与电子 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同时拥有省部 级研发平台 电站自动化技术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绿色能源并网 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上海市电力能源转换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下设电气工程与电工电子两个 实验中心,以及新能源与智能供用电技术、电气科学技术研究所. 学院对接国家能源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科学前沿,确立 风力发电系统与工程 、 智 能配电系统 和 分布式供能与微电网 三个研究方向,探索协同创新、国际化的一流 学科建设道路.同时学院在海上风电接入、电网规划与设计、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电 气设备监测与诊断、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评估与改造、主动配电网等方向具 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其中部分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

200 多项,其中含国家

863 项目、国家支撑计划、中欧能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

40 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

12 项(含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

获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6 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4 项(含一等奖

3 项) .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 挑 战杯 、全国大学生 飞思卡尔 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 大赛、创造发明科创杯等都取得了

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学校

6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学院一直以培养优秀电力工程师为己任,为 相关行业培养了二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在本行业发挥着重要作 用. 上海电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 年) ―5― 4.自动化工程学院及学科简介 自动化工程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上海电力学院建校之 初的动力系仪表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信息与控制技术系(1990-2004)、 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4-2012)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为顺应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布 局调整的需要,2012年自动化工程学院独立建制.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多人, 硕士研究生245人.学院设有自动化(含电站自动化、核电运行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 (含电站测控方向)2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上海市教 育高地建设点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设有 电机与电器 、 电气系统检测与控制

2 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以及1个 控制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0多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 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先进工作者2名,以及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扬帆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等一批优秀学术带 头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院以 发 电过程自动化技术 、 核电安全与仪控技术 、 新能源微电网控制技术 、 先进 检测与节能技术 、 先进控制与辨识技术 、 机器视觉与电力传感网 等为主要研 究方向.学院还设有两个实验中心:①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该中心承担了自动化、测 控技术与仪器两个本科专业的传感与检测技术、 微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 ②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实验中心,该中心是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发 电过程智能管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能源电力系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重 要组成部分,包括电站激励式仿真系统实验室(含600MW/1000MW火电机组)、核电运行 与仿真实验室、电站DCS控制系统实验室................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