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07-30
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 总体规划

2015 年5月2目录前言.

1

第一章 现状基础.3

第一节 自然状况.3

第二节 生态地位.3

第三节 经济发展.5

第四节 资源利用.6

第五节 环境保护.7

第六节 工作基础.8

第二章 总体思路.9

第一节 指导思想.9

第二节 基本原则.10

第三节 战略定位.10

第四节 实施路径.11

第五节 规划目标.12

第三章 建设任务.18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18

一、 国土空间开发总体布局.18

二、 构建与生态环境相融的城镇发展格局.19

三、 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20

四、 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格局.21

3

第二节 保护自然生态.22

一、 森林保育.22

二、 湖泊湿地保护.23

三、 水源地保护.24

四、 水土流失治理.24

五、 矿山生态修复.25

六、 自然保护区建设.25

第三节 发展生态产业.27

一、 促进既有产业生态化升级改造.27

二、 培育新兴生态型产业.33

三、 强化产业准入与控制.35

第四节 防治环境污染.35

一、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35

二、 控制城镇与工业污染.37

三、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39

第五节 促进资源节约.41

一、 水资源节约利用.41

二、 节能和低碳发展.42

三、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43

四、 矿产资源集约利用.44

第六节 营造生态人居.46

一、 城市生态人居.46

4

二、 建设美好乡村.48

第七节 塑造生态文化.51

一、 弘扬生态文化.51

二、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52

三、 鼓励绿色消费.53

第四章 保障措施.55

第一节 组织保障.55

第二节 制度保障.56

第三节 资金保障.58

第四节 技术保障.59

第五节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59 附图目录 附图-01 六安市区位图 附图-02 六安市地形地貌图 附图-03 安徽省人均 GDP 分布图 附图-04 六安市土地资源分布图 附图-05 六安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分布示意图 附图-06 六安市禁止开发区域分布图 附图-07 六安市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08 六安市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 附图-09 六安市农民人均收入评价图 附图-10 六安市国土开发强度分布图

5 附图-11 六安市交通优势度评价图 附图-12 六安市主体功能区划图 附图-13 六安市农业发展战略格局示意图 附图-14 六安市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附图-15 六安市现有开发强度示意图 附图-16 六安市生态敏感性示意图 附图-17 六安市未来发展潜力示意图 附图-18 六安市空间发展适宜性综合评价图 附图-19 六安市国土空间开发总体布局图 附图-20 六安市重点发展城镇示意图 附: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 重点项目汇总表

1 前言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生态 区位特殊、敏感而重要,在安徽乃至全国具有战略意义.历 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于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启动了 生态市 建设实践,并取得了很好 效果.在当前我国整体环境质量下降明显的大背景下,六安 仍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华东地区提供了坚实的生 态保障,也为此作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不容忽视的是,六 安市当前的人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城乡 居民收入等指标,仍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落后于沿海发 达地区,良好的生态是建立在 欠发达 基础上的 贫穷的绿 色 ,长期来看,这样的绿色是不可持续的.再加之,我国经 济发展已步入 新常态 , 增长速度换挡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期叠加 下的宏观经济形势异常复杂.这 意味着,六安以往传统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必须从要 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加快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外部环境与内部需求共同 作用的结果;

对加强大区域生态保障与服务功能、创新扶贫 政策与机制、探索贫困地区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新模式 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巩固六安生态建设既有成果、维护

2 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科学发展,把六安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 明建设先行区,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六安市全境,包括市辖金安区、裕安区、寿县、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以及六安经济技术 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 范园区,总面积

17976 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 2014~2030 年. 分三期实施, 近期为 2014~

2018 年,中期为 2019~2025 年,远期为 2026~2030 年.本 规划基准年为

2013 年,个别数据采用其他年份将注明.

3

第一章 现状基础

第一节 自然状况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 地处江淮之间, 贯淮淠而望江海, 连鄂豫而衔中原.东与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 河南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地势西南高峻,东 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大别山区、山前丘陵、江淮平原 三级地理单元.境内河流分属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 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83%,长江流域占 17%.气候属北亚热 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900~1600 毫米, 但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全市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 被带、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生物资源丰富,种 类繁多.

第二节 生态地位 六安市生态资源丰富,保护状况良好.2013 年末,森林 覆盖率 38.52%,林木绿化率 41.92%,森林蓄积量

1603 万立 方米.南部山区为天然次生林,中部和北部多为人工林,中 幼龄林超过 70%,现有森林总体上处于常演替的中低阶段. 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植物区系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 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 有维管束植物

186 科、

714 4 属、

1638 种;

境内动物区系具有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特点, 有水陆栖生脊椎动物

500 多种.湿地面积 87136.15 公顷,占 国土面积 4.74%,重点湿地包括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 安丰塘、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龙河口水库、佛子岭水库、 磨子潭水库、 白莲崖水库. 境内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4 个, 总面积 5.18 万公顷,其中天(堂寨)―马(鬃岭)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1 处;

森林公园

5 处;

国家级地质公园

2 处;

国家 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4 处;

省级风景名胜区

7 处;

蓄滞 (行) 洪区

5 处;

受保护面积达 3593.15 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19.93%. 六安市生态区位特殊、敏感而重要,具有全局性、战略 性意义,是淮河和巢湖水系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资源调 蓄池,以六大水库为核心的淠史杭灌区及城西湖、城东湖和 瓦埠湖等,对中下游两岸的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质改 善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是国家大型粮油生产基地,粮食播 种面积常年保持在千万亩以上,粮油总产量

500 万吨左右, 粮食总产量占全省六分之

一、全国百分之一,生态环境关系 到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境内仍保留着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 森林,在固碳滞尘、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生态服务功 能,是华东地区最后的绿色后花园.

5

第三节 经济发展 六安市区位条件优越,为国家级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处于合肥半小时经济圈、武汉和南京

2 小时经济圈、上海

4 小时经济圈内.2013 年末,户籍人口 716.7 万人,常住人口 568.3 万人,城镇化率 40%,从2000 年起年均增长约 1.67 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达到 1010.3 亿元,连续

13 年年均增长 11.2% , 人均生产总值17828 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0.8∶47.3∶31.9,三次产业增长贡献率为 8.7∶62.5∶28.8, 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要增长点. 但是,六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尚待提高.目前,六安人 均GDP 只有全省平均水平一半左右,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 依赖度高,所辖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布局较为分散, 工业园区数量多、体量小;

仍有一半以上从业人员在第一产 业内就业,对农业有较强依赖.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全省相 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心城市与各县城的集中度、首位度低, 乡镇总体数量偏多,城镇空间布局尚处在较低水平的均衡发 展阶段,呈 大分散、小集中 格局.当前,六安市正处在工 业化、城镇化的中前期,未来 15~20 年内,仍将处在城镇 化快速发展阶段.

6

第四节 资源利用 六安市常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 92.8 亿立方米,2013 年 用水总量 31.79 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 34.3%,人 均用水量 550.2 立方米.2013 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 627.3 万 吨标煤,占全省的 5.3%,万元 GDP 能耗与万元工业增加值 能耗分别为 0.

6891、 0.6908 吨标煤, 人均生活综合能耗为

224 千克标煤/人;

单位 GDP 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 逐年下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总量大,品种多. 已发现矿藏

59 种,探明储量

56 种,石油、天然气也有较好 找矿前景.其中,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

30 亿吨,居华东第

一、全国第五;

金寨沙坪沟钼矿储量约

235 万吨以上,居世 界第二.全市国土总面积

17976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436.1 千公顷,集中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林业用地

726 千 公顷,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区,其中有林地面积 623.7 千公顷;

建设用地 23.55 万公顷,国土开发强度约 12.8%. 总体看,六安市主要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人均用水量高 于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高于全国和 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现状能耗水平不高, 但潜在增长压力大, 新能源发展不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尾矿产生量 大,形成处理难题.单位工业用地产出率偏低,城市用地不 紧凑,农村宅基地分散.

7

第五节 环境保护 六安市整体环境质量良好.2013 年,19 个河流监测断 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

18 个,主要水库水质点位全部达到 Ⅰ~Ⅲ类标准,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全年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

335 天,优良率为 91.8%,主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 颗粒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其中,化学需氧量

72899 吨,较上年下降 4.64%;

氨氮 9189.4 吨,较上年下降 2.40%;

二氧化硫

18625 吨, 较上年下降 1.7%;

氮氧化物

28126 吨,较上年下降 0.1%. 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城区及县城均已建成污水处 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在其它人口密集区或主要旅游景 区建有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有条件的县城建成有垃圾 填埋场(或焚烧厂).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

16 座,废 水处理设施

124 套,总设计处理能力 26.8 万吨/天,设施平 均运转负荷率 80.6%.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87.5%.城 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56.3%. 由于环境污染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六安市水环境、大气 环境质量出现下降迹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污水 排放量和垃圾产生量快速增加,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趋于饱和,垃圾填埋场实际使用年限小于设计使用年限.同 时全市范围内尚未建立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餐厨垃圾处理

8 中心,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环保基 础设施建设滞后,覆盖度不高,缺乏运营资金保障和长效运 行机制,难以在短期内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大量生活污水 直接进入水体;

垃圾处理设施简易,日常管理薄弱.

第六节 工作基础 六安市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开展生态保护工作的地 区之一.早在

1984 年就启动了大别山区生态保护工作,转 变林业模式,设立自然保护区,遏制了山区生态环境恶化趋 势, 并在

1993 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消荒达标的地区.

1995 年,国家环保局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不同类型地区进行 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在此背景下,六安开始了生态示范创 建工作,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拒绝高污 染企业进入.2004 年,六安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提 出了 生态六安 发展战略,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市建设领导 小组,编制实施了《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2020 年)》 , 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组织机构,整体上形成了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 的创建格局,启动实施了 一批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到2007 年,下属金寨、 霍山、舒城三县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涉及区划面积占国 土总面积的 44%.十八大以后,市委、市政府又适时提出 弘 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 的战略部署,出9台了《关于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试行)》. 市级层面成立了由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的、高规 格的市绿色发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启动编制《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总体规划》, 进一步厘清了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工作. 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六安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保 持良好, 为全省、 乃至华东地区的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屏障, 为下游城市输送了大量优质水源.绿色、生态已经成为六安 最核心、最持久、与日俱增的竞争力,为更高水平的生态文 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0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 紧紧围绕 五位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