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会说话的鱼 2019-07-30
1 太原市工业和信息化 十三五 发展规划 为推动太原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 展,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 融合,根据《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 ,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回顾与形势展望 十二五 时期,我市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重要成 就,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在复杂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工 业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也存在良好机遇.

第一节 发展基础与主要问题 十二五 以来,我市通过推进 工业振兴行动 ,坚持 抓 项目、扩投资、稳增长、调结构 的思路,全市工业经济增长 稳中有进,工业结构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新型化进程 不断加快. 一是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 减、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双重压力,大力培育新的增 长点,坚决压缩过剩产能, 十二五 期间,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从

1994 亿元提高到

2214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年均增长 8.3%,保持平稳增长.狠抓项目建设,累计完

2 成工业投资 2127.1 亿元,是 十一五 期间的 1.5 倍,北车 太原铁路装备园、 富士康苹果手机等

20 余个重大新兴工业 产业项目相继完工投产,有效弥补了传统产业下行形成的 缺口,增添了发展后劲. 表1: 十二五 以来工业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投资 增速 新兴产业投资 总量 增速 占比

2011 284 26.9%

132 28% 46.5%

2012 428.9 50.7%

270 69% 63%

2013 525.8 22.4% 330.6 43.5% 62.9%

2014 438 -15.9%

244 -26% 55.7%

2015 450.4 2.8%

259 6.1% 57.5% 注:不锈钢及其制品数据计入新兴产业.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面对资源型经济的发展 困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抓增量,带存量,狠抓 结构调整.随着阳煤太化清徐新材料园区、罗克佳华云计 算中心、山西钢科 T800 级碳纤维产业化项目、中天信安 防科技产业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了以高 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食 品加工等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非煤产业占比 从62.8%提高到 87.3%,新兴产业占比由 44.2%提高到 67.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 16.7%提高到 44.6%,稳3居全市第一大产业,突破了靠资源发展工业的传统模式. 表2: 十二五 以来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增加值总量 增速 占比

2011 304.00 21.1% 44.2%

2012 416.80 38.1% 53.2%

2013 418.52 12.4% 54.3%

2014 387.28 9.3% 60.0%

2015 402.60 8.2% 67.1% 三是经济发展方式初步转变.面对资源与环境约束趋 紧、 两型 社会建设要求提高的新形势,狠抓节能降耗, 万元 GDP 能耗五年内累计下降 19.73%,超目标 3.73 个百 分点,居全省领先水平.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我市淘汰 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五年期间,共淘汰钢铁落后产能

70 万吨,水泥

564 万吨,焦化

398 万吨,电力 11.1 万千瓦, 为产业结构调整留出了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特别是燃煤 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得到国务院高度肯定,经验向 全国重点推广.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 合利用率由 52.27%提高到 68.13%,工业经济绿色发展步 伐加快. 四是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坚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或工程实

4 验室,推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五年期间,国家级、省级和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由

88 户提高到

160 户 (国家级

11 户、 省级

90 户、市级

59 户) ,太钢、太重在国家技术创新示范 企业评价中分列全国第

1 位和第

3 位,太钢设计院成为国家 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

1209 项,工业经 济发展动力加快转换. 五是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围绕推进 四化 同步发展, 加快新一代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实施 光进铜退改造 工程 , 顺利建成全光网城市,成为 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 全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和 宽带中国 示范城市. 深入推进两 化融合,重点骨干企业 ERP 普及率达到 70%.电子信息规模 以上企业达

31 户,经认定的软件企业

113 家,形成富士康、 罗克佳华、太航科技、太工天成、风华信息等龙头骨干企业. 新一代信息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 展壮大,产值年均增长 45%,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十二五 时期,我市工业经济成就显著,但客观看待, 对工业的重要作用重视不够,缺乏持续性支持,制约工业新 型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仍存在以下 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不大.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前两年徘徊在

770 亿元左右,2015 年缩减到

600 多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 中列

23 位,在中部省会中列最后.在周边

5 个省会城市中

5 列第

4 位,仅高于呼和浩特市,只有郑州的 27%,石家庄的 44.1%,西安的 60.9%.从省内看,首位度持续下降,占全省 工业比重徘徊在 12%左右. 十二五 时期平均增速在全省

11 个市中排末位,对全省各市县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二是运行不够稳定.大企业不多,全市产值过百亿的企 业仅太钢、富士康、太重、西山煤电、晋机

5 家,全国企业

500 强只有

7 家.企业成长性较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从2010 年的

487 户下降到

2015 年的

370 户.太钢、太重等 骨干企业在地生产规模徘徊不前.经济增长靠大企业拉动, 太钢、富士康等大企业效益波动对全市经济影响巨大.轻、 重工业比例失衡,消费品工业、轻工业比重低,抗冲击的能 力低,在形势好的时候,增势不明显,而在形势严峻的情况 下,经济下滑问题突出. 三是经济效益不高.近几年,工业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2015 年实现正增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24 户,仅占全市 33.5%.工业

10 大行业 五升五降 ,只有装备制造业、煤炭、 电力、食品和医药

5 个行业实现正增长.亏损企业

171 户, 亏损面 46.8%;

亏损企业亏损额 85.4 亿元, 比上年更为严峻. 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全市工业支柱行业钢铁、煤炭及下 游的焦炭、电力均属于产能过剩行业. 四是发展空间不足.工业发展总体上可用土地少,开发 区面积小,发展空间不足,用于工业经济的土地少,一些大

6 项目、好项目难以落地,开发区产业发展空间狭窄,达不到 容纳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承接搬迁企业的要求.太原下辖仅 三县一市,包括娄烦、阳曲两个贫困县,空间先天不足,县 域工业经济发展不快,2015 年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只有 5.5%, 并且增长乏力. 五是发展能力不足. 民营经济活力不足, 占比不高,

2015 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263.7 亿元,占全市工 业增加值的 44%.企业自我造血功能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和 动力明显不强,将创新重点放在跟踪和模仿上,工业制造品 质和附加值相对偏低.接续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尽管装备 制造、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 展较快,但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未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 业集群.

第二节 发展机遇与主要挑战 十三五 时期,全球经济仍将处于重大调整时期,在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我国工业化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 时期,我市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有着 良好的机遇.

一、面临的发展形势 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技术和制造业技术的紧 密结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美国 提出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德国提出了 工业 4.0 、英7国提出 英国制造

2050 、法国发布 新工业法国 计划、韩国 提出了 制造业革新 3.0 ,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 .随 着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和中国制造

2025 等工作的推进,标 志着我国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全面启动, 推进工业发展的要素和领域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 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 的潜能趋势消退,国际市场有效需求不振、主要经济体增长 动力不足、实体经济失速、贸易和投资低迷、国际金融和大 宗商品市场波动等问题仍较突出. 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 阶段,新旧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的增长动力正 在孕育形成,总体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经 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 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中的 去产能 、 降成本 和 补短板 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钢铁、煤炭、焦炭、建材等行业深度调整,表现为大宗商品 价格下行、市场需求不足、整合脱困紧迫,要素供给、资源 环保等约束强化,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供给因素进一步趋 紧,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高更严.我省确定并实 施 六大发展 、 三个突破 、做好煤和非煤 两篇大文章 等 战略举措,连续出台促进工业稳增长、减轻企业负担等一揽 子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同时,我省进入产业结构加速调

8 整期,煤炭等大宗能源原材料产品市场下行倒逼我省经济结 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兴产业将成为投资和发展的 重点领域. 信息化发展形势.国家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化,新一代信 息技术步入加速成长期.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中,锁定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 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 捷交通、绿色生态和人工智能等十一个重点领域,推动互联 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 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了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 施和创新要素的发展新形态.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电 信运营业与内容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