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19-10-11
责任编辑 ∶ 杨呈霞 电话 ∶ 0371-65795713 E-mail ∶ ncbycx@126.

com 版式 ∶ 屈伸 校对 ∶ 王姝 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8 农村版生活散记 有了二宝以后, 每天过得兵荒马乱. 周一清晨, 睁开眼, 打仗般的生活已迫不 及待凑了过来.匆匆忙忙应对完家中 战役 , 便火急火燎奔向第二战场――单位. 固定的例会, 如约而至.领导们言简 意赅、 条理清晰地安排着本周工作, 沙沙 沙的写字声不时在耳边响起, 太阳透过玻 璃窗, 暖融融地亲吻着脸颊, 我沉浸在一 片安然恬静的时光里. 会议结束, 所有党员留下. 一个声 音响起后, 部分同事有序离开.原来, 党 建办临时要检查党徽佩戴情况.我淡定 坦然地端坐着. 艳丽, 你的党徽呢? 听到 党建办主任如此问话, 我低头看向外套左 胸中间位置.真是见鬼!我清晰地记得, 昨晚我已把党徽佩戴好了的. 自从去年

8 月31 日, 洛阳市委组织 部下发 《关于佩戴党徽常态化的通知》 后, 我们单位多次强调佩戴党徽的重要性, 也 多次不定时地检查, 而我早已把佩戴党徽 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担心自己忘记 佩戴, 除了换洗衣服之外, 我从未取掉过. 党徽自动脱落了?不可能!党徽的 别针很结实, 螺丝很紧致.有人偷了它? 也不可能!从家到单位, 外套从未离身, 况且偷党徽也没用呀.当我正陷入深深 的思索时, 大宝老师的电话打了过来.本 就慌乱的一颗心, 瞬间变得不美丽起来. 每次接到大宝老师的电话, 我都犹如面临 一场人生大考, 战战兢兢, 忐忑不安.是 大宝又哭了吗?还是她上课又不认真听 讲了?还是她早上又没好好吃饭?还是 她……我的大脑像换了新 CPU 的电脑, 瞬间高速运转. 今天娃子衣服上别了党徽来学校. 我问她哪儿来的党徽, 她说是妈妈给的. 我想向你求证一下. 听完老师的话, 一股 气愤的火苗噌的一下蹿上脑门.她不仅偷 偷拿走了我的党徽, 而且还对老师撒谎. 小小年纪竟敢这样做, 枉我平时悉心教导. 挂断电话, 我极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一遍遍回想近两天与大宝相处的点点滴 滴.一个片段突然亮了起来: 昨天, 我在 洗手间洗衣服时, 大宝跑到跟前说: 妈妈, 您戴的那个胸针真漂亮!我很喜欢! 我想要! 胸针?哪个胸针? 我随口问 道. 就是您刚刚别在外套上那个.上边 是一面红旗, 下边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半 圆, 还有五个字, 我只认识 '

人民'

两个 字. 她接着说道.当时慌乱的我, 仅仅告 诉她那是党徽.后来她又反复问我: 妈妈, 您说过, 您的东西, 只要我喜欢, 我想 要, 您都会送给我.对吧?我当时好像非 常不耐烦地说, 是是是. 想到这里, 我豁然开朗.今天我必须 好好给大宝上一课, 让她知道这枚 胸针 背后的故事.抬起头, 我看到一枚枚 胸针 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它映出了 党员们灿烂的笑容, 映出了祖国越来越好 的明天. 作者档案: 沈艳丽, 就职于栾川县教 育体育局. 蒸笼是乡村农家蒸做食物的一种 器具. 蒸笼有木质的、 铝制的, 乡村农家, 大多使用的是铁笼.蒸笼分头号、 中号、 小号, 都是根据锅的口径而置买的.铁 笼一般有两个圆形的笼隔, 配着三个铁 篦子, 扣上笼盖, 就是一整套笼套. 笼内有间隔透孔的铁篦子, 篦子两 边有着两个用铁丝或粗布条扎成互相 对称的篦系, 便以提放.篦子上有依着 圆篦裁成的篦布, 篦布大多用棉粗布裁 取, 这样蒸馒头或蒸菜一般不会粘篦 子. 农家厨房灶台的一侧或案板架下, 大多是放置蒸笼的地方, 和锅碗瓢盆一 样, 备受农妇的呵护. 以前人们生活困窘, 小锅小灶的, 有 的买蒸笼只买一个篦子一个笼盖, 有的 什么也没有, 蒸个馒头或菜食大多到邻 居家里借用.记得我们家有一套蒸笼, 虽然深受母亲的爱惜, 但乡邻谁若借到 门上, 母亲还是会大方地拿出来让人家 使用.邻里们大都很好, 送蒸笼时捎带 着送来两个豆包馍或一包蒸野菜或几个 热红薯, 甚是亲切. 逢年过节时, 家家大都要蒸上两锅 馒头或两篦子粉蒸肉.一锅几篦子馒 头, 上笼时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 只要隔 院墙喊一声, 不一会儿邻里的婶子、 大娘 便走过来帮助她揉面、 包馅馍, 或剥葱切 肉拌粉条.几双巧手娴熟自如, 不大一 会儿便将包好的馅馍和搅拌好的粉蒸肉 装满篦子放进蒸笼.这样, 你帮我, 我帮 他, 邻里和睦、 欢欢乐乐. 俗话说, 不怕馒头不熟就怕气不圆, 生鲜食物摆在篦子上扣好笼盖, 燃旺灶 膛里的炉火, 锅里的水烧沸后蒸气 地往外冒, 若锅沿边漏气过多, 还要绕上 一圈布围辫儿, 以确保不跑气, 蒸气不外 泄.这样旺火烧上十多分钟, 文火再烧 上十多分钟, 尔后再捂上十多分钟, 闻得 到浓馨的馍菜香味儿, 便可揭笼了. 另一方面, 农家过个红白大事, 前来 帮忙的妇女大都围着灶台前的蒸笼转. 洗篦布、 揉面、 包馅馍、 摆篦、 上笼、 烧火, 蒸出一锅又一锅雪白的大蒸馍, 应酬着 席面上就餐的来客. 蒸笼内不仅可以蒸馍、 蒸山野菜和 粉蒸肉, 还可以蒸卤面、 蒸饺子、 蒸米、 蒸 花生、 蒸栗子、 蒸红薯……所谓的一个锅 里做出九样饭, 而且不重样, 也就是蒸笼 的功能. 蒸笼, 充满着人间烟火, 充实着农家 温淳的生活. 岁月递嬗,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 人们食用的馒头大多从超市里购买, 即 便做蒸馍, 做粉蒸肉之类的蒸制食品, 也大多用高压锅或微波炉, 传统的蒸笼 已用得不多了, 在农家厨房一隅落满了 尘埃, 但蒸笼的广泛使用和对生活带来 的意韵, 却使我们念兹在兹, 充满不尽 的眷恋…… 作者档案: 王星超, 洛宁县马店镇小 街村村民. 在乡下老家, 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之 后, 人们开始置办年货, 买菜割肉、 蒸馍炸 麻糖, 一直忙到除夕.农历腊月二十六是 搁锅 的日子.搁锅, 是村民含蓄简练的 说法, 意思是搁上油锅, 炸过年的吃食. 油炸品贮存时间长, 吃着香, 乡亲们 一口气做够七八天的食量, 过一个慵懒 安闲的节, 正是对一年忙碌的抚慰.老 家过年准备的油炸品很多, 有四样比较 流行, 豆腐、 丸子、 麻糖和咸食, 都是我心 仪的食物. 搁锅这一日, 母亲系上围裙, 切菜、 和面, 父亲专伺油锅, 掌握火候, 我和弟 弟专职品尝.这一天, 父亲既不会询问 寒假作业, 也不会责骂我们吃嘴怕干活 儿, 真正的岁月静好. 豆腐便宜又好吃, 家里每年都买十 来斤.母亲主刀, 豆腐切成一片片, 热油 里炸成焦黄, 放十天也不坏, 吃的时候再 切成丁, 和粉条、 白菜最搭, 烩一起, 是地 道的乡村美味. 母亲最擅长的是做丸子.胡萝卜切 成丝、 剁碎, 加上面粉和红薯淀粉, 配少 许鸡蛋、 葱花, 加适量水, 搅拌均匀, 用手 捏下一块, 双手搓揉成球状, 丢入热油 中.油七分热, 慢加大火, 炸至变色.热 丸子口感最好, 外酥内软, 口齿留香. 麻糖是家乡的叫法, 类似油条一样 的东西.面团不发酵, 切成条, 再按压成 薄片, 直接在油锅里炸.过年走亲戚, 礼 品里少不了麻糖, 是老辈传下的习俗. 我小时候, 一篮子麻糖到舅奶、 姨奶、 姑姑、 舅舅家走亲戚, 记忆犹新. 咸食, 乡村的土名, 其实是萝卜丝和 面粉做成的咸味油炸品.咸食做法非常 简单, 面粉加水搅成糊糊, 加入萝卜丝和 调料, 面起到粘连萝卜丝的作用.筷子 夹一团, 也没固定形状, 在油锅里炸成焦 黄.咸食油水大,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 那 是上等的美味.我小时候最爱吃咸食, 一顿能吃三四十个. 这一天, 乡亲们见面, 问一句: 搁锅 了吗? 关心与祝福尽在其中.妯娌间, 你给我端一碗丸子, 我给你端一碗咸食, 相互走动, 温暖如春. 久居城市, 日感年味寡淡, 越发眷恋 家乡的年味.那种年味, 一年一度合着 时间的节拍, 散发在美食中, 氤氲在浓浓 亲情中.常常在年关的时候, 想起老家 搁锅 的场面, 心头涌起思乡的情绪. 作者档案: 段宏波, 就职于洛阳市中 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年 时节 , 县城里的人流、 车流 猛然多了起来, 街道显得拥挤了很多, 但 仍有不少外地游子正在行色匆匆的归家 途中.农村集镇也不再讲究 逢单 (双) 日 开集了, 整天都是人哄哄的.人们大 包小袋地置办着年货.看着熙熙攘攘的 人群, 我不由得想起了24年前过年的情 景. 那时我和妻在一所村级学校教 书.按照农村 树大分枝 的风俗, 当年 夏天我们和刚刚成家的二弟, 与父母分 了家.临近春节, 我和妻决定在学校过 年.这是和父母分开生活的第一个春 节.我们有些手足无措.看着空荡荡的 校园, 心里产生了些许落寞和伤感.当 时我以 《今 年 咋过》 为题写了一篇短 文, 在县广播电台播出 , 抒发了我和妻 的内心感怀. 孩童时代, 尽管物质匮乏, 但在父母 的呵护下, 生活得踏实而愉快.过年更 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欢聚时刻.记得从 农历腊八开始, 年味日渐浓厚, 我们扳着 指头数日子: 二十三, 炕锅贴;

二十四, 送年礼;

二十五, 磨豆腐;

二十六, 炸油 饼;

二十七, 杀灶鸡;

二十八, 贴花花;

二 十九, 轧酒儿;

三十, 捏鼻儿;

初一, 弓脊 儿 , 盼着春节早点到来.农历大年三十 晚饭后, 全家人坐在一起 熬年 .农历 大年初一那天穿着崭新的花衣裳, 跟着 父母走家串户地拜年.那些日子, 我们 更多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和生活的乐 趣. 婚后的两年, 我们和父母住在一 起.每逢春节, 总是父母在张罗着诸事, 我们在他们心中仍然像个大孩子似的. 那时, 我对母亲敬拜神明以求保佑的虔 诚态度和烦琐程序很不以为然, 对父亲 的严厉约束也颇有微词.但猛然间失去 这些, 心中却有一种酸酸的感觉.仔细 想来, 那是天下父母的一种舐犊深情啊! 在这样的心绪笼罩下, 我和妻没头 没脑地过着.彼时, 我们的孩子尚在襁 褓中, 妻整天忙得鞋不落地.我呢?正 痴迷于读书和写作之中, 对家中的事情 不管不问.直到大年三十上午, 我们才 发觉年货中没有荤腥食材, 忙到村口屠 户家去割肉, 但被告知已卖完.情急之 下, 又赶紧上街赶集, 结果仍是无获. 想想也是的, 农村有句俗话: 大年三 十逮个兔子――有它没它都过年.那意 思就是说, 到了大年三十, 各家各户的年 货都已置办齐毕了, 谁还在意那个兔子 呢?当天所有商店包括商贩都打烊了, 人家也要准备过年呢! 苏轼有词曰: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诗 人追求的是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方式. 不经意间, 我和妻竟在1995年春节也度 过了一个 清欢 的节日, 让人终生难忘. 作者档案: 李运和, 就职于新野县王 集镇中心学校. 刚丢下饭碗, 陈叔就匆匆地朝地里 赶.今儿早上小李子给他打来电话, 说 是有人来收白菜. 天阴沉沉的, 风迎面吹来, 冷飕飕 的.天气预报说, 夜里要降雪呢.陈叔 一遍遍在心里祷告: 雪啊, 你晚点儿下 吧, 你晚点儿下吧, 莫把俺这一地的白菜 都给冻毁了哟. 陈叔是有些担心.陈叔觉得, 这老 天爷就是跟他作对的, 让他的后半生遭 罪.五年前, 陈叔在外打工的儿子从脚 手架上掉下来摔死了, 老伴儿因思儿过 度哭瞎了双眼, 儿媳妇受不了家庭的变 故离家后音信皆无, 给陈叔丢下一个刚 刚4岁的小孙子.陈叔有天去镇上的超 市, 一抬头从店内的镜中看到自己, 他吓 了一跳, 满头白发, 一脸愁容, 这都是破 败的家境压迫的.陈叔恍恍惚惚到了 家, 看到老伴儿和小孙子, 他觉得就像那 个警察小李子说的那样, 自己还要挺起 腰杆.如果他倒了, 这个家真就没了. 小李子是来村里扶贫的警察.他来 陈叔家时, 陈叔也纳闷, 警察是抓坏人保 护百姓平安的, 他下来能做什么?小李 子说他是响应国家号召来帮助陈叔................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