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9-10-10
特12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编辑: 曹锋 版式: 曹娟 校对: 王杰 24小时新闻热线: 96496

邮箱: yzw bx w @ so h u .

co m 首届素食展伴市民温暖跨年 超30种美味亮相撞钟祈福现场 盐商私厨美食勾起市民童年记忆 昨天下午,大明寺撞钟祈福现 场首届素食展在大明寺功德碑前正 式与市民见面.罗汉素粥、 素油糕、 豆沙包、 素菜烧麦、 糍粑、 姜枣茶、 素 菜包、 魁龙珠、 豆腐花、 麻辣烫、 京江 脐、 油馓子、 麻球酥、 米酥酥、 烤芙 馍、 外婆炒米、 金酥条等3 0多种素 食亮相,首批盐商私厨美食现场首 次发布,在突然降温的跨年之夜带 给人们无限温暖. 升级版 福寿面 一夜吃掉3000多碗 扬州迎宾馆大厨传承传统口味―― ― 每年大明寺撞钟祈福现场 都会为市民和嘉宾提供福寿面. 今年由扬州迎宾馆提供福寿面 特意进行了 升级 .据介绍, 今 年的福寿面传承了大明寺素斋 平山福寿面的口味, 是大明寺专 门用于招待最上等贵宾的主食 之一. 昨天, 记者前往大明寺后厨 房探访发现, 迎宾馆为了新年寿 面派驻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 一 大早他们就忙活开了, 首先准备 熬制素高汤, 然后由白案的大厨 现场制作龙须面. 扬州迎宾馆派驻平山堂百 味斋总厨余爱明告诉记者, 这是 迎宾馆第一次为大明寺撞钟祈 福盛典服务, 这次活动也是为扬 州城庆2

5 0 0周年祈福, 我们一 早上准备了新鲜的食材, 用来熬 制素高汤.仅后厨的工作人员就 分两组, 每组1 5人. 白天准备 食材, 傍晚为休息室摆台, 晚上 供应福寿面, 今天我们的工作日 程很满, 但是我们忙得很开心. 迎宾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小张笑 呵呵地介绍. 今年的福寿面熬制高汤的 原料更为丰富.余爱明介绍, 往 年新年福寿面的配料里有青菜、 豆芽、 平菇、 胡萝卜, 这四样象征 清清白白、 生机勃勃、 平平安安 和红红火火的蔬菜今年也一样 不少, 今年还另外加了香菇提 鲜, 熬制3小时, 取素高汤. 不少市民表示,这几年大 明寺年年搞撞钟祈福盛典, 他 们已经形成了习惯,不但自己 要吃福寿面,还会给没有来的 家人打包带回家. 我们家一直 有个传统,不管是元旦还是春 节, 都会吃圆子面, 就是把汤圆 跟面条下在一起, 寓意团圆.今 天听说福寿面的寓意后,我们 自己回家也这么做. 前来撞钟 的朱女士表示. 据了解, 昨晚迎宾馆的大厨 共提供了3

0 0 0多碗面, 用面达

5 0 0多公斤. 记者 屠明娟 扬州剪纸、 雕版印刷和扬州漆器 三大非遗项目亮相大明寺 上百种非遗工艺品展示扬城2500年积淀 经过多年的打造, 一年一度的大 明寺撞钟祈福活动已在扬州逐渐形 成一种新民俗.而今年的撞钟活动现 场新增了不少亮点, 其中就包括藏经 楼前首次设置的 非遗产品展示区 . 传承了悠久历史文化的扬州非遗项 目―― ―剪纸、 雕版印刷和漆器作为 特 别嘉宾 参展, 凸显了扬州建城2

5 0

0 年以来深厚的文化积淀,也为广大市 民和游客奉上了一场艺术的盛宴. 大叔买羊灯 送给快工作的儿子 盼儿子像童年一样无忧无虑 昨晚,扬州大明寺非遗文化展 示区的各种展品,吸引了不少市民 和外地游客驻足. 在扬州剪纸展示台前,

5 0多岁 的市民孙先生站在一群小朋友中, 乐呵呵地买了一个羊灯. 不是给我自己的, 是给儿子买 的. 孙先生和妻子两人前来大明 寺,身边却没有儿子的身影, 儿子 快大学毕业了, 比较忙, 这次就没回 来过元旦.我们给他买个礼物回去, 让他过年回来的时候玩一玩. 他小的时候过年、 过元宵, 街 上到处都是纸糊的灯笼,不像现在 的那么精美.不过,小孩子可喜欢 了, 要是给他买个放家里, 他能一整 天都拉着到处跑, 直到玩坏为止. 孙先生表示, 他明年就开始工作, 而且已经选择要留在上海.我们做 父母的,只能希望他在新年里工作 顺利,最好像小时候一样无忧无 虑. 这个刻印版样真是精美, 刻印 出来的字就像书法家写出来的一 样. 在现场, 市民何先生忍不住拿 起来翻了又翻. 这件佛盒用黄杨木 制作而成, 虽然价格不贵, 但是值得 收藏. 何先生和妻子选择了具有平 安寓意的佛盒,作为送给父母的新 年礼物. 小的时候, 父母就曾经送 给我一块玉佩, 保佑我平安长大.我 现在送给他们一个佛盒,也希望他 们新年里能够健健康康,平安幸 福. 记者 邱凌 赵颖 这不是炒米吗?我们小时候就吃这 个! 素食展上, 扬州永曾超恒食品有限公 司展示的5种盐商私厨美食受到了不少 市民的关注.麻球酥、 米酥酥、 烤芙馍、 外 婆炒米、 金酥条这5种点心是扬州永曾超 恒食品有限公司昨天刚刚面世的新产品. 盐商时代各盐商家境富裕, 夫人太 太们闲暇时,喜欢品尝各种点心小吃, 同 时也作为招待富商巨贾贵宾的茶点, 逐渐 开始相互攀比, 不断开发出新奇的点心互 相赠予, 以示彼此身份, 逐渐形成风俗.老 扬州都叫它们 '

小吃刮'

. 该公司老板王 先生介绍, 这两年私房西点在年轻人中非 常流行,但是在他和很多扬州人的记忆 中, 这些传统美味包含了很多关于亲情和 乡情的回味. 据了解, 烤芙馍是老扬州吃过的馒头 干烘干调味做成的.金酥条是更加酥脆的 大京果, 不是油炸的而是膨化的, 减少油 脂的摄入.米酥酥和外婆炒米类似于小时 候吃的锅巴.这些点心, 市民都可以在现 场免费品尝. 记者 屠明娟 今天天气冷,我们专门备了

2 0千瓦的大蒸炉, 为市民准备热腾 腾的冶春包子和姜枣茶,能不能让 我们提前到现场调试一下?这样方 便下午大家能吃到热乎的美食. 昨 天一早,冶春小馆平山堂店的相关 负责人就致电本报,希望能够在调 试炉子时就在现场提前布展. 得到主办方的同意后,他们就 忙活开了.撑伞、摆桌子、铺台子 ……很快就把展台布置好了.下午, 到了原定布展的时间,冶春已经把 包子蒸热了. 我们本来打算先出去 吃个饭,晚上再来看撞钟祈福的表 演,现在看来可以直接在这里吃 饭. 昨天下午就带着父母和孩子来 大明寺游玩的8 0后妈妈范女士, 一 边拉着女儿的手,一边招呼妈妈来 尝美食. 随后, 素油糕等2 0多种素食悉 数亮相. 往年只有福寿面, 今年品 种还真不少, 这个姜枣茶真实用, 边 吃边喝暖和多了. 大学生小顾一手 姜枣茶,一手麻辣烫, 这种感觉有 点像过年逛庙会. 据了解,大明寺撞钟祈福现场 首届素食展办得比较精致,特别邀 请了本地老字号富春、冶春两家茶 社、 老牌素食店大明寺素食坊、 素食 馆新秀会元春、擅长制作传统淮扬 美食的聚贤山庄,以及刚刚推出盐 商私厨美食的扬州永曾超恒食品有 限公司. 到了傍晚, 店家们纷纷准备就绪.富春、 冶春两家茶社主打素食包子、 糍粑、 姜枣茶和魁龙珠,大明寺素食坊特别带 来了京江脐、油馓子等1 0多个品种, 会 元春素食坊的大厨则是在下午做好了豆 腐花, 穿好了麻辣烫的蔬菜串, 还有魁龙 珠、 盐商私厨美食等可以作为新年伴手礼 带回家. 晚上8点, 大明寺功德碑前的灯光下 冒着热气, 不少市民聚到热气腾腾的炉子 前取暖, 有的甚至要求坐下来慢慢吃. 鹰 嘴豆、 薏仁、 红豆、 花豆、 燕麦、 百合……这 个粥有这么多品种啊, 给我们来两碗. 市 民小杨拿着冶春的点心套餐走到聚贤饭 庄的台子前, 对着素罗汉粥很好奇地念着 原料, 吃完后, 特别要求再来两碗打包带 走. 聚贤山庄的相关负责人杨军显然对 于打包的要求没有准备, 现在就打电话 回店里, 让他们送些包装袋来. 赶早布展 小吃与市民 一起 温暖 跨年 人气旺盛 市民吃完后, 要求打包带走 盐商私厨 外婆炒米勾起市民童年记忆 出温情吃出文化赏作为扬州的传统工艺, 扬州漆器 是国家首批非遗项目, 而扬州剪纸和 扬州雕版印刷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这些非遗项目一经亮 相, 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围观和购买. 昨日下午, 在大明寺藏经楼前的 布展现场, 中国剪纸博物馆带来了数 十件作品,其中既有剪纸延伸品, 也 有新式的花灯艺术品. 考虑到天气的原因, 参展的剪 纸灯是皮绒布材料,既可以防灰尘, 还可放在水中清洗, 灯面采用了剪纸 的图案, 是这几年刚刚设计的立体产 品. 该馆商场部经理张春华介绍, 这 也是剪纸的延伸产品, 为了配合撞 钟祈福的主题, 这次的剪纸灯产品以 福字灯为主. 扬州漆器厂也特意为市民准备 了精美的传统工艺品, 有喜庆和佛教 题材结合扬州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 而成的力作共上百件, 让大家可以在 欣赏艺术品时, 获得更多关于扬州传 统工艺的知识. 三大 非遗 荟萃大明寺 数百展品 点亮 非遗展示区 在扬州雕版印刷的展台前也围 了大量游客.据广陵古籍刻印社销售 负责人蔡兵介绍, 现场他们带来了古 版印刷和现代印刷等多种形式的产 品.而由雕版印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陈美琪带领弟子雕刻的版样《般若波 罗蜜心经》和雕版印刷成品的现场展 示, 让游客在这里充分体验到扬州雕 雕版印刷版样现场展示 羊年 生肖灯首次亮相 版印刷的魅力. 这一块版样上雕刻了2

0 0余字, 但是却花费了版样师傅好几个月 的时间. 蔡兵表示. 与雕版印刷技艺一同亮相的古 老技艺还有传统的花灯. 扎灯、 观 灯是扬州民间的传统习俗,扬州灯 彩多以小巧玲珑见长,造型优美, 灿烂多姿.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们还特意准备了羊年生肖花 灯. 中国剪纸博物馆馆长王京称, 这些作品中既有 萌哒哒 喜羊羊 系列, 也有传统的兔子灯. 花灯原本 准备在元旦当天亮相, 但是为了大明 寺祈福敲钟活动,我们今晚提前亮 相,给前来大明寺游玩的市民拜个 年. 扬州漆器厂商场部经理贾仁俊 认为, 通过这样的 窗口 展示, 可以 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了解、关注、 热 爱扬州的工艺, 这样的展示也凸显 了我们扬州2

5 0 0年的文化底蕴, 和 传承千百年的独特技艺. 记者 邱凌 赵颖 现场花絮现场素食受到市民欢迎. 刘江瑞 摄 一位小朋友在吃福寿面. 刘江瑞 摄 非遗文化展示. 刘江瑞 摄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