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9-10-12
《中国科技史料》 第24 卷第2期(2003 年) :158 ―

165 China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24 No. 2(2003) 云南的斑铜与乌铜走银 李晓岑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北京 100083) 摘要 : 斑铜和乌铜走银是云南著名的工艺品.它们工艺独特 ,在中国传统 金属工艺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多次到云南会泽、 昆明等地实地调查和对 民间艺人进行访谈 ,获得其大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调查材料为基础 ,介绍和 分析了生斑铜、 熟斑铜和乌铜走银技术背景、 工艺流程、 技术原理、 现状. 关键词 : 生斑铜 ;

熟斑铜 ;

乌铜走银 中图分类号 : TG

209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0798(2003)

0220158208 收稿日期 :

2003203213 ;

修回日期 :

2003204209 作者简介 : 李晓岑(1964 ― ) ,研究员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博士生 ,主要从事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 究. 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的特产 ,因其表面有离奇、 闪耀、 金红交错的结晶斑纹而得名.按 制作工艺分生斑和熟斑两类.乌铜走银也是云南著名的工艺品.它们因工艺独特而受到 文物界和收藏界的重视 ,但民间对其技术和工艺一般作绝活保密 ,极少有文字资料介绍.

2000 年和

2001 年 ,笔者通过多次到云南会泽、 昆明等地实地调查和对民间艺人的访谈 ,获 得了一些资料 ,以下史料就是根据这些调查资料初步整理而成的.

1 生斑铜 早期的斑铜工艺品都是生斑.约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会泽、 东川一带 ,至今已有

300 多 年的历史.早期的民间艺人将偶尔发现的含有其他金属结晶的自然铜块 ,直接锻打成片 状再进而加工制作成花瓶、 香炉一类的工艺品 ,由于采用天然自然铜制成 ,所以称为生斑. 生斑铜在文献上记载极稀见 ,清吴大勋 《滇南闻见录》 有一段重要的话 : 自来铜 ,不可经火 ,须生锤成器 ,如锤成炉 ,则宝色倍于寻常之炉 ;

如锤成镯 ,常 佩之可以已遗症 ,体中有病 ,则铜之色预变黑黯 ,若经火者不能也.铜内有砂土夹杂 , 锤之易于折裂 ,难于光润 ,须加功磨洗 ,可悟生质之美者 ,不学则亦无以自成耳. 用自然铜锤打而成 ,应为生斑铜 ,并提到这种产品容易变黑 ,这也是生斑铜的特征之 一 ,但又说生斑铜不能经火 ,可能这是早期生斑铜器的制造方法.民国 《续修昆明县志》 卷 五中也有 锤造炉瓶成冰形斑谰者 ,为斑铜器 的记载 ,因为是锤造 (即锻打) 而成 ,这里指 的应是生斑铜.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清代以后 ,生斑的制作以会泽县铜匠街制作的器物名声最大 ,特别到民国以后 ,铜匠 街的张姓铜匠的斑铜技艺更是名噪一时 ,海内外客商纷纷来购买.现在会泽县古老的铜 匠街上仍有张家的传人.据张家称 ,其祖籍南京 ,清康熙年间来到会泽 ,至今他家从事生 斑工艺已有

12 代传人. 生斑的原料是用东川、 会泽一带的生斑自然铜 ,即铜矿附生矿中含有其他金属杂质结 晶的自然铜.滇东北的会泽、 东川一带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铜都 ,出产优质的自然铜.

2001 年5月和

2002 年8月,笔者在会泽县对当地制作生斑铜的铜匠张兴元、 张克康 (封二) 和一些相关人士进行了多方面的访谈 ,获知生斑铜的生产工艺很复杂 ,有数十道工 序 ,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步骤 : (1) 选料和净化 选出自然铜中的精华 ,并把其中的石头、 碴子等用凿子剔除.生斑 质量的好坏与自然铜的纯度和品质有很大的关系. (2) 锻打成型 在铮子上 ,用铁棒和锤等工具把自然铜反复锻打 ,使其柔软成团状 ,再 打成器皿的初坯.有时还要放在旋床上 ,用刮刀刮去多余部分 ,使器物成形. (3) 烧斑 选用上好栎炭(俗称钢炭) ,在屋内堆成大堆 ,将工件埋置于其中 ,以后让其 自然烧炼 ,对其通风、 升温、 时间等都要求很严. (4) 整形 经过初次烧斑后 ,把坯放到铮子上 ,用锤等工具进行锻打整形.以后还要 经过数十次反复烧斑、 反复锻打整形的过程. (5) 煮斑和露斑 先进行煮斑处理 ,再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中 ,用露水对器物进行搓洗. (6) 打磨 用碳粉对器物里外进行打磨处理 ,最后把黑灰洗去. 以上为各工匠简约所述的综合 ,若有不同的部件 ,还要进行组合、 焊接等道工序 ,方制 作而成. 制作的工具有脚踏式旋床、 铁铮子、 自制木风箱、 小铁锤等.脚踏式旋床上有一个焦 头 ,可把铜坯粘在上面车. 一件生斑工艺品的制作周期很长 ,往往要做一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 般是师傅做撑钳子、 烧斑等关键活 ,而徒弟则做平挫、 打磨等下手活.由于生斑材质较脆 , 又要经过锻打才能成型 ,所以废品率很高 ,稍不注意 ,前功尽弃.其中 ,烧斑工序是生斑制 作技术的关键 ,因温度过低 ,原料中的成分无法结晶 ,过高又被融化而毁坏器型.所以 ,烧 斑的操作过程秘不示外人 ,外姓徒弟也不得见. 生斑的制作工艺实际上是一个晶相再结晶的过程 ,即在烧斑工序中 ,怎样把自然铜中 含其他金属成分的细小晶粒(金属学上称为 孪斑 ) 长大.从金属物理的角度看 ,在适当 条件下 ,加入其他成分 ,通过加温煅烧等手段 ,使自然铜中的孪斑再结晶而变大是可以做 到的.因为在加温或延长加热时间的情况下 ,经过再结晶得到的是大小不均匀的晶粒 ,在 此情况下 ,由于大小晶粒之间的能量差异悬殊 ,大晶粒很容易吞并小晶粒而愈长愈大 ,从 而得到异常粗大的晶粒.所以我们见到的云南生斑铜器其晶粒长度达

4 ―

5 毫米以上. 这在金属物理中曾有成功的尝试.而云南民间通过简易的工具 ,居然使金属中晶粒长大 , 这是一项独特的成就 ,也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金属技术. 生斑制品的特点是较薄 ,有焊口 ,斑纹较小 ,呈黄色 ,呈棱斑 ,有锐角 ,为天然构成 ,有 很好的折光性和立体感.由于其色彩瑰丽斑驳 ,金黄交错、 铜中透斑.加上做工精湛 ,造 型浑厚古朴 ,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产品 ,充分体现了滇铜之美 ,是云南具有代表

9 5

1 2 期 李晓岑 :云南的斑铜与乌铜走银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性的工艺产品之一.然而 ,生斑铜遇手汗或时间长久也很容易发生氧化而变黑. 生斑的产品(图

1、 图2) 主要有大多为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鼎、 烟具、 花瓶、 罐、 香炉以 及仿古器皿等 ,尤其以称为 水漂炉 的工艺品较为著名 ,此种香炉能放在水中浮而不沉 , 是清代进贡皇宫的稀奇珍品.现在只偶见花瓶、 香炉等传世品 ,笔者曾幸得一见 ,艺术价 值确实非凡. 图2生斑产品 图1老艺人张兴元与生斑制品

0 6

1 中国科技史料24 卷?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建国前 ,生斑工艺品就很昂贵 ,一般都是有钱有势的人才买得起.部分半成品的生斑 工艺品则售给昆明的著名商号 亮货行 ,再由 亮货行 修饰加工、 配必要的部件后转售省 内外各地 ,经过 亮货行 加工的斑铜工艺品 ,在造型上往往胜出会泽铜匠打的产品.有时 也有四川峨眉山、 昆明圆通寺等有名的佛教寺庙来会泽订做香炉、 佛塔等宗教用品. 由于自然铜越来越少 ,原料奇缺 ,只是在雨季时 ,山上发洪水才偶尔冲下自然铜 ,拾到 后拿来制作生斑 ,所以生产上很难形成规模 ,其工艺品已很少见.加上会泽县铜匠街上张 家的生斑制作技术又作为绝技保密 ,一般传男不传女、 传子不带徒 ,此工艺技术难以发扬 光大 ,从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 ,生斑技术已濒于失传.20 世纪

60 年代和

90 年代 ,为发扬 民族文化 ,曾得到政府部门积极支持而稍有恢复 ,但终因原料太少 ,难以为继.

2 熟斑铜 由于生斑原料太少 ,所以约

20 世纪初 ,昆明一带的铜匠又创制了熟斑工艺品.至今 约有

100 年的历史. 熟斑是在熔化的纯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其他金属 ,在 混而不合 的状态下 ,经过一系 列浇铸成型、 磨光、 用化学药品着色显斑等特殊工艺处理而成.熟斑产品较厚重 ,无焊口 , 斑纹的花型较大 ,呈红色.由于采用铸造方法 ,成型性能好 ,所以品种很多 ,多为花瓶、 香 炉器皿、 墨盒文具和动物造型. 民国初期以后 ,昆明地区斑铜工匠云集 ,出现不少制作营销斑铜工艺品的作坊和商 号 ,昆明早年有家 宝鸿号 开在福照街 ,所制斑铜很有特色 ,曾做三座 九龙鼎 ,被有识之 士辗转收藏.另一家文庙街商号 造化庐 ,以制作神佛像见长 ,其得意之作 关圣像 ,做 工考究 ,造型优美、 色彩斑澜 ,时人十分珍爱.当时的文献对斑铜也有所记载 ,如民国 《新 纂云南通志》 卷一四二说 : 铜之本色 ,为红铜 ,工人制为两铜、 斑铜、 古铜、 黄白铜. 以后熟斑艺人无论从行业制度还是从原料辅料的选择上都有许多规矩 ,如水要下雪 天的水、 辅料要某地的绿矾等等.20 世纪初 ,斑铜工艺品还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 为云南人民争得荣誉. 建国后 ,最初斑铜艺人均属个人分散生产经营.1958 年后出现企业形式的斑铜生产 组织 ,集中了一些精于占花、 铸造、 着色的老艺人进行生产 ,分工开始趋于专业化 ,品种逐 渐增多.因有向外宾送礼等任务 , 文革 时仍保留生产 ,在云南传统工艺品中可以说是硕 果仅存.到1980 年以后 ,发展成为云南斑铜厂 ,专门生产熟斑铜工艺品 ,现在已成为云南 著名的传统工艺生产企业.

2000 年11 月和

2001 月5月,在昆明斑铜厂周利群工程师的帮助下 ,并参考李增老师 傅的介绍 ,我们对熟斑铜........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