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2019-10-08
1 ? 附件 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

一、引言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 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提供 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其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吸纳 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本工程主要涵盖资源循 环利用产业中的城市矿产(再生资源) 、再制造、产业废弃物资 源化利用以及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四个领域.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重要资源循环利用 工程的实施,根据《 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发[2012]28 号) 和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国发[2013]5 号)的总体部署,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背景情况

(一)国内外发展情况 随着工业化发展,自20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对回收利用废 弃物中再生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日趋完 善,回收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据 国际回收局统计,目前世界主要有色金属产量中,来自于资源回 收再利用的比例均超过了 30%,同时稀贵金属、废纸、废塑料、

2 ? 废玻璃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受到重视.2010 年发达国家废 旧商品产业规模已达 1.8 万亿美元. 十一五 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创造 了巨大需求.据初步测算,2013 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 值超过 1.4 万亿元,从业人数

2000 万人,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 齐全的产业体系.开发了一系列具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废有 色金属、稀贵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高值化回收利用技术和 装备;

我国自主研发创新 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 再制造模式, 再制造零件尺寸精度、 性能指标和质量标准均不低于原型新品质 量水平,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机床、工程机械等再制造试点;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近 20.6 亿吨,磷石膏生产硫酸联 产水泥技术、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技术等

1000 多项技术获得国 家发明专利授权;

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方面,我国

2013 年 废旧商品回收总量约为 1.6 亿吨, 回收总值达

4817 亿元人民币, 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处理工艺水平快速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企业规模小,经营 分散,总体产业化水平低,龙头型、骨干型和支柱型企业数量偏 少.特别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以及装备的产业化不 足,已成为制约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 素.一方面,企业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差,行业内的科技人员 比重远低于其他行业, 加工利用技术水平不高, 精深加工能力差,

3 ? 存在着高品质、高性能的优质再生资源作为加工低端、低档次产 品的原料使用的现象.另一方面,装备产业化能力不足,先进技 术和装备依赖进口,自有知识产权不足,资源循环利用装备产业 化程度较低,使得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质量不高.此外,管理制度 不完善, 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促进机制不健全, 产学研衔接不紧密, 相关技术、装备标准和产品标准建设相对滞后,产业规范化发展 程度低,难以支撑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三)实施本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 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战略选 择. 但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产业化、 规模化发展程度较低. 实施本工程有助于解决资源循环利用行业 技术落后,加工利用水平技术不高,产业化水平低、先进技术装 备推广动力不足等问题,形成完善的推进机制,促进资源循环利 用技术和装备升级.

三、工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7 年,基本形成适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技术研 发、推广和装备产业化能力,攻克一批技术障碍,技术储备能力 显著增强,企业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掌握一 批具有主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 形成主要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的成套化生产能力.

4 ?

(二)分项目标 城市矿产 (再生资源) : 到2017 年, 废钢铁、 废有色金属 (稀 贵金属) 、废塑料、废橡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技 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 套化技术及装备

20 项,企业拥有及新申请相关专利

50 项以上. 再制造:到2017 年,机械产品再制造损伤检测、体积修复 等再制造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取得突破, 实现再制造成套装备的 完全国产化和体系化,再制造纳米电刷镀技术装备、电弧喷涂等 成熟表面工程装备得到大范围示范应用. 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17 年,在共伴生矿产资源、 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建筑废 物等领域研发 60-70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推广 50-60 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到2017 年,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 建设一批分拣技术先进、 环保设施完备和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回 收分拣中心和回收分拣集聚区, 对电子废弃物等品种开展智能回 收试点.

四、重点任务和领域

(一)城市矿产(再生资源) 1.废钢铁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开发废钢破碎料提纯、制块、增加体 密度的加工技术、超大超厚型废钢加工解体技术设备,研发废钢 尾渣有色金属提取技术、不锈钢机械化拆解及分离技术.

5 ?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普及剪切机、抓钢机和防辐射设备、 合金快速分析仪等机械化、自动化检测设备,在年加工利用能力

100 万吨以上的废钢铁回收利用企业推广超宽履带输送装备、预 碾压设备、磁力分选设备等. 2.废有色金属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重点突破废杂铜制备空心异型铜合金 材料技术、废旧铅酸电池清洁回收和强化熔炼关键技术与设备、 废弃纸铝塑复合包装物再生利用技术、 废铝预处理及废铝罐低烧 损还原技术,加强废有色金属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研发.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 推广废有色金属机械化拆解预处理技 术、废电线电缆自动筛选分离处理设备. 3.废稀贵金属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研发稀贵金属再生和深加工关键技 术,开发金、银、铂、钯、铑、铟、钴、镍等稀贵金属的高效回 收、 精细分离和提纯等清洁生产技术工艺, 开发废电器电子产品、 感光材料、 化工产品、 医药材料中的稀贵金属高附加值加工技术.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推广废旧稀贵金属成分快速检测设 备、高效电解银工艺技术和工业废料中多金属复合回收技术. 4.废塑料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开发废塑料改性等高值化利用技术、 废塑料回收利用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及专用设备,研发阻燃塑料、 纸塑、铝塑、钢塑复合材料等分离技术.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 推广废旧塑料破碎分选改性造粒生产

6 ? 线、废塑料自动识别及分选技术. 5.废橡胶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研发废橡胶新型环保再生技术与装 备、废轮胎常温粉碎和深加工技术与装备、活化胶粉改性道路沥 青技术与装备.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 推广废旧轮胎回收精细胶粉全自动设 备、硫化橡胶粉常压连续脱硫成套装备. 6.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研发报废手机、液晶面板、复印机和 荧光灯管预处理与分离关键技术和设备, 开发电路板元器件高效 脱除及贵重金属提取技术、废锂电池金属提取技术和成套设备, 研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的非金属材料拆解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 推广废冰箱整体拆解与多组份资源化 利用一体化设备、废印制电路板粉碎分离回收技术及成套设备. 重点领域1.报废手机.研发报废手机高值化回收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突破报废手机中稀贵金属 快速识别及回收利用技术, 报废手机液晶屏幕检测及再利用技术, 废手机电路板回收及处理 处置技术等,开发专用拆解处理线及设备,依托企业建设

100 万部/年报废手机一体化回收 处理示范中心. 2.废电池.针对报废一次性干电池、废铅酸电池、废锂电池,研发废电池处理利用技术 及专用设备,重点研发废镍镉电池、锌锰电池、锂电池中金属高效提取及非金属材料处理处 置技术及专用装备,建设 5000-10000 吨/年废锂电池回收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废镍镉电池

7 ? 及锌锰电池回收利用示范工程.

(二)再制造 1.再制造高效无损拆解方面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开展可拆解性设计、产品结构干涉分 析等方法研究, 研发废旧复杂机电产品拆解工艺, 开发针对大型、 复杂和高端装备的再制造生产技术与自动化装备.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推广快速、无损、自动化拆解装备. 2.再制造损伤检测与寿命评估方面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发多参量多信息融合的先进无损检 测技术及设备,建立高可靠度的再制造毛坯件剩余寿命预测模 型, 研发适用再制造产品表面涂覆层残余应力状态及与基体结合 强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发再制造专用寿命评估设备.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推广涡流/磁记忆无损检测技术与装 备、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技术与装备. 3.再制造先进成形与加工方面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研制智能化、自动化纳米复合再制造 设备,研发自动化再制造成形加工系统,实现再制造加工过程的 一体化,具备表面再制造与三维立体再制造的能力. 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 推广全自动化纳米复合表面工程技术 装备. 重点领域1.再制造专业技术装备生产.提供再制造技术装备生产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研发再制造

8 ? 旧件拆解、清洗、无损检测、装配、再制造品检测等技术和成套装备.研发激光熔覆、喷涂 等表面修复的成套技术设备. 2.培育再制造服务产业.支持专业化公司利用表面修复、激光等技术为工矿企业设备的 高值易损部件提供个性化再制造服务,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 系统.推动构建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

(三)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共伴生矿产资源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研........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