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枪械砖家 2019-09-26
第! 卷!第#期$%! 年&

月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 .

/ * , . .

0 1, + 2/ * , +

3 4 ( *

5 ,

5 0 ( +6 +

7 0 +

8 8 *

0 +

7 9 ( - : ! !;

( : # <

)

7 = $ % ! 收稿日期 $ % ! >

% ? >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K ! ? % @ $ # @ 作者简介 林上顺 ! D $ >

男 福建永泰人 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 工学博士 从事桥梁与结构工程研究 通讯作者 黄卿维 ! D &

$ >

男 福建惠安人 福州大学副研究员 工学博士 文章编号 ! E ! >

! E ? $ % ! % # >

% % @ @ >

! ! 跨海大桥 K >

[ F组合桥墩设计 林上顺! $ 黄卿维$ 陈宝春$ 陈扬弘$ ! :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 % ! ! &

$ :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 % ! % &

摘!要 为解决跨海桥梁桥墩施工与防腐问题 提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 KQA F >

钢筋混凝土 [ F 组合桥墩新结构 简称 K >

[ F组合桥墩 以KQA F 外筒作为永久模柱 现浇内核钢筋混凝土 以平 潭海峡大桥为工程背景 开展了 K >

[ F组合桥墩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并与原设计方案的工程量和造 价进行了比较 进行了?根内核 [ F柱 ?根 KQA F模柱 ?根K>

[F组合桥墩的极限承载力试验 测量了试件的混凝土纵向应变与横向应变 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态与裂缝发展过程 得到了试件的 极限承载力试验值 分析了 K >

[ F组合桥墩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K >

[ F 组合桥墩的承载力 大于设计内力 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采用 KQA F 模柱取代钢模板的桥墩设计方案 可节约钢材约 $# ! %5 工程造价节省约? %c ?根KQA F圆筒的极限荷载均值为!? # $] ;

?根[F柱的极限荷 载均值为!? %] ;

二者之和小于?根K>

[F组合桥墩极限荷载均值?% ? ?] ;

说明 KQA F 模柱 对核心混凝土有一定的套箍作用 采用简单迭加方法计算 K >

[ F 组合桥墩的轴压极限承载力是可 行且偏保守的 在轴压试验中 K >

[ F 组合桥墩的破坏模式为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导致 KQA F 模柱出现竖向裂缝 并与核心混凝土在界面处分离 达到极限荷载破坏时 外包 KQA F层出现纵向 裂缝 荷载增大 裂缝增长 并有混凝土剥落现象 但K>

[F组合桥墩破坏时其外包 KQA F 层纵向 应变未达到极限压应变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跨海大桥 组合桥墩 永久模柱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受力性能 中图分类号 K # # ?= $ $!!!文献标志码 <

P &

-

1 3 ( #T

2 M L'

(

5 ) ( -

1 / &

)

1 &

0( # - &

,

2 '

0 ( - -

1

37 0

1 :

3 &

M L ;

G N , +

7 >

3 N ) + ! $ QK

8 0 $ FQ6 ;

H , ( >

1 N ) + $ FQ6 ;

S , +

7 >

N ( +

7 $ != X ) T

0 , +A * ( W

0 +

1 0 , -b

8 UM , Y ( * ,

5 ( * U( .<

2 W , +

1 8 2/

8 1 N + ( - (

7 U, + 2L + . ( * I ,

5 0 ( +

0 +F

0 W

0 -6 +

7 0 +

8 8 *

0 +

7 X ) T

0 , +K +

0 W

8 *

3 0

5 U( ./

8 1 N + ( - (

7 U X ) _ N ( )? @ % ! ! &

X ) T

0 , + F N

0 + , $= G

1 N ( ( - ( .F

0 W

0 -6 +

7 0 +

8 8 *

0 +

7 X ) _ N ( )K +

0 W

8 *

3 0

5 U X ) _ N ( )? @ % ! % &

X ) T

0 , + F N

0 + ,

8 7 - /

0 , '

/ L +( *

2 8 *5 (3 ( - W

85 N

81 ( +

3 5 * )

1 5

0 ( +, + 2, +

5 0 >

1 ( * * (

3 0 ( +4 * ( Y -

8 I 3( .4

0 8 *( .3

8 , >

1 * (

3 3

0 +

7 Y *

0 2

7 8 ,+

8

3 5 * )

1 5 ) * 8( .1 ( I

4 (

3 0

5 84

0 8 *( .) -

5 * , >

N

0 7 N

4 8 * . ( * I , +

1 81 ( +

1 *

8 5

8 KQA F, +

2 *

8 0 + . ( *

1 8

21 ( +

1 *

8 5

8 [ F

3 N ( *

5 . ( *K >

[ F1 ( I

4 (

3 0

5 84

0 8 * ,

32 8

3 0

7 +

8 2 , + 2KQA F1 U -

0 +

2 8 * ,

3 5 , ]

8 +,

34 8 * I , +

8 +

5 1 U -

0 +

2 8 *

5 (1 ,

3 5

1 ( *

8 *

8 0 + . ( *

1 8

21 ( +

1 *

8 5

8 = / N 8A

0 +

7 5 , +G

5 * ,

0 5H *

0 2

7 8 ,

3 5 , ]

8 + ,

34 * ( T

8 1 5Y ,

1 ]

7 * ( ) +

2 5 N

83 5 * )

1 5 ) *

82 8

3 0

7 +, +

21 , -

1 ) - ,

5 0 ( +( .K >

[ F1 ( I

4 (

3 0

5 84

0 8 *

8 *

81 , * *

0 8

2 ( )

5 , +

25 N 8 ( * ] - ( , 2, +

21 (

3 5( .K >

[ F1 ( I

4 (

3 0

5 84

0 8 *

8 *

81 ( I

4 , *

8 2

0 5 N5 N 8( +

8 3( .( *

0 7

0 + , -

2 8

3 0

7 +3

1 N

8 I

8 =/ N 8) -

5 0 I ,

5 8Y

8 , *

0 +

71 ,

4 ,

1 0

5 U5

8 3

5 3( .5 N *

8 81 ( * 8*

8 0 + . ( *

1 8

21 ( +

1 *

8 5

81 ( - ) I +

3 5 N *

8 8KQA F1 U -

0 +

2 8 * 3, +

25 N *

8 8 K >

[ F1 ( I

4 (

3 0

5 84

0 8 * 3

8 *

81 , * *

0 8 2( )

5 5 N 8- ( +

7 0

5 )

2 0 + , -, +

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年

5 * , +

3 W

8 *

3 83

5 * ,

0 + 3( .1 ( +

1 *

8 5 8. ( *5 N

83 4

8 1

0 I

8 +

3

8 *

8 I

8 ,

3 ) *

8 2 $5 N 8. ,

0 - ) *

8 I (

2 8 3, +

25 N

8 2

8 W

8 - (

4 I

8 +

5 3( .1 * ,

1 ]

3

8 *

8 ( Y

3 8 * W

8 2 $5 N

85 8

3 5W , - )

8 3 ( .) -

5 0 I ,

5 8 Y

8 , *

0 +

7 1 ,

4 ,

1 0

5 0

8 3

8 *

8 ( Y

5 ,

0 +

8 2 $ , +

25 N 8I

8 1 N , +

0 1 , -4 * (

4 8 *

5 0

8 3( .K >

[ F1 ( I

4 (

3 0

5 84

0 8 *

8 * 8, + , - U _

8 2 =[

8 3

8 , *

1 N*

8 3 ) -

5 0 +

2 0

1 ,

5 8

35 N ,

55 N 8Y

8 , *

0 +

71 ,

4 ,

1 0

5 U( .K >

[ F1 ( I

4 (

3 0

5 84

0 8 *0

37 *

8 ,

5 8 *5 N , +5 N

82 8

3 0

7 +W , - ) 8( .

0 +

5 8 * + , - . ( *

1 8 $ N

0 1 NI

8 8

5 3

5 N

8 1 ) * *

8 +

5 3

4 8

1 0 .

0 1 ,

5 0 ( +*

8 ` )

0 *

8 I

8 +

5 = / N

82 8

3 0

7 +3

1 N

8 I

8 5 N ,

5 ,

2 (

4 5

3 KQA F1 U -

0 +

2 8 *

5 (*

8 4 - ,

1 83

5 8

8 -

5 8 I

4 - ,

5 8 $

1 , +3 , W 8, Y ( )

5 $# ! %5 ( .

3 5

8 8 - $ , +

2 5 N

8 5 (

5 , -

1 (

3 5

3 , W

8 3 +

8 , * - U? %c= / N 8, W

8 * ,

7 8Y

8 , *

0 +

71 ,

4 ,

1 0

5 0

8 3( .

5 N *

8 8KQA F1 U -

0 +

2 8 * 3, +

25 N *

8 8[ F1 ( - ) I + 3, *

8 !? # $] ;

, + 2!? %] ;

$ *

8 3

4 8

1 5

0 W

8 - U $ , +

25 N

8 0 *3 ) I0

3 -

8 3

35 N , +5 N 8, W

8 * ,

7 8Y

8 , *

0 +

71 ,

4 ,

1 0

5 U( .

5 N *

8 8K >

[ F1 ( I

4 (

3 0

5 84

0 8 * 3! ?% ? ?] ;

$ N

0 1 N0 +

2 0

1 ,

5 8

35 N ,

55 N

8 KQA F1 U -

0 +

2 8 *N ,

31 8 *

5 ,

0 +

1 ( + .

0 +

8 I

8 +

58 . .

8 1

5 . ( *1 ( *

81 ( +

1 *

8 5

8 $ , +

20 5

0 3.

8 ,

3 0 Y - 8, +

21 ( +

3 8 * W ,

5 0 W

85 (1 , -

1 ) - ,

5 85 N 8) -

5 0 I ,

5 8 Y

8 , *

0 +

71 ,

4 ,

1 0

5 U( .K >

[ F4

0 8 *) +

2 8 *, V

0 , -

1 ( I

4 *

8 3

3 0 ( +

0 5 N3

0 I

4 -

83 )

4 8 *

4 (

3 0

5 0 ( +I

8 5 N (

2 = L +5 N

8 , V

0 , -1 ( I

4 *

8 3

3 0 ( +

8 V

4 8 *

0 I

8 +

5 $5 N 8. ,

0 - ) *

8 I (

2 8( . K >

[ F

1 ( I

4 (

3 0

5 8

4 0

8 *0

35 N ,

55 N 8- ,

5 8 * , -

2 8 . ( * I ,

5 0 ( +( .

1 ( *

81 ( +

1 *

8 5

8 -

8 ,

2 3

5 (

5 N 8W

8 *

5 0

1 , - . * ,

1 5 ) * 8( .KQA F1 U -

0 +

2 8 * , +

2 5 N

8 3

8 4 , * ,

5 0 ( +( . KQA F, +

21 ( *

81 ( +

1 *

8 5 8,

55 N

8 0 +

5 8 * . ,

1 8 =<

55 N 8) -

5 0 I ,

5 8- ( ,

2 $

5 N

81 ( ,

5 0 + 7KQA F- , U

8 * 3N , W

8 W

8 *

5 0

1 , -

1 * ,

1 ]

3 5 N ,

57 * ( \

0 5 N5 N

8 0 +

1 *

8 ,

3 8( .

5 N

8 - ( ,

2 $ , +

2 5 N

8 . - , ]

0 + 7, +

23 4 , - -

0 +

74 N

8 + ( I

8 + ,( .

1 ( +

1 *

8 5 8,

4 4

8 , * = H ) 5 N

8 +

5 N 8K >

[ F1 ( I

4 (

3 0

5 84

0 8 *

0 32 , I ,

7 8

2 $

5 N

8 - ( +

7 0

5 )

2 0 + , -

3 5 * ,

0 +( .

1 ( ,

5 0 +

7 KQA F2 (

8 3+ (

5 *

8 ,

1 N5 N 8) -

5 0 I ,

5 81 ( I

4 *

8 3

3 0 W

83 5 * ,

0 + = $5 , Y

3 $ ! #.

0 7

3 $ $ @*

8 .

3 =

9 &

+6 (

0 : - &

Y *

0 2

7 88 +

7 0 +

8 8 *

0 +

7 #

3 8 , >

1 * (

3 3

0 + 7Y *

0 2

7 8 #

1 ( I

4 (

3 0

5 84

0 8 * #

4 8 * I , +

8 +

51 U -

0 +

2 8 * # ) -

5 * , >

N

0 7 N4

8 * . ( * I , +

1 81 ( +

1 *

8 5 8! KQA F # *

8 0 + . ( *

1 8

21 ( +

1 *

8 5

8 #I

8 1 N , +

0 1 , -

4 * (

4 8 *

5 U

8 % / . (

0 0 &

- %

5 &

- &

M L ;

G N , +

7 >

3 N ) +! ! D $ >

$I , -

8 $ ,

3 3 (

1 0 ,

5 84 * ( .

8 3

3 ( * $A N Z$a&

E >

@ D ! >

$ $ &

E ? $ @ $$ I

0 2 ,

3 $ % % &

#! $ E=

1 ( I#QK

8 0 ! ! D &

$ >

$I , -

8 $ ,

3 3 (

1 0 ,

5 8*

8 3

8 , *

1 N

8 * $A N Z$a&

E >

@ D ! >

$ $ &

E @ ? # D$ D ? &

% $ $ E#` ` =

1 ( I= ;

!引!言 跨海大桥! 或跨江大桥 的桥 墩施工 方法 主要 有$种&

采用钢模板的整体现浇施工方法和采用全截面 预制并进行现场拼装的施工方法) ! >

?* % 由 于跨海大桥桥墩数量一般较多$ 采用现浇 施 工时$ 钢模板数量巨大$ 且处于海洋极端环境中$ 钢 模板 锈蚀速度 快$ 周转重复利用次数少% 采用全截面预制拼装的施工方法$ 需要大型吊装设备( 运 输设 备和预制 场地$ 及构件之间的连接需要预应力等措施%$种施工方法都存在施工难( 费用高与工效 低等不足% 跨海大桥所处的海洋环境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因此$ 桥墩通常全断面采用海工混凝土$ 引起材料费 用上升$ 且桥墩内部采用海工混凝土的作用不大$ 而 外层的海工混凝土防腐性能又不足以抵抗海水的腐 蚀$ 导致一些跨海桥梁仍然出现了严重的腐蚀问题$ 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针对 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超高性能混凝土!KQA F >

钢筋混凝土! [ F 组合桥墩新结构! 简称K>

[F组合桥墩 $ 采用 KQA F 外筒作为永久模柱( 现浇内核 [ F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新技术%KQA F 是一种超高抗压强度( 一定的抗拉能力和较好韧性 的新技术水泥基材料$ 已在桥梁等土木工程中得到 了较多的应用) # >

D* $ 它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耐 磨性和抗渗性$ 满足海洋等恶劣极端环境条件下的 耐久性要求) ! % >

! ? * % K >

[ F组合 桥墩将抗渗防腐性能好的KQA F 材料置于结构的外层$ 内部现浇普通混凝土而无需 采用海工混凝土$ 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效用$ 既提高了 防腐能力$ 又节约了造价%K >

[ F 组合桥墩与常用 的现浇施工的 [ F桥墩相比$ 可节省大量的钢模板$ 且免除了拆模的工序# 与全截面预制拼装桥墩相比$ KQA F材料强度高$ 截面厚度较小$ 吊装质量小$ 不 需要大型的吊装和运输设备$ 连接相对简单$ 无需预 应力措施%对跨越纵坡大( 流速急的山区河流的桥 梁$ 其钢筋混凝土桥墩表面常受到沙石与漂流物的 冲蚀$ 进而使钢筋受到腐蚀$ 威胁桥梁的安全性% K >

[ F组合桥墩也是一种具有解决这一问题潜力的 新结构$ 因为 KQA F具有致细的材料结构与较好的 抗冲蚀能力) E$ ! ?* % 国内外已 有一些将KQA F 用于墩柱的研究% E @ 第#期 林上顺 等 跨海大桥 K >

[ F组合桥墩设计 郝文秀等开展了 KQA F空心墩受力性能试验$ 分析 了纵向配筋率( 配箍率等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 #* # 卜良桃等开展了 KQA F 钢筋 网加 固高强 混 凝土柱小偏心受压试验$ 结果表明加固后柱子的极 限承载力( 延性均得以提高) ! @ * # 王钧等试验结果表 明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 简称 [ A F 永久模板对 框架结构的承载力有一定提高作用) ! E * # 胡源进行了 @组[ A F 管组合柱的轴心抗压试验$ 发现试件的破 坏形态随 管壁厚度( 螺旋箍筋间距的变化有所区别) ! * # 单波等开展了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 箍筋约 束混凝土柱( [ A F 空管的轴压试验$ 结果表明预制 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显著高于箍筋约束混凝土 柱和 [ A F空管的承载力之和) ! &

* %上述相关研究表 明$K >

[ F组合 柱具有良 好的 受力性 能$ 但现有 的 研究还不足以支撑工程设计和施工% 本文以平潭海峡大桥为工程背景$ 开展 K >

[ F 组合桥墩的试设计$ 与原设计方案在受力性能( 施工 效率和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并开展K >

[ F 组合桥墩的强度试验$ 分析了其力学性能% <

!T

2 M L组合桥墩试设计 [ F组合桥墩设计 其一为最大轴力及其所对应的弯矩组合! 工况! $ 其二为最大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