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2019-09-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080年第4期 关于声训问题的几点思考 谭玉良声训萌芽于先秦时代,两汉 已开始使用声训来说明词义.

杨雄的 《 方言》、许慎的 《 说文》、刘熙的 《 释名》里 ,已大量的运用声训了.以后各个时期都有所发展,至 清乾嘉时, 声训 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清代学者批判 旧说、发明新义,使人耳 目一新的解释,在 于他们对声训的研究超过了前人 .近代文物的出土 、西方语音学理论与新的记音 符号的输入,对古音的研究更是后出转精.今天,对声训 问题应该从语音与语义的关系方面,作深入 的理:论 阐发.董理前修,意在补阙,敢 以管窥,试加中论. (--) 声训问题的核心是语音与语义的关系.先秦时期的声训,多数是利用音义相关来阐说某 些政治、社会见解.如《论语》: 政者,正也 . 《 孟子》: 庠者养也,序者射也,校 者教也 .这还不是严格的语言学的声训.刘熙的 《 释名》用语音来解释词义,以语源学的 观点研究训诂,意 在推求事物命名的由来.用声音线索以探索语源,这才是汉代训沾方法的 声训.当然,刘熙的 《 释名》也存在-些局限和谬误.清代乾嘉学者的 因声求义 ,对语 音与语义的关系作了不懈的探索,对汉语词汇学、词义学作出了贡献. 综观两千年来的声训研究,精于微观的分析而疏于宏观的考察,在 语音与语义的关系问 题上缺乏根本的探讨与理论阐发.他们提出的 音义同源 、 声近义通 诸说,在训诂实 践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 概念上是不够精确的,在理论上是不够用密的.特别是 声像乎意 说,凭 口舌感受,以 主观臆测来说明语音与语义的必然联系.如陈澧说: 声 者肖乎意而出 ⊙, 大字之声大.小宇之芦小,长 宇之声长,短字之声短. 又如 说酸 字,口 如食酸之形;

说 甘字,口 如食甘之形;

说 咸字,口 如贪咸之形.故以唇舌 口气 像之也. ②按此推衍,便 出现了 中外合音说 这样的论点,这 是不科学的.刘师培说: 字 音之起有二 :一 为像人意所制之音,-为像物音所制之音,皆 自然之音也. ③段玉裁则认 为 有义而后有音 .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古希腊哲学家斯多噶主张 :摹仿 说,伊壁 鸠鲁则提出 感叹 说等等.可见东西方学者都企图用 Ⅱ 音由意起 和自然摹声Fa来 吐明浯 音与语义的必然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语言的社会约定性.以上几种说法,除 营义同 源 有其部分合理因素之外,其余诸说,皆 为蹒颇之论.囚为在语言发生时,音 和义的联系 确属偶然的结合.自然的音响2如风声 、雨声 、流水声等等,都不可能与某种事物产生必然 的联系.以为某种音响 氵 祠达了某种意义,纯属人为的强加,并 非其固有的属性.正如嵇康所 谓 夫言之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 事异号,举一名以为标识耳. ④这就说明事物 初起定名时,名 称与事物之间-只是事实上的结合与偶然的联系,而 没有必然的关联.荀子

61 也说 : 名无固宜,约 之以名.约定俗成谓之宜,异 于约者谓之不宜. ⑤他的这个理论, 准确地反映了语言音义关系的社会约定性.正 因如此,同 一个声音可以表 达多种 无关的意义.语言中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异音 同义词.这些都说明了语言音义联系的偶然性. 音义同源 的说法,自 陈澧 、刘师培 皆有论述(陈说见《 东塾读 书记》 卷十一,刘说见《正名R 论》 ). 他们有正确的一面,其错误有二 :一是把 自然之音与语音混为一谈.二是认为所有的 同音字都 同源,没有把 音同义殊 的情况加以区别.正如黄侃先生所说 : 同音者虽同义,但不能言 '

凡'

. 还应该注意 音同义殊 的情况. 音义同源 的情况比较复杂. 如 同根词不但音同或音近,彼 此的意义还有密切的关联 .反映在文字上,同 根词 虽同出-源,却 因新词的派生往往需要与 旧词分割清楚,所 以需要另造新字.如《说文段注》的 骢 字下说 : 囱者多孔,蒽者多空,聪 者耳顺,义则相类,凡字之义必得诸字之声者如此. 这就是因同根词而造的同源字.章炳麟 《 文始 ・ 叙例》里所 说的 义 自音衍 的孳乳,也反映了文字的这种同源现象 .又如,同 音词与 同根词正好相反,声音虽 同而意义完全无关.反 映在文字上,常 常是同音字的互相借用.这种情况一般称作假借.这种假借又分为 本有其 字 的假借和 本无其字 的假借.本有其字的假借,是指意义毫不相干的同音,分 别其义 而造字,-成 为两个 同音字,可 以互相代替 .如《经义述闻》所举的借 光 为 广 、借 蛊 为 故 、借 财 为 载 、借 指 为 底 等,都 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又称为 借用. 而 本无其字 的假借,则 指的是词义已经发生变化,离本义较远 了,理应分化 出新词,但却不因此而另造新字,仍在原字上赋予新义.这就使得 同-字 形记录两个理应分 化的词.比如 '

物'

字, (正作'

勿'

) '

勿'

的本义是州里所建之旗.古代 以旗为标志. '

物'

是用颜色作标 志的.所以《左传 ・ 桓公二年》 : 五色比象,昭 其物也. 于是 将'

物'

引申为 '

颜色 '

,又训为 '

色'

.万物也就是 '

诸色 '

. 汉代以后, '

物色'

连文成词,色泽不 同可供选择,所以'

物'

叉有 '

选择'

义. 《 左传 ・ 成公二年 》 : '

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这里的 '

物:就有 '

选择'

的意思. 作为 '

旗帜'

的 1物 '

与作为'

选择'

的'

物'

,意 义相距已经很远了,但仍不另造新宇. ⑥还有ˉ种情况,开始 时虽以一字承担两个或更多的意,义但后来又以异体字分化重造后出字,分为两形.如 西 字,本是 扌 妻息 的 衤妻 2后来又作 东西 的 西 字. 氵黉 与 西 本是重文,后 来各承担一义,由 同源字变成了异体字.这就是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的假借. 1它与 本 有其字 的假借不同,因 为它并非反映同音问题?而 实质上是反映同根词的问题.但是,因 为词义距,离 很远,相关的情况有的已很难考查,所以,有 时与本有其字的假借很 难划清界限.从严榕的科学意义上说,不论是一直共形还是后来有所分化,只 要能考察出意义之间的 联系,都不能视为同音借用而只能视为同源通用.只有本义与借义之间确实找不到联系,才 能按同古宇处理.如 油 借作 油脂 字 (油 的本义是水名) 毕 借作 完毕 字 (毕 的本义是田网)等,就是这种情况.以上分析说明:同 源字反映的同根词、它 们是在同一引 申系列之中的,但是往往因为分形而截断了引申义之间的联系;

同 音字则反映了词与词之间 声音的偶合,但是却由于互相借用而共形,使两种完仝无关的意义发生混淆.因此2在分析 音义同源 的情况时,需要把分形的同根词贯通起来,寻找词义引申、分化的线索 '

同时又需要把共形的同音字分离除去,拨 开字形造成的迷雾,排 除不相干的意义互相干扰.可见 音义闾源 的情况是复杂的,应 该肯定它正确的一面,否 定它容易产生混淆和钳误的另工面.

62 所谓 声近义通 的提法,必须 以约定俗成为前提加以限制. 过去讲 声近义通 '

的著作 很多,如王念孙的 《 广雅疏证》 、郝懿行的 《 尔雅义疏》 、钱绎的 《 方言笺疏》等,都能 以 精义贯 串证发,引 申触类,曲尽旁通.如黄侃在 《 声韵通例》中说 :王 念孙 、郝懿行 两家 以音理贯 串义理,其言音同、音近、音转三者,最为宏通,音 同者,古本音相 同,或今变音 相 同也;

音近者,却 迭韵相 转,Ⅱ 亦 即旁转也;

音转者,即双声相 转,即对 转,旁 转也 .这 就说明:只有音同、音近、音转之字,义 多相通 `决 不是凡声近者都相通 .如果把约定俗成 和同源派生这种规律的条件取消,范 围任意扩大冫那就成为谬误.同源派生词是从词根里 已 经结合在一起 的音义直接或间接发展而来,因此,带有历史的可以追溯的必然 性, 这就是 声近义通 产生的原因. 以上分析说明: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 自然的和必然的联系.但 从语言的起 源来看,它 已经摆脱了生物上的制约,新的为社会制约的音义间的关系,向最初阶段词汇的语音和语义 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⑦ .也就是说,人类语言的音义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是为社 会所制约的.语音与语义分 别代表 了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它们在社会契约规定之后,随着音义共同的 或相应的运动而始终互为 表里 . {语 义是语言的内容,语 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 二者恒 相因 、 未始分离 ,这 就是语音和语义关系的准确表达,也是 因声求义 说的理论基 础: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