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2019-09-22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 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第239 期 中国社会学会 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017 年9月15 日目录【论 文】 图腾与族群性:意识、实践与不平等的标记 John L.

Comaroff 著 刘琪、窦雪莹译 再思族群:基于田野与阅读的启发 刘琪 自我 与 他者 的区分和混融 ――以香格里拉的族群关系为例 吴银玲 畲族的名称、来源和迁徙 徐规地方政体的脱嵌: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的变迁与持存 季涛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 【编者按】 这组文章刊发在《中南民大学报》2017 年第

5 期,我们感到有些讨论对于我们理解 族群 性 有所助益,故编入本期《通讯》 ,供大家参考. 这三篇论文的核心议题是对 族群性 (ethnicity)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篇是约翰・卡马洛夫 (John L. Comaroff) 论文的译文, 作者在非洲田野实例的基础上提出认识 族群性 的5个观点: (1)族群性的起源始终蕴于特定历史力量之中,这些力量同时具有结构和文化意义;

(2)族群 性的意义与实践重要性会随其在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位置而变化;

(3) 族群性的起源是单一政治经 济体中结构上相互区别的群体的不对称整合;

(4)族群性是特定历史过程的产物,它会倾向于呈 现自主力量的 自然 样态;

(5)当它成为一个社会集体意识中被客观化的 原则 时,族群性 便可能长期存在.我们可以将其与巴斯(Fredrik Barth)总结的

4 个 族群 特征相比较: (1) 在生物学意义上具有极强的自我衍续性;

(2)共享基本文化价值观念,其文化形式的外在统一性 可被识别;

(3)构成一个交流和互动场域;

(4)具有自我认同和被他人认可的成员资格,以此与 其他群体相区别.因此 族群 可视为在种族、文化、语言、社会组织中能够彼此区分的团体. 应当说两人的上述观点都是人们认识 族群性 的切入点,但各有侧重.巴斯关注人群的生物性 与文化特征,卡马洛夫更看重社会历史进程中对 族群 结构的塑造及其延续. 应当如何定义 族群性 ?这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个老话题.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十分简 单的逻辑分析人们如何把自身与周围其他人加以区分及定位. 最基础第一层的区分标准来自静态 的外观体质特征(肤色、毛发、颅型等) ,人们把相同、相似、差异很大的人分为不同的 族 , 这些体质特征就是由血缘关系遗传下来的 生物性 .第二层的区分标准是所谓 文化特征 ,进 入动态的家庭活动的比较(语言、日常生活习俗、饮食禁忌等) ,这可被视为 族 的扩展.第 三层是更加复杂的家庭之外的经济活动的比较(狩猎、渔业、耕作农业、游牧等) ,这已经牵涉 到 群 的概念.第四层是社会组织形式及人所承担的权利义务的比较,这一层的 群 所涵盖 的范围更大,已具有抽象的政治意涵. 人们讨论 族群性 时常说的 原生论 和 建构论 ,其实各自都有一定道理.上述的第 一层区分标准绝对是 原生 ,第二层的天然继承性也很强,因为文化特征的继承在绝大多数人 那里都是自然发生的,只有极个别人因为被外力放置到其他环境(如跨国领养)才可能出现与亲 生父母不同的文化特征.第三层的经济活动通常具有很强的世代延续性,没有外力的干扰,许多 群体的经济活动类型长期保持传统形态.第四层的社会结构则比较复杂,与社会分工相关的社会 分层结构和流动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受到其他社会和国家的干预和影响.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如果人们关注的是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具体研究对象 是与其他文化传统、其他经济活动类型的群体交往较少的传统人群,那么, 原生论 很有说服 力.如果人们关注第三层面和第四层面,如安德森描述的受到外来殖民者深刻全面影响下的印度 尼西亚岛民群体, 那么 建构论 自然完全可以成立. 只要我们不以僵化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人群, 而是去努力理解其动态变化,不拘泥于身边某个群体的个案,而是从人类社会极其复杂多样化的 现实情况来理解 族群 ,就不仅不会把这两个理论对立起来,而会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研究的具 体个案做出符合实情的结论. 从这个角度来读刘琪的论文,我们就完全可以理解她提出的观点,即 在现实情境中,很难 找到纯粹'

原生'

或是'

建构'

的族群 .而且根据个人的处境不同,提及 族群 时所强调的 方面自然也不同,所以 需要强调族群文化特征的人,通常是有族群认同危机的人 .她在迪庆 观察到的现象是: 当人们需要强调自己的族群身份的时候,便会赋予地域、血统、宗教、语言 等要素以'

原生'

的涵义,把它们视为根本性的,甚至是生物学意义上的;

而当他们不需要用族 群身份为自身寻找认同的时候,这些'

原生'

的要素便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同样在香格里拉田

2 野访谈的基础上,吴银玲的论文认为当地人在认同方面的选择次序是先从 家支 到 地域 , 然后再到 民族 .同时,在这样一个多族长期混居的环境中, 人们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模糊了彼 此的族群边界,即使大家都意识到自己与其他族群之间存在不同,仍在以各自的方式和文化传统 来进行整合 . 这组文章的核心议题很集中,在论述中既回顾了传统的重要文献,又分别以非洲和迪庆的田 野经验对当地人群的 族群 认同类型和影响因素做出系统的分析,相信会对国内学术界的族群 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马戎) 【论文】 图腾与族群性:意识、实践与不平等的标记

1 John L. Comaroff 著 刘琪 窦雪莹译

2 摘要:所谓族群性(ethnicity)是什么?是需要被解释的分析对象?还是可以用来理解人类存 在的重要面向的解释性原则?它曾以这两种方式被对待,有时还是同时的,这意味着即使在最基 本的问题上也存在争议:族群性到底是什么?它是单一的事物,还是多样的?它是否足以形塑我 们日常的社会和物质生活,亦或被其它力量和结构所决定?更进一步,族群性与种族、阶层和民 族主义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本文借助非洲的例子,从五个方面阐释族群性的本质,以期理解其历 史特征和在实际经验中的多种形式. 有这样一个在某些地区广为流传的苏格拉底式的寓言故事: 一位老师给了他的学生们两个放 大镜,让他们透过其中一个看另一个.每个学生都分享了他所看到的东西,随后,圣人问了一个 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引出了整堂课的核心: 你们刚才告诉我的,是你们看到的东西,还 是你们透过一样东西所看到的另一样东西? 在族群性的研究背后潜藏着同样的、通常不被人注 意的难题.它是被分析、被解释的对象,还是可以用来理解人类存在的重要面向的解释性原则? 它真的是 部落的偶像 , [1]还是事实上只是记录员造出的偶像[2]?毫无疑问,它曾以这两种方 式被对待,有时还是同时的.因此,即使在最基本的问题上,人们的观点依然难以达成一致:族 群性是什么?它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它能否决定社会行动, 亦或是其它 力量和结构形塑的结果?族群性的根源是所谓的原生意识,还是对特殊历史环境的回应?进而, 它如何与种族、阶层和民族主义产生联系?要回答以上的问题,我需要的是一个广角镜而非放大 镜,同时我也需要关注若干非洲的例子,尽管这样有些折中的嫌疑.除此之外,我这样做也是为 了以倒叙方式呈现前面寓言故........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