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摇摆白勺白芍 2019-07-18

蛭石等轻质无 机基质以 5%~10%为宜,均为体积比.也可为经生产实践验证的其它科学比例. 4.2 原料加工 原料含水量≤50%,细沙和泥土含量≤10%,秸秆等废弃物长度≤5cm,若超过上述要求,需视情况 进行相应的初加工.应剔除原料中的杂质. 4.3 发酵腐熟 好氧发酵,可采用槽式发酵或条垛式发酵.腐熟时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臭味和异味,尤其不能 有氨味. 4.4 配制检测 在有机基质充分腐熟后,添加蛭石等轻质无机基质,添加比为 5%~10%(体积比) ,混合均匀,检 测各项指标. 4.5 产品包装 DB3205/T 240-2016

3 生产检测合格后,按容量进行产品包装入库.出厂前再次抽样检测.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基质为褐色至灰白色, 短纤维状颗粒, 颗粒均匀, 手感松软, 无结块, 无明显可见杂质, 无异臭味, 性质稳定. 5.2 理化指标 基质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l 的要求. 表1水稻育秧基质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粒径(mm) 1.5~2.5 杂物(%,粒径≤2mm) ≤1 细沙和泥土含量(%) ≤10 容重(g/cm?) 0.15~0.35 总孔隙度(%) 70~90 通气孔隙度(%) 10~20 持水孔隙度(%) >

70 气水比 1:3~15 相对含水量(%) ≤50 PH 6.5~8.0 电导率(ms/cm) 1.1~1.8 阳离子交换量(mol/kg) >

25 有机质(%) >

30 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总含量(mg/kg) 50~200 5.3 安全指标 有害生物和重金属指标应符合 GB 8172-1987 和NY 525-2012 的规定,同时不得检出传染性病原 菌. 5.4 出苗率 水稻种子发芽率在 90%以上时,出苗率不小于 90%.

6 产品检验 6.1 抽样 6.1.1 检验组批 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同一时段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DB3205/T 240-2016

4 6.1.2 抽样检验 6.1.2.1 产品抽样 (1) 每批产品总袋数不超过

512 袋时,抽样数量应符合表

2 要求. 表2基质产品抽样方法 总袋数 最少取样袋数 总袋数 最少取样袋数 总袋数 最少取样袋数 1~10 全部袋数 102~125

15 255~296

20 11~49

11 126~151

16 297~343

21 50~64

12 152~181

17 344~394

22 65~81

13 182~216

18 395~450

23 82~101

14 217~254

19 451~512

24 (2) 每批产品总袋数超过

512 袋时,取样袋数按公式(2)计算: 取样样袋(n)=3* (2) 式中: N-每批取样总袋数. (3) 散装产品取样时,按GB/T 6679-2003 规定进行. (4) 将抽出的样品袋平放,每袋从最长对角线插入取样器到四分之三处,取不少于 100g 样品, 每批抽取样品总量不少于 2kg. 6.1.2.2 样品缩分 将选取的样品迅速混匀,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到 1000g,分装于三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密封、贴上 标签, 注明生产企业名称、 产品名称、 批号、 取样日期、 取样人姓名, 一瓶供物理分析, 一瓶风干检验, 一瓶保存二个月,以备查用. 6.2 检测方法 6.2.1 外观检测 手摸、目视与鼻嗅测定. 6.2.2 理化指标检测 基质的理化指标检测分析方法应符合表

3 要求. 表3理化指标检测分析方法 序号 项目 检测方法 采用标准

1 容重 环刀法 见附录 A

2 孔隙度 环刀法 见附录 B

3 相对含水量 烘干法 见附录 C DB3205/T 240-2016

5 4 阳离子交换量 交换法 LY/T

1243 5 pH 值 玻璃电极法 LY/T

1239 6 EC 值 电导法 见附录 D

7 有机质 重铬酸钾容量法(100℃水浴) NY

525 8 水解性氮 碱解扩散法 LY/T

1228 9 速效磷 柠檬酸浸提钒钥黄比色法 NY/T

300 10 速效钾 硝酸浸提火焰光度法 NY/T

301 11 粒径 筛分法 LY/T

1970 12 杂物 质量法 LY/T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