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9-07-18

能否找 到利用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案;

能否把技术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成 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教学模式. 在 学习的本质 一章,中国教育 科学研究院比较研究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王素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刘云杉教授、台湾 中山大学 教授陈 年兴、Blackboard 中国 CEO 陈永红分别 作主题演讲.王素分享了关于 未来学 习 的设想:未来学习中心空间灵活, 包括未来学习中心、创新中心、STEAM 中心、艺术创意中心等.刘云杉作了题 为 技术化的学习:乌托邦的破灭 的 报告,指出技术化学习需要解决几个难 题:学习不仅仅需要有效,还需要有意 义;

技术化学习的过程需要有心、有手、 有脑,心靠情谊来做,手靠实践完成,

8 脑才进行学习;

应当区分个别化学习与 个性化学习;

技术化学习应当是用户自 发的,需要注重用户满意度.陈年兴以 Embodied Cognition and Gesture-based Learning 为题进行了分享,认为 身体 实际上可以影响我们大脑的决策 , 人们 可以利用身体来帮助实现认知效果.陈 永红以 教育信息化的案例特点与趋势 为题作了演讲,从教育教学模式的常态 ――网络辅助教学谈到了网络辅助教学 案例,最后论及教育信息化的趋势:网 络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形成性评价.

第一章的对话环节由精益学习 CEO 刘雨昕主持,北京市朝阳区教工委副书 记刘丽彬、北京四中常务副校长常菁、 碳9学社创始人冯新、红黄蓝教育集团 总裁史燕来、台湾 中山大学 陈年兴、 教育学院刘云杉作为嘉宾参与对话,并 针对技术与学习的本质展开深入的讨 论.与会嘉宾在对话中提出 人类的心 理认知不会随着技术的变化发生革命性 的变化 教育必须要以人文精神为基 础 等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认同. 对话现场之一 在 课程与课堂 一章,首都师范 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教 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徐丹、九 龙蓝海联合创始人陈琦程、批改网联合 创始人陈瑞江分别作主题演讲,北京大 学校友创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庄凤桃担 任主持. 王海燕作了题为 '

大物移云'

下的 学校教育 的演讲,认为在大数据和移 动互联网时代,教育者应当更好地利用 信息技术发展教学的多样性,坚守教育 的本真,服务于学生.徐丹分享了北京 大学附属中学的多元自主发展模式、管 理构架、课程体系等.陈琦程作了题为 大数据下的幼教交互课程和儿童个体 发展支撑平台 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 进入幼教信息化领域的原因,并论及如 何将科技回归教育本质、为了实现个性 化教育目前的平台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发展 方向.陈瑞江结合批改网的大数据分析,分9享了关于互联网时代数据对教育的价值 等观点.

第二章的对话环节分由创客总部联 合创始人尚冠军主持,首都师范大学王 海燕、九龙蓝海陈琦程、北京可持续发 展教育协会副会长张彦春、河北雄县教 育局局长赵勇鸿、狸米数学 CEO 霍亮、 高考妙记创始人曾鹏轩等围绕 技术如 何帮助教育提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对话现场之二 大会

第三章以 技术・生活・未来 为主题,北京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副会 长阙登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方 方教授分别以 教育的本质和未来 与 人脑成像与教育实践 为题作了精彩 的演讲.方方介绍了研究人大脑的方法 以及如何将大脑跟教育实践相结合等内 容,他提到利用神经的多样性可以预测 人的未来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数学 能力等行为能力.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白杨 物理系校友陈雁北作 引力波探测:历史、现状和未来 报告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