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9-07-18

(三)建立完善保障体系.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食品安全 保障体系,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乡镇政府食安 办、村民委员会、基层卫生机构的作用,推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 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置、责任落地.地方政府要加强基层特别 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覆盖辖区内所有镇 村社区的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明确相关职责并开展培 训.

二、加强属地管理,落实各方责任

(四)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和承 办者(包括农村流动厨师、农村流动餐车、专业服务团队等)对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负责.举办者和承办者之间、承办者和加 工制作人员之间可通过签订食品安全协议的方式, 明确和细化各 自食品安全责任. 承办者应当主动向所在地镇村申报聚餐活动情 况,主动接受、积极配合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等相关人员的

5 指导,并按照指导落实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认真落实食品的采 购、运输和贮存要求,科学确定聚餐菜单,规范加工制作过程. 举办者应当选择经过备案并具备食品安全基本保障能力的 承办人, 并对承办者的食品安全状况、 问题和隐患进行自检自查, 在举办聚餐过程中,全程督促承办者规范食品加工行为.

(五)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政府(管委会)对农村集体 聚餐食品安全负总责.要结合属地实际,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或指 导意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强化管理.要将农村集体聚餐 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并在经费、装备等方面为协管 员、信息员开展工作给予保障.

(六)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各地要明确乡镇政府食安办、食 品药品监管部门、 卫生计生部门等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工作 中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明确 农村集体聚餐的环境与设施设备、食品采购和贮存、加工过程控 制、加工制作人员体检和培训等基本要求,督促指导农村集体聚 餐承办者加强对加工制作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卫生计生部门要督促医疗机构做好食物中毒救治和相关信 息报告工作, 会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 安全风险的监测.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事故现场进行 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三、突出工作重点,强化风险防控

(七)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各地要定期组织农村集体聚 餐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举办

6 者选择承办者时, 应当查验其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和培训证 明,不雇用无健康证明和培训证明的人员承办集体聚餐活动.建 立健全农村集体聚餐从业人员档案,对人员的体检、培训、农村 集体聚餐事故发生情况等向社会进行公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农村集体聚餐流动厨师 黑名单 制度,对无健康证明、培训 证,不服从指导的农村流动厨师纳入 黑名单 管理.

(八)实行农村集体聚餐报告与备案制度.各地要结合实际 建立农村集体聚餐的报告与备案制度, 明确农村集体聚餐报告备 案的范围、时限、内容等要求.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应 自觉履行报告义务,按照制度要求在举办前主动报告备案.镇村 食品安全协管员、 信息员应当及时将报告备案信息报告辖区村居 组织和乡镇政府食安办, 并对报告备案的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 者进行食品安全风险提示,发放相关食品安全宣传资料,督促签 订食品安全承诺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