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9-07-17
571 书评Crimson Rain: Seven Centuries of Violence in a Chinese County.

By William T. Row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xiii + 437. $60.00. 本书作者 William T. Rowe 对湖北省可说情有独锺;

二十多年前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 上,他对该省大城市汉口的近代历史详加探究,撰成巨著两册,分别於1984及1989年问 世.近年学界因 「文化研究」 蔚为风气,史家精力咸聚焦於都市史,特别是二十世纪初大 都会的文化史;

在这氛围下,农村史研究几近一蹶不振.作者因而感到有必要将研究转 向农村地方史,遂选定既具强烈的乡土荣誉感,历史上也素以泯灭人性的暴力而全国知 名的湖北麻城县为其探讨对象. 顾名思义,本书的中心即为湖北麻城县七个世纪的暴力历史.书中所要探究的是: 何以中国某些地区,即便经长时间的历练,超越甚为重要的文化、经济、社会及政治的 变迁,仍动辄以暴力相向?何以这些地方藉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竟成为一种惯性选择?换 言之,就是中国农村社会暴力的病理.作者在导言中表示,冀望以一个小地方的长期经 历 (从十四世纪后半叶蒙元被逐,至1938年日本入侵中国的七个世纪) 的个案研究基础 上,有助於对中国农村社会中的暴力现象作较为深入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地缘政治 的战略军事中心地位及根深蒂固的社会紧张而外,他认为集体记忆、历史意识和其他常 规化的文化习俗 (如民间宗教、民俗等) 也起了重大作用.暴力文化在麻城实与集体记忆 及地方史实践的运作分不开.当地的地方史著作所寻求的是古为今用,但并非没有备受 争议或抵制.地方史中长期充斥的是受人欢呼喝采的英雄及被喝倒采的恶棍,但史志 中,无论英雄或恶棍 (如李贽) 的认定都必须经地方菁英的充份协商;

社会失忆症或选择 性记忆在重建过去中也起作用,如:颂扬明末的乡贤梅国桢受民爱戴,却对他在县中拥 有最多奴仆视若无睹.就书中内容所见,作者倾向於接受中国文化内, 「认可的暴力」 同 样在菁英或民众中都存有宽敞空间这一看法.他指出麻城历史中,二种特定暴力的文化 模式似特别显著,但决不是这一地区所独有:其一即为众所周知的英雄或侠客的,以及 其流传更广、更易达到的变体――好汉――的理想典.另一模式则更为基本且无所不 在,使暴力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

此即荷兰中国研究学者 Barend J. ter Haar 所称的 「恶魔例」 .神通广大的恶煞威胁既无所不在,势需有可相比较的坚强回应,这便为暴 力在中国大众 (包括文人) 文化提供正当合法的基础.就麻城的历史所示,相当程度上, 足为 「恶魔例」 的生动例证. 本书是一长时段的地方史.全书将麻城历史作为两个长周期,分别以1626C1650及1926C1950年间两次大规模清剿达到顶点.职是之故,全书亦分为两部份,就七个世纪中 五次大动乱 (十四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十七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十七世纪七十年 代、十九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 详加探讨,而各以这前述两 次前所未有惨绝人寰的剿灭作为结束.事实上,全书所要强调的正是当地的暴力节奏;

周期性发生的大屠杀事件,叠加於已成惯例,日复一日偶而间断的杀戳、伤残及强制 上.麻城在历史上只是个不大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小地方,当地居民对此甚为了解.作者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