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09-22
附件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8 年1月目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3

第一节 发展基础.3

第二节 突出问题.4

第三节 重大机遇.5

第二章 总体要求.5

第一节 指导思想.6

第二节 基本原则.6

第三节 战略定位.7

第四节 发展目标.9

第三章 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空间格局.10

第一节 强化空间功能分区管控

10

第二节 构建 一圈一轴三带 的空间格局.11

第三节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13

第四章 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14

第一节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互动

14

第二节 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16

第三节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17

第四节 依托重要平台推进产业升级

18

第五章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19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9

第二节 建设高速共享信息网络

22

第三节 强化水安全保障.24

第六章 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25

第一节 共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25

第二节 实施环境共治.27

第三节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29

第七章 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30

第一节 深度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30

第二节 建设高标准开放合作平台

32

第三节 加强国内区域交流合作

33

第八章 建立健全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34

第一节 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34

第二节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35

第三节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37

第九章 规划实施.38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38

第二节 推动重点工作.38

第三节 营造舆论环境.39

1 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承 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耀和厚重记忆.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基础 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 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 《国家新型 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 》 ,特制定本规划,作为关中平原 城市群建设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

5 个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 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山西省运城市(除平陆县、垣曲 县) 、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霍州市、曲沃县、翼城 县、洪洞县、浮山县,甘肃省天水市及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县、 泾川县、崇信县、灵台县和庆阳市区,国土面积 10.71 万平方公 里,2016 年末常住人口

3863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1.59 万亿元, 分别占全国的 1.12%、2.79%和2.14%. 规划期为 2017―2035 年.

2 图1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图

3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发挥其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 位优势, 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 由南向北拓展, 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 有利于纵深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区位交通优势显著.地处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 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贯通西部地区 的南北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以西安为中心的 米 字型 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加快完善,国际枢纽机场和互联网骨干 直联点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南依秦岭、东跨黄河,具有独特的文化 和地理标识,发源和兴盛于此的始祖文化、汉唐文化是中国元素 的重要组成.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平凉、运城、临汾等城 市历史悠久, 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 源.城市群内各城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交流合作 密切、区域认同感强. 现代产业体系完备.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聚集度高,是全国 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 猛,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产业结构

4 正在迈向中高端. 西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批国家级产业 园区,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 创新综合实力雄厚.科教资源、军工科技等位居全国前列,

2016 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 3%,拥有普通高校

99 所,在 校大学生超过

100 万, 两院院士

64 人, 各类科研机构

1100 多家, 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

25 家,国家级 双创 示范基地

4 家, 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 国家重大改革创新任务. 城镇体系日趋健全.西安已发展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 市,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西咸新区是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 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宝鸡、临汾、天水等市城区常住人 口接近百万.2016 年城镇化率达到 55.06%,各级各类城镇联系 日益密切.

第二节 突出问题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数量总体不足.西安市与 东部特大城市相比, 经济发展水平尚有差距, 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城市群城市数量总计

18 个、建制镇

687 个,大城市少,中小城 市发展相对偏弱,城镇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

72 个,分布较为稀 疏,分工协作不够紧密. 创新潜力有待深入发挥,成果就地转化水平不高.城市群协 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各类科研机构力量未能有效整合,军民科技 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与经济、成 果与产业对接不畅,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到 30%.

5 开放合作层次不高,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发展观念 和竞争意识不强,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开放型经济体系不够健全. 市场环境不优,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市场主体不多不大不强,对 高端要素吸引能力不强. 生态系统相对脆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全国平均水平的 1/3,且空间分布不均.渭河、汾河流域部分区 段水质污染严重, 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 大气环境污染情况严峻, 重污染天气频发,环境容量接近极限.

第三节 重大机遇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提供了全新指 引. 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使关中平原城市群进入向西开放的前沿 位置,为其发挥历史、人文、产业等综合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国 际经贸、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实施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发挥政策效 应、促进各类城市协同发展、培育区域新增长极,提供了强大动 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关中平 原城市群激活创新要素,加快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 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培育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要立足西北,着眼全国,以开放 促发展, 以创新求跨越, 以文化塑标识, 加快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全面实现追赶超越.

6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 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 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 城市群为目标,以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为统领,以创新驱动 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的 风貌塑造为特色,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人口 和经济集聚水平,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关中平原 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 支撑作用.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及 发展潜力, 科学确定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内对外开放.从提升城市群整 体竞争力出发,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健全 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强化错位协同发展. 创新驱动,文化传承.挖掘利用和滋养好创新资源的核心优 势,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科技和经 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发挥深厚文化积淀 的最大特色,找准历史和现实结合点,溯源寻根、传承创新,留7住文化根脉,彰显中国元素,塑造文化标识,体现城市底蕴和特 色.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补齐发展短板,瞄准体制机制瓶 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 放管服 改革,加 快人才、 金融、 技术等要素市场改革, 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找准开放合作定位,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大格局,构建国际 合作新平台,广泛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走出一条内陆地区改革 开放新路子.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理念,围绕 山青水净坡绿 目标,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 群建设全过程,以山、河、江、坡综合治理为重点,系统推进自 然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推动城市群绿色永续发展.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 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空间开发管制、基础设 施布局、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资源 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有力有效加快城市群建设进程,全面 提升发展质量.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内陆改革开放新 高地,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8 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发挥区位交通 连接东西、经济发展承东启西、文化交流东西互鉴的独特优势, 依托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层次开放平台,畅通向西 开放、向东合作通道,强化交通商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和国 际产能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区 域性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载体, 以沟通西北主要经济区的综合性 运输通道建设为支撑,加快人口、资本、科技等发展要素集聚,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发展. 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 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 验为牵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统 筹推进军工、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加快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向创 新优势、产业优势转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军民深 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依托秦岭黄河自然山 水、周秦汉唐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多元富集等优势,打造一批具 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提 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国际影响力, 建设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交相 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立足相对脆弱、要素多元的生态 本底,尊重自然山水格局,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优化国土 空间开发,有序构建城乡水系格局,以科学发展和合理开发促进

9 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 丽城镇和乡村,打造显山露水、透绿见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新型城市群.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35 年,城市群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建成经济充满活 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 西安综 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功能显著提 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宝鸡、运城、天水等重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中小城 市和特色镇加快发育,城市间联系更加密切.城市历史文化得到 有效保护,城市特色风貌充分彰显. 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日趋健全. 以军民融合 为特色的创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 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 3%以上,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超 过1.5 万亿元,建成国家创新高地.连通城市群内外的多层次交 通运输网络全面形成,通信、水利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生态 安全格局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集约紧凑式开发模 式成为主导. 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 面向中亚的立体化国际大通 道更加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制度环境和开放合作新 机制比较健全,国际........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