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9-09-21

1 ―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安政办发〔2017〕127 号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 〈中国制造 2025〉安康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的《 〈中国制造 2025〉安康实施方案》 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 年11 月27 日―2―《中国制造 2025》安康实施方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市实现追赶超越的 关键所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 、 《中国制造

2025 陕西实施意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 级,推动我市与中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我市实际,制 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 ( ( (一一一一) ) )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 .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 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 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 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 五新 战略任务,抢 抓中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一带一路 战略、创新驱动战 略、 互联网+ 行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机遇,顺应产业变革 新趋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 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转型 提质增效为目标,按照 强制造、稳材料、扩食饮、促医药 的 发展思路,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包装 饮用水、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大数据等重点产业,主动适应市 场需求,分层次、多维度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强化工业 基础能力,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 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 ―

3 ― 绿色化制造体系,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提供坚强支撑. ( ( ( (二二二二) ) )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 市场主导 市场主导 市场主导, , , ,政府引导 政府引导 政府引导 政府引导. .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突出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企业在项目投资、市场 开拓、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规 划引导,持续简政放权,完善支持政策,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优化发展环境. 立足实际 立足实际 立足实际 立足实际, , , ,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 .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切实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我市区位 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产业配套和多方位合作交流,提升制 造业开放化水平. 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 , , ,重点突破 重点突破 重点突破 重点突破. . . .紧扣《中国制造 2025》陕西实施意见 确定的方向和重点,结合我市实际,强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领 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以点带面,多层 次、分类别推进和实施智能制造,提高重点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和 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 , ,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 . .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 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机制,积极搭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 级的各类发展平台,强化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 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推行绿色低碳生产 方式,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 ( ( (三三三三) ) ) )发发发发展目标 展目标 展目标 展目标 立足我市制造业发展实际,力争用五年时间,迈入全省制造 ―

4 ― 业强市中等水平,用十年时间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到2020 年,全市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化 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建立,生物医药、富硒食 品、 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在全省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网络化、 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 互联网+ 产业发展格局初步确立, 以绿色、循环、低碳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到2025 年,制造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展规模明显扩大,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 幅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节能环保技术 与装备广泛应用,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节能减排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能耗水平显著降低,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 果产业化步伐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 升,生物医药、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 强.重点行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显 现.我市成为秦巴毗邻区域制造业强市,基本实现工业化. 安康中国制造

2025 建设主要目标 类别 类别 类别 类别 指标 指标 指标 指标

2015 2015

2015 2015 年年年年2020

2020 2020

2020 年年年年2025

2025 2025

2025 年年年年规模 结构 制造业总产值(亿元) 731.22

1500 2800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07.61

200 250 创新 能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0.09 0.4 0.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数(件)

79 120

200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

60 70 质量 效益 制造业增加值率(%) -

28 3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12.5

13 13.5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 - 6.5

7 ―

5 ― 知名 品牌 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个)

25 40

60 中国驰名商标数量(个)

2 3

5 地理标志商标(个)

9 12

15 绿色 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19.77 控制在省 定目标 控制在省 定目标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

28 控制在省 定目标 控制在省 定目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5 控制在省 定目标 控制在省 定目标

二、重大工程 ( ( ( (一一一一) ) ) )创新驱动工程 创新驱动工程 创新驱动工程 创新驱动工程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 . .整合资源,围绕富硒食品、新型材 料、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制造、无人控制技术、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 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发挥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 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加快市级公共技术研发机构 能力提升建设,加大重大技术、跨学科、综合性技术领域和公共 技术领域研发扶持. 积极争取中省科技专项扶持, 围绕富硒食品、 装备制造、涉水产业、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特色产业,每年组 织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 .认真贯彻中省市出台各项推进科技创新 驱动的政策措施,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激励,每年择优支持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潜力大的科技成果在企业实现产业 化.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企业自主 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应用.依托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安康 中心, 建立政产学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加强技术对接、 ―

6 ― 转移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创新成果信息发布、共享、对接 和交易服务水平.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企业、科 研院所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 孵化基地.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以重大建设项目和应用示范工 程为依托,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促 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 . . 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型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重点实验 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研 发平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 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高校院所以技术和产权为纽带结成战 略联盟,构建科技创新同工业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相关产业对 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劳动同利益回报对接的技 术创新机制.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企 业,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设计能力. 强化创新人才建设 强化创新人才建设 强化创新人才建设 强化创新人才建设. . .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加强院地 合作,弘扬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企业家精神等优秀 工业文化,柔性引进一批领军拔尖人才,培育打造一批高层次科 技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工 业文化支撑. ( ( ( (二二二二) ) ) )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 + + +制造工程 制造工程 制造工程 制造工程 推动 推动 推动 推动 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 + + +制造业 制造业 制造业 制造业 发展 发展 发展 发展. . . .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通过互 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推行众包生产、网络化制造等产 业组织方式,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紧密互联,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 水平.推动制造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柔性制造、个性定制等制造 ―

7 ― 模式创新试点,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客户关系、供应链等管理 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制造模式向基于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新 模式转变.推动智能检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 互联网的应用和示范,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 据平台.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 . .强化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 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信息技术和系统应用水平,推动传统制造装 备跃升为 数控一代 、 智能一代 ,形成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 撑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传统工艺装备的自动化改造、管 理服务的网络化创新和关键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重点在化工、建材、食品、冶金等流程制造领域,广泛推动生产数据集成化、生 产过程可视化、企业管理精细化和客户需求定制化等智能管控手 段,大力推动互联工厂建设;

在装备制造、轻工及电子信息产业 等离散制造领域,推进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推广生产线 智能改造、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等应 用,推动制造企业由生产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 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 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 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 . . .做好信息技术规模企业培育, 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和评定试点,培育第三方咨 询、评定和培训服务机构,提升重点行业 ERP、MES、PLM 信息化 应用水平.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建立实施企业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鼓励更多企业成为陕西工业云用户,促进企 业信息化效能倍增,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在信息化发展环境下可 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 . .加快推进 智慧安康 建设,抢抓电信 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机遇,加快 网+云+端 (工业宽带、工业云、 ―

8 ― 工业智能终端)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高网络承载能 力和宽带接入水平,实施工业信息宽带服务 企企通 工程,实 现信息宽带服务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拓市场. ( ( ( (三三三三) ) ) )技术改造工程 技术改造工程 技术改造工程 技术改造工程 加快技术改造升级 加快技术改造升级 加快技术改造升级 加快技术改造升级. . .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 为动力,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相结合,坚持 绿色改造升级与推进循环生产方式相结合,坚持制造业与服务业 融合发展相结合,强化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传统工业 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按照《陕西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优先 指导目录(2016-2018) 》确定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扩大先进产 能、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智能制造、生产装备更新换代、推动 绿色制造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为重点,充分发挥中省市技改扶 持资金的撬动支持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 装备、新材料应用,实现由设备更新为主向研发、设计、营销、 服务全流程改造转变,由单个企业改造向产业链协同提升改造转 变,由分散布局改造向促进集聚化改造转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 力,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 . . 突破关键基础材料、 核心基础零部件 (元 器件) 、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 四基 关键环节.坚 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增强产业 发展基础能力.以镁、钼、钛、钒和锌基、镍基等合金,智能玻 璃、钡盐、热塑型材料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基础材料.以机械 基础件、汽车零部件、农机水利设施、电子元器件为重点,突破 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以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 表面工艺、 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为重点, 突破一批先进基础工艺. ―

9 ―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 四基 研究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对 四基 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及应用推广,推动重点行业基础 领域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开展对标达标,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加大 对 四基 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四基 领域重点项目. 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提升安全生产能........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