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南门路口 2019-07-16

2009 年6月, 嘉定老干部大 学和上大两个国画班到南翔举办 书画研讨活动,再一次受到南翔 镇党委和报社的关照,事后我写 了《走近国画大师陆俨少故乡》 , 刊登在

2009 年7月20 日第四版 上. 说心里话,是报纸拉近了我 和南翔的距离,对南翔的人和事 更关心了,好像自己是一个南翔 人似的. 愿 《南翔报》 越办越好. 感谢 《南翔报》 .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 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本报地址: 南翔镇古猗园路

737 号

电话:

69120913 邮政编码:

201802 上海明珠印刷厂排印

电话:

36133202 2012 年7月16 日 责任编辑: 康凯姻金文珍 动人的医德故事解放前,南翔鸡鸭弄口有一 爿中药店.坐堂看病的就是中医 师顾坤一.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他 是享誉沪上的著名中医师,针灸 科专家. 建国初,上海市人民政府组 建了上海市第一个中医医疗机 构,原名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 诊部,聚集了享有声誉的中医名 家, 如: 伤科石筱山、 石幼山、 佟忠 仪;

外科顾伯华;

内科陆渊雷、 严 二陵、 章次公、 张凤郊、 庞珏、 程门 雪;

喉科张赞臣;

妇科朱小南、 陈 大年;

针灸科顾坤

一、 陆瘦燕、 杨 永璇、 黄羡明;

痔科闻茂康等等.

1956 年成立上海中医学院, 顾坤 一受命兼职领头针灸学的教学与 研究,还给为西医学习中医而设 立的中医研究班主讲经络学.当 时教材都是白手起家, 自己编写, 他又不善辞令,加上是江苏常熟 人, 讲一口很土的常熟话, 学生听 不大懂, 因之, 在学校里他并不怎 么显眼,远没有在上海滩的名声 大. 顾坤一医师年轻时很有抱 负, 有着美好的憧憬. 可是他生在 旧社会,家境决定了他是不可能 进学校系统地读书的.他从懂事 起,整个少年时代就没有过过好 日子. 可是, 顾坤一有一颗济世救 人之心,立志要做一个云游四海 的 走访郎中 . 因此, 他刻苦学习 中医理论,把医书上的知识运用 到治病的实践中,使医术不断长 进, 受到当地百姓的称颂. 后来, 他从常熟游到了南翔, 在镇上鸡鸭弄口一爿中药店里坐 堂看病,有时也有病人家属前来 要求他出诊. 他医德好, 倒也业务 兴隆, 但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他的 宗旨是治病救人, 不论诊金多少, 他都热情予以诊治,有时甚至贴 钱为病人抓药. 大约在

1935 年, 那时乡下人 请医生看病最好的就是叫辆黄包 车, 拉医生到病家. 记得那是一个 少有酷暑的中午,他在嘉定的一 个病家出诊后返回途中,将近马 陆时,黄包车工人突然中暑昏倒 了. 他马上跳下黄包车, 将随身带 的药丸、 药水灌入病人口中, 抱起 病人, 将他安放在阴凉的树阴下, 自己则守护在旁边,病人是醒过 来了, 但显得很虚弱, 再也没有力 气拉黄包车送医生回家了. 当然,顾坤一守候着病人 时, 也有过路的空黄包车, 完全 可以另叫一辆车把自己送回去, 但他想到的是这个黄包车工人 怎么办?黄包车是眼前这位病人 租来的……看看黄包车工人一 脸病态, 他心里震动很大, 毅然 脱下长衫,将病人抱上黄包车, 他自己拉着跑了七八里路.当满 头大汗、 衣衫湿透的顾坤一医师 送病人回家, 黄包车工人家属感 动得跪下来谢恩.他在路上拉车 时, 沿途的熟人、 陌生人都投来 惊异的目光. 不久,他坐堂的药店里病人 非常拥挤, 但收入没有增加, 因为 多的是穷苦病人,一些有声望的 人家却不再来请他出诊了.什么 斯文扫地 、 江湖郎中 、 黄包 车夫医生 , 一片不利于他声誉的 闲言碎语向他劈头盖脑地打来, 但他仍不为所动,坚持自己治病 救人的宗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