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ZCYTheFirst 2019-07-16
回望双忠祠 青燕 扬州 的文化底 蕴古老而 丰厚,上 溯吴王夫差开挖古邗沟、隋 炀帝开凿古运河,到了繁华的盛 唐时期,商贾雅士更是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

但 古老 的扬州城也历经了风雨沧桑的磨难,南宋末年,扬州军民为保城池奋力抗元,清兵入 关 ,史 可法率众浴血孤城,千秋万代,古城扬州,谱写了 多少壮烈悲歌. 空留玉帐卫,那免白头翁. 死者 长已矣,淮海生清风. 这是南宋民族 英雄文天祥悼念抗元名将李庭芝和姜 才的诗句. 每每读到,令人掩卷慨叹, 一代忠相坚守扬州一年多, 最终以身 殉国的悲情史诗千古流芳. 李庭芝 ( 1219- 1276) ,祖籍 福建清流县,后迁徙应山 ( 今湖北) .

1234 年,蒙古灭金,襄汉一带遭受战乱,李 家徙居随州. 据传,李庭芝出生时,屋 梁上忽然生出一朵灵芝, 乡人连连称 奇,庭芝之名由此而来. 少年时代,每 天即能背诵数篇诗词文章, 自幼耳濡 目染祖辈的忠义之举, 青年时高中进 士,适逢蒙古来犯,国家面临危难,李 庭芝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投笔从戎, 从此领军转战南北,从文臣到武将,成 为南宋著名将领, 为保卫大好河山鞠 躬尽瘁. 李庭芝一生参加过两次重要的战役, 即襄樊战役和扬州保卫战,他 驰骋疆场,奋勇杀 敌 ,多 次抵御了元军的侵犯,且屡次 怒斥劝降者,焚 烧 了降书,一身浩然正气令人敬佩. 扬 州保卫战时, 李庭芝任两淮制署使, 姜才为都统. 元军进逼扬州,三次劝 其投降均遭严词拒 绝 ,李 庭芝、姜 才 率扬州军民奋力抗元, 誓死不降,被 俘后壮烈牺牲. 宋史记载: 死之日, 扬之民皆泣下. 其时,南宋朝廷已经 病入膏肓,人心涣散,又逢奸臣当道, 但正 因为有李庭芝这样的忠烈之士始终坚持抗元,才使得偏安一隅的南 宋朝廷苟延残喘. 李庭芝、姜才壮烈牺牲后,扬州人 民把他们同葬于广储门外的梅花岭, 并建双忠祠奉祀. 双忠祠于清咸丰年 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十三年(1874 年) ,由李庭芝后裔李新田移址 重建于东圈门.

1992 年建商业大厦时拆除了双 忠祠, 在原址上砌一大照壁, 以示纪 念. 照壁前立一木质铭牌. 然而,即使 没有双忠祠,没有照壁,没有铭牌的记 载, 伫立东圈门街头, 回望英雄的身 影,飒爽英姿仍历历在目. 游山玩水逛真州 刘红 仪征古来是真州.扬州博物馆 前面的真州路, 记住了这个城市, 也记住了这个城市的曾用名. 仪征是扬州地区为数不多的 有山有水的地方, 是不久前知道 的. 在一个休息天,一脚油门,到 了仪征. 正在不知东西南北地左 看右看时, 一个高高的宝塔进入 了视线. 近了,这座塔像一支笔, 细脚伶仃地伫立着. 为什么这座 塔如此奇怪? 塔前面只有一个简 单的铭牌:天宁塔,明代. 密密麻 麻的青砖是这座塔的建筑材料.塔的顶子尤为奇怪, 不像常见的 宝塔那样有一个宝葫芦, 而是就 这么直愣愣地斜坡到顶. 顶上,还 有一蓬野草. 铜山, 是苏中地区最高的山, 有一百四十九米高. 爬上铜山,青 山镇在它的脚下.由于扬州周边没 有什么可爬的山,到铜山上游玩的 人挺多. 离开铜山,直奔登月湖. 仪征 登月湖我很熟悉,那年学车时一有 空闲就到湖边练车. 那里不但人 少, 还有着一种纯天然的质朴之 美.印象中常常见到的一幕是悠闲 晒太阳的老牛背上,会有几只叽叽 喳喳的小鸟在聊天.而老牛只是眯 起眼睛,很享受地听着. 这里的湖 水清冽甘甜,清幽幽的不见底. 在 暑热的季节,到这里坐坐,烦躁与 炎热会一同遁去. 歇够了,周边随 便哪一家的农家乐,都可以吃到一 些平时吃不到的新鲜菜蔬. 红山,山体不高,都有明显的 铁锈红颜色. 这是为什么呢? 红山 是沧海桑田的产物,大自然风吹雨 打了几十万年以后,其他的矿物质 流失了,土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 红色.据说这里过去的红山有十里 之长,是一个缓丘陵地区. 红土贫 瘠,却是翻砂的好材料. 当地农民 开采红土,也可以养家糊口. 古代 中国铸造需要泥范,红土是最佳的 原材料. 一天休闲,不需要走得太远,一 个小时之内画个圈圈,何乐而不为? 寻觅琼花观街 程济威在众多远去的古城街巷中,琼花观街的遗落是最为可惜的. 这条由琼花观而衍生的小街,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年轻人 丝毫没有印象,即使中老年人,对 琼花观街也淡薄了, 忘记了从解 放桥下坡到文昌阁这段曲折的道 路原来是怎样走过来的. 无论曾经的斯美豆腐店、萧 万泰豆腐店、源泰祥制糖坊、福州 理发店还是宝源饼面店、 新春饼 面店如何创造过琼花观街昔日的 繁荣,还是吴敬梓、朱自清站在琼 花观街的过道口徘徊、彷徨,都已 成为历史浮云, 尘封于历史的记 忆中. 当我踏着琼花观街已经松动 的条块石, 听到人力板车碾过时 发出吭哧吭哧的响声, 听凭琼花 观门口斑驳满目的古牌坊孤零零 地立在那儿, 不知疲惫地向人们 诉说琼花观的传说、街的历史,方 才感觉到琼花观街过多地承载了 扬州历史文化的厚重. 那时, 我的老家就在宋城名 都田家巷的后身. 每每上街,也就 是到商业中心的国庆路, 琼花观 街是必经之路. 记得从解放桥下 坡到观巷与罗湾街的搭界全长三 四百米, 东关小学与市一中分别 坐落在琼花观街的斜对面. 随着 解放桥的建成, 琼花观街重新热 闹起来. 不长的街道,烧饼铺、赵 家成衣铺、铁匠铺,敲 白铁、卖 糖球、烤山芋 、烙薄饼的应有尽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