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9-07-15
2

0 1 8年 7月第

3 8卷第 4期July.

2018Vol.38No.4现代中医药Modern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8

7 ・ 谈中医睡眠养生 陈秀莲1 陈贵平2 武倩楠2 (

1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陕西 咸阳

7 1

2 0

0 0 ;

2 . 鄂托克旗蒙西镇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 乌海市

0 1

6 0

3 3 ) 摘要: 古往今来, 大多养生学者都认为中医养生不离睡眠, 充足的睡眠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如睡眠的质 量、 睡眠的时间和时限、 睡眠的环境、 睡眠的姿势、 睡眠的情态等, 而在对这些诸多因素的研究中, 古人已为我们 研究睡眠养生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 中医养生;

睡眠质量;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

2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0 5

7 1 (

2 0

1 8 )

0 4-

0 0

8 7-

0 2 D O I :

1 0 .

1 3

4 2

4 / j . c n k i . m t c m .

2 0

1 8 .

0 4 .

0 2

9 睡眠养生, 通常认为是人体生物钟的内部需 要, 也是交感神经休眠, 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状态. 充足的睡眠是产生和储备能量的基础, 充足的睡 眠可以修复我们身体的细胞凋亡, 恢复身体能量, 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充足的睡眠受多方面的因素 影响, 如睡眠的质量、 睡眠的时间和时限、 睡眠的 环境、 睡眠的姿势、 睡眠的情态等等, 而在对这些 诸多因素的研究中, 古人已为我们研究睡眠养生 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1 睡眠养生的时间和时限

1 .

1 睡眠时间 古人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总结 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作息规律,根据天人 相应的观点,对四时的起居时间作了相应的论述. 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曰: 春三月" 夜卧早起" , 夏三月" 夜卧早起, 秋三月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冬三月"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明・谢肇撰的《 五 杂俎・事部一》 里说: " 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 是时, 诸血归心, 一不得睡, 则血耗而生病矣. " 晋 ・葛洪在《 抱朴子・极言》 也说: " 寝息失时, 伤也. " 以上均说明养生需要充分的睡眠, 而睡眠必 须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同时这也是固护人体 阳气的表现.

1 .

2 睡眠时限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 文学家曹庭 栋著的《 老老恒言・昼卧》 曰: " 每日时至午, 阳气 渐消, 少息以养阳.时至子, 阳气渐长, 熟睡所以 养阴" .《 灵枢・大惑论》 也说: " 阳气尽则卧, 阴气 尽则寤" .同时吴清忠[

1 ] 认为人体造血的最佳时 段是从下午天黑之后到午夜一点, 而且必须是达 到深度睡眠的状态, 养生者每周至少保持午夜

1 2 点以前累计有 8小时的睡眠.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睡眠就是一种人体阴阳 交替的现象, 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 也是 人体经气" 合阴" 与" 合阳" 之时, 睡好子午觉, 就有 利于人体的阴阳调和.所以养生睡眠更加注重睡 眠质量与有效性, 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为标准. 古人云: " 凡睡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 大为有 益.多睡则身体软弱, 志气昏坠. " [

2 ]

2 环境对睡眠的影响 宋代养生家温革在《 琐碎录》 中说: " 卧处不可 当风, 恐患头风, 背受风嗽, 肩受风则臂疼, 善调摄 者, 虽盛暑不当风及坐卧露下. " 风属阳邪为百病 之长, 最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 出现头痛、 头痛、 耳鸣、 耳聋、 口眼歪斜、 瘾疹、 肩背冷痛等.所以卧室 有穿堂风,应注意保暖,尤其是体虚年老之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