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2019-07-14
春城时博 主编 石林责编 吴龙贵 美编 丁瑜组版 朱玲A21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湖北工业大学从本月9日起 开起了劳动必修课, 学生只有参 加校园劳动才会获得相应学分.

该校学工部部长刘易国表 示, 在上世纪

80 年代大学生都 有定期参加校园劳动的传统, 如今这一传统悄悄从大学校园 中消失, 眼下大学生大都是独 生子女, 有必要通过劳动课程 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 (11 月14 日 《楚天都市报》 )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这是《论语》 中一位老农对孔子的批 评之语.实际上, 孔子并非好逸 恶劳之人, 他3岁丧父、

17 岁丧 母, 失怙无依, 在社会底层摸爬滚 打, 管过仓库牧场, 有着过硬的 生存本领和独立生活能力.倒 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 连起码 的洗衣做饭都不会, 以至于有 学生每月都要积攒大堆脏衣服 寄回家让父母洗.让他们多上 劳动课, 学习劳动技能及生存技 能, 确实很有必要. 含着银匙长大的一代, 身体 素质不仅呈下降趋势, 劳动能力 和吃苦耐劳品质亦与前辈们无法 相比.这当然不能只怪孩子, 且 看当下社会, 孩子们从小学起, 就 像启动了一台不能停歇的应试机 器, 每天的时间被上课、 考试、 课 外辅导以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塞 满.今年暑假, 微博上有一个帖 子广泛流传, 列出美国小学生暑 假要做的100件事, 包括 "开睡衣 晚会、 去野营、 去远航、 去旅行、 去 拜访别人、 去图书馆、 烤饼干、 带 着微笑做家务……" 而记者调查 发现, 中国的小学生却在忙着上 兴趣班.有孩子每周居然要上

10 个兴趣班, 每天忙忙碌碌, 不 是在上课, 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 他们怎有时间去劳动呢. 劳动创造人类, 劳动是一种 重要的生存技能, 特别是体力劳 动能给青少年带来最为直接的体 验, 通过体力劳动掌握的知识和 经验更为牢固、 深刻, 远非脑力劳 动能比.然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 都不约而同地漏下了 这关键一课.孩子们的人生课程 表里长期缺失 "劳动课" , 导致很 多人眼高手低、 动手能力不强, 变 成了思想巨人、 行动矮子, 而且还 使部分青少年陷入思想认识的误 区, 产生价值观念的偏移, 他们在 成长成人之后, 或重脑力劳动而 轻体力劳动, 或对某些职业产生 歧视、 对工作挑肥拣瘦, 劳动能力 和劳动精神储备不足, 最终导致 其社会竞争力不强, 甚至形成不 尊重劳动的人格缺陷. 不只是大学应开设劳动课, 所 有中小学特别是城市中小学都应 当开设劳动课, 每个城市家庭都要 重视孩子劳动能力、 劳动习惯的培 养, 让孩子们通过劳动了解大自 然、 了解生活中的很多常识. "锄禾 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 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唐诗多数 人都耳熟能详, 如果孩子们连麦禾 都不分, 他们怎能理解农民伯伯的 稼穑之苦, 怎能读懂农业、 农村、 农 民的 "三农中国" 呢? 有调查报告显示, 65%大学 生的第一份工作, 持续时间不到 一年.其中, 不到半年就走的, 占37.98%.25.58%的只干了一 两年, 仅9.3%的大学生能干两年 以上.业内人士表示, 90后员工 常玩 "闪辞" , 第一次工作持续时 间短、 频繁跳槽的现象屡见不 鲜.冲动闪辞的原因, 分别为缺 乏发展空间、 工作内容单调乏味 和工资待遇不理想. (11月14日 《现代快报》 ) 就业, 说到底是一种自由 选择, 甚至比自由恋爱还要自 由, 干得爽就继续, 干得不爽就 闪人, 这符合人性特点.如果 非要毕业生任劳任怨, 有了委 屈不能喊, 遭受不平也要忍, 一 旦找到了工作就得踏实干一辈 子, 丝毫不能见异思迁, 转换门 庭, 这不仅蔑视公民的自由选 择, 还背离了劳动法规.人这 一辈子, 有多少人不换几次工 作?换工作不等于就贪图安逸, 就是惧累怕脏, 即便是贪图 安逸, 也是人的本性流露, 如非 患上了自虐症, 恐怕没有多少 人在累、 脏的工作中还能甘之 如饴吧? 如果把找工作当做结婚, 白 头偕老固然可敬, 中途离婚也无 可厚非.试问, 如果不多找几次 工作 (就像多谈几次恋爱) , 又哪 能幸运到一下子找到合适对象, 与对方长相厮守?在初期磨合 中, 经过几次闪辞, 也许就能找 到理想的单位然后安心工作. 不是有调查说, 人这一生, 通常 要换七八次工作吗? "叶子的离开, 是因为风的 追求, 还是树的不挽留? " 其实, 所谓闪辞的辞应该分为两种含 义, 一种是辞职, 另一种是辞 退.大家往往关注毕业生闪电 般的辞职, 而往往忽略了用人单 位的闪电般辞退.就业是一种 双向选择, 毕业生有挑选单位的 权利, 单位也有挑选毕业生的权 利, 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单位对所 招聘的人不满, 闪电辞退也很正 常 (只要不违法) . 更应该看到的是, 闪辞族的 出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 推行市场经济之前的那些年代, 谁敢辞职?许多人哪怕再不爽 也得忍着, 为何?对单位太有依 附性.正如北师大教授厉以贤 所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单位 一般都是公有制的, 具有类似社 会性的功能, 它包揽了单位职工 的就业、 教育、 劳保、 福利、 住房、 医疗、 生育甚至子女上学等.单 位对其职工有着全面的决定性 的意义, 因此职工也对单位有着 不可替代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如今, 个人与单位的依附关系越 来越小, 社会流动性加快, 人的 自由度更大了, 尊严更丰富了, 单位对个人的 "绑架" 近乎为零 了, 公民越能自由舒展个性, 这 就是进步. 别看不惯闪辞族, 更没有必 要道德批判他们, 宽容闪辞族就 是宽容进步, 甚至就是宽容自 己, 原因很简单, 也许你哪一天 也会走上辞职或闪辞的道路. 来论不只是大学应开 "劳动课" 张培元 新闻漫评 别对90后 "闪辞族" 道德批判 王石川 唐春成 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