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2019-07-14

0 0 0余首, 这也是迄今为止, 收录瓜洲诗词最多的一本著作. 曹锡恩说, 如今这部《瓜洲历代 诗词》,他也特别感谢自己的家人和 文友们.比如自己的爱人, 身体并不 算好,在2

0 1 4年就做过人工膝盖置 换手术, 后来又中风了.尽管如此, 爱 人在家都是坐在板凳上干家务, 还常 曹锡恩就是土生土长的瓜洲人, 从小就夜枕江水的涛声入眠, 对于这 一片水土丰饶的土地, 有着很深的情 感.他不仅生于瓜洲, 在他的人生轨 迹中, 他所从事的工作, 也从未离开 过瓜洲.可以说, 这片临水的古镇上, 到处都有他行走过的痕迹.这里的一 亭一阁, 一草一木, 都曾停驻过他的 目光. 从事了多年的宣传工作, 加上平 时爱好文学,曹锡恩的文字功夫, 也 颇有造诣.1

9 9 0年,他就和一帮文 友, 创办了瓜洲诗文社, 自己担任常 务副会长、 秘书长, 平日里常和文友 们在一起唱和, 其乐无穷.他还为瓜 洲编纂过《瓜洲民间故事》 《渚上谈 兵》等文史小册子, 在瓜洲当地, 一时 传读成风.在北京奥运会期间, 他还 为奥运圣火经过的每个国家题诗, 并 为获得奥运金牌的中国选手写诗遥 贺, 写成《奥运颂歌》一书, 尽显爱国 情怀. 也就是在几年前, 曹锡恩突生念 头, 都说瓜洲是 诗渡 , 可究竟有多 少诗人为瓜洲吟诵过诗歌, 至今无人 统计.近年来, 扬州文史专家顾一平 曾经编纂过一本《瓜洲古代诗词选》, 其中收录了3

0 0多首诗歌, 显然远远 不够.其实, 对于瓜洲文史方面的史 料并不算多,清末瓜洲诗人于树滋, 曾经身染重疾, 不能起床, 他就趴着 写作, 经过十年收集, 写成了《嘉庆瓜 洲志》, 后又花了三年, 著成《瓜洲续 志》,这也成为了解古瓜洲最为全面 的志书.古人在写作条件如此艰苦的 情况下, 尚能十年出一书, 自己为何 不能效仿古人,编纂出瓜洲诗词集, 一展 诗渡 风韵呢? 想到这里, 曹锡恩就动手收集了 起来.他认为, 志书是一个地方文化 历史风土人情的大成, 所以他收集有 关瓜洲的诗词,就是从志书开始的. 从《江都志》到《广陵志》, 从《金山志》 到《丹阳志》, 只要有可能出现瓜洲的 志书, 他都尽量进行收集.在唐代之 前, 瓜洲是属于镇江的, 所以镇江的 志书, 他也不会放过. 从2

0 1 4年开始,曹锡恩就开始 漫长的收诗过程.他经常早上出门, 背包里放着饼干和水壶,在扬州、 仪征、 镇江等地的图书馆里, 一泡就是 一天.查阅到的有关诗词, 先粗略抄 写在本子上, 回家后再进行精细的整 理.饿了就吃点干粮, 困了就在图书 馆里眯上一会.有时候归途遇上阴雨 天气, 买伞的地方都找不到, 只能浑 身湿透.回到家后, 就要将白天所抄 诗词, 一一整理, 每晚没有早于1 0点 前休息的. 就是这样, 三年时间, 如同一日, 每天的早出晚归, 每天的浸泡书海, 曹 锡恩终于有所成, 他收集了3

0 0

0 余首 有关瓜洲的诗词, 其中作者9

3 0 多人, 来自全国1

4 个省份.这肯定不是最全 的, 但是却是迄今为止, 能够收集到有 关瓜洲诗词最多的一部作品. 曹锡恩将这些诗词按照时间的 顺序进行排列,从南北朝一直到民 国, 就串联起 诗渡 瓜洲的漫长诗 意.同时, 曹锡恩也有所乐, 有所得. 他发现,这看上去是一部诗词集, 其 实也是一部瓜洲的历史.任何朝代的 诗人,在身处各自的历史背景当中 时, 他们所写下的诗歌, 性情都是不 一样的.有的乐观开朗, 那一定身处 国泰民安的年代.有的悲沉抑郁, 那 一定身处战火连城的朝代.在这些诗 歌的背后, 其实就是一部瓜洲的历史 变迁.从这方面读来, 又有一番趣味 在其中. 受到前人事迹激励 生于瓜洲长于瓜洲 翻阅扬州镇江志书 三年时间如同一日 妻子文友无私帮助 将来还出线装精本 常劝自己,要把精力放在编纂诗词 上, 家务事不要插手, 这也让曹锡恩 感到非常愧疚. 还有诸多文友的帮助,比如文 史专家顾一平,知道自己正在编纂 这部作品时, 非常高兴, 有好几次都 是乘车, 从梅岭坐到瓜洲, 把自己收 集到的几大袋资料,亲自给他送上 门来.有次顾一平在兴化图书馆里, 看到一首不常见的关于瓜洲的诗 词,如获至宝,立刻给他复印了一 份.这也让曹锡恩很是感恩, 他还专 门写道: 扬子江深深有底,先生情 重重难衡 .此外, 在最终的编排出 书过程中, 瓜洲镇政府也出资印刷, 解决了他的经济难题. 在出书过程中, 得到了很多人 的帮助, 很让我感动, 将来还要出版 线装精装本.我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 了更好地宣传瓜洲, 让诗渡美名, 得 以宣扬. 曹锡恩说道. 记者 王鑫 《瓜洲历代诗词》 曹锡恩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