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07-13
ICS 65.

020.01 B

30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 DB33/T 407.4―2007 代替DB33 /T 407.5―2003 无公害苦丁茶 第4部分:加工技术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Ku Ding tea Part 5: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7-03-05 发布 2007-04-05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3/T 407.4―2007 I 前言DB33/ 407-2007《无公害苦丁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种子;

--第2部分:苗木繁育;

--第3部分:栽培技术;

--第4部分:加工技术;

--第5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 407-2007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 DB33/T 407.5-2003《苦丁茶 第5部分:苦丁茶叶》中的有关加工内容,与DB33/T 407.5-2003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苦丁茶烘干的含水率改为≤7.5%;

――增加大叶冬青的拉丁学名;

――增加压力锅杀青内容;

――辉锅改为理条;

――再揉捻改为再理条;

――增加了加工场所(地)的环境条件和设备、人员要求.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新昌县苦丁茶研究所、新昌县林业局、新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宏彬、吕世新、王伟妃、何晓锋、梁源新. 本部分于200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3/T 407.4―2007

1 无公害苦丁茶 第4部分: 加工技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大叶冬青苦丁茶鲜叶采摘和加工要求. 其中包括鲜叶采摘的时期、 原则、 运输、 验收、 和整理分级;

以及苦丁茶叶加工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杀青揉捻、理条回潮、烘干整形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苦丁茶叶.

2 要求 2.1 苦丁茶鲜叶采摘 2.1.1 采摘时期 分期分批采摘.野生树,一般一年只采一次.人工林培育得好的,每年采摘次数可达

3 次以上. 2.1.2 采摘原则 幼年茶树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多留少采.成林茶树头轮多采,次轮少采;

长梢多采,短梢少采. 2.1.3 鲜叶装运 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篮、篓等装运,不得紧压,不得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运输工具清洁 卫生,运输途中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 2.1.4 鲜叶验收 鲜叶采摘后应及时验收、摊放,防止发热变红. 2.1.5 鲜叶分级 要摘除粗梗,清除病虫变质叶.高档茶

1 芽1叶~3 叶,长度不超过 5cm;

中档茶

4 叶~5 叶;

低档 茶为

5 叶~6 叶. 2.2 苦丁茶叶加工 2.2.1 环境条件 苦丁茶厂选址应远离粪池、垃圾场、工矿区、省道、国道及其它污染源,在苦丁茶叶加工场所禁 止吸烟. 2.2.2 设备要求 必须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卫生条件,设备材料不污染苦丁茶叶,使用前后均应清洗,禁用含铅材 料制造设备. 2.2.3 人员要求 参与苦丁茶叶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均须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必须保持个人卫生,禁止随 地吐痰. 2.2.4 杀青 通常用封闭式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先高后低,140℃→120℃→80℃.每次杀青时间

3 分钟~5 分钟,投放经摊放的青叶 3kg~6kg.鲜叶数量较少,也可用压力锅(去筏)杀青.手工杀青时间较长, 投放青叶数量以双手恰好可操作为宜. 2.2.5 揉捻 嫩芽茶要摊凉后揉捻,用小型揉捻机轻捻或手工轻揉(团揉) ,至基本成条. DB33/T 407.4―2007

2 2.2.6 理条 在理条机中理条,边烘边理条,进一步成形. 2.2.7 回潮 第一次理条后,薄摊

1 小时左右,使茶叶回潮,各部分水分均匀. 2.2.8 再理条 再理条,至苦丁茶叶完全成条,方法与前相同. 2.2.9 烘干 用焙笼烘干,分2次~3 次烘.第一次用毛火,结合理条,温度 100℃左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