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9-07-12
新闻专递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陈颖版面: 龙靖雨 校对: 邰雅麟

电话:

7727162 传真:

7709119 A3 常德晚报讯 (记者 熊芳 文/图)

6 月23 日, 桃源县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 "相约架桥, '梅' 你不行" 活动在架桥镇黄龙村 陈氏梅园山庄隆重举行.

这也是架桥 ・ 黄龙第 四届乡村旅游杨梅文化节. 本次活动以 "助力乡村振兴, 共享 '梅' 好 生活" 为主题, 内容丰富, 不仅有让人垂涎欲 滴的钓杨梅比赛和吃杨梅比赛, 还有来自湖 南交响乐团、 常德市汉剧团的精彩演出.此外, 游客们还参观了生态杨梅基地, 现场采 摘、 品杨梅酒, 一系列精彩活动让游客玩得不 亦乐乎. 据悉, 架桥镇杨梅已作为全镇农业结构调 整的主导品种来抓, 致力做活杨梅种植、 杨梅 文化、 果园观光旅游等产业文化.截至今年, 架桥镇杨梅种植面积已达

3000 亩, 投产面积

2000 亩, 产量达

1500 吨, 产值近

120 万元, 涉及 农户

80 余户, 农户人均可增收

1700 元.每到 杨梅成熟时, 采摘杨梅的游客络绎不绝, 每年 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

6 月26 日上午, 临澧气温 30℃, 杨国 清骑着摩托车, 从临澧县刻木山乡去县 城办事.这30 公里路, 骑摩托车耗时约 一小时, 杨国清跑了无数次, 直到今天, 刻木山乡的"丁兰刻木"品牌脐橙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抢手货, 他仍然没有停下 过脚步.

2014 年,杨国清从刻木山乡公路养护办退休, 回到生他养他的岩龙村.这 时的岩龙村, 还戴着一顶 "省级贫困村" 的帽子.望着山地上村民栽种的稀稀拉拉的几株普通脐橙,杨国清深感惋惜,他决定从改变品种入手,让家乡旧貌换新颜.他花着自己的退休金, 跑到 长沙高校找专家,跑到湘西地区找品种,经过数十次比对和论证,最终引进了适合本地栽培的园丰脐橙.这时的他, 也由一名本可悠闲地享受天伦之乐 的退休老人, 成为了官亭湖果业农民专 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在杨国清的带领下, 刻木山逐步改 变着自己的面貌.岩龙村拥有了30 亩 苗圃基地, 村民栽种了脐橙

11000 多亩;

楼子村的600 亩脐橙产业园里,29 个贫困户入园务工.小苗不断栽种和嫁接, 更多荒山变成果林, 全乡

35000 亩果林面 积成为外界注目的焦点, 一拨拨人来学 习参观.去年,岩龙村人均收入突破6000 元, 岩龙村一举摘掉戴了多年的 "贫 困帽" .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谭德元, 妻儿 患病,不能从事重体力活,自己又已50 多岁, 无技术, 无门路.杨国清把谭德元 请进产业园务工, 包工包住还有

3000 元 月薪, 让谭德元一家凭自己的劳动脱了 贫.村民黄修春脱贫之后信心倍增, 对 未来生活也有了规划, 看着漫山遍野的 绿树, 他开心地说: 新开发的

105 亩园丰 脐橙, 再过几年收入可达

40 万元. 黄修春并不是在吹牛.刻木山的园 丰脐橙, 在2015 年有了自己的名字―― 丁兰刻木.因为栽种合规,果子品相好、 味道好,

2016 年获得了 "国家绿色食 品标志认证" .身份的变化令丁兰刻木 脐橙的卖价扶摇直上,5公斤的礼盒可以卖到88 元,现有产量还满足不了北京、 上海、 安徽等地客户的需求. 杨国清知道,脐橙之路还刚刚起步,围绕脐橙产业以及附加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去年,合作社筹资450 万,建了一座储存能力为200 万公斤的储藏库, 丁兰刻木脐橙经过选果、 清洗、 包装之后, 走进了千家万户.脐橙带来 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高层的关注,去年12 月,省领导来到刻木山,点赞了杨国清和他的脐橙脱贫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